返回

抗战之烽烟万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4章 奇袭达拉特旗
    6 月 3 日夜晚十点,李宏率领 107 师、预一师悄无声息地从河曲、偏关渡过黄河,在准格尔旗隐蔽集结。

    两师会合后,李宏立刻召开作战会议,下令部队向西北隐蔽行军,在黄河岸边潜伏待命。同时,李宏命令预一师一团连夜出发,奔袭达拉特旗。

    达拉特旗位于黄河南岸,从这里渡河北上可以直接抵达包头城下。此地驻守日军一个守备中队和伪蒙军一个骑兵营,总兵力约 600 人。

    一团团长陈孝正接到命令后,当即命令一营担任前卫,三营九连担任后卫,全团向西北急行军,直扑达拉特旗而来。

    凌晨四点,一团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长途奔袭,终于进入达拉特旗,抵达白泥井。

    这里位于达拉特旗东南,驻扎有日军一个分队和伪蒙军两个骑兵排。日军在此修筑了一个营房据点,据点外围是一圈 3 米高的围墙,只有西、南两个方向的大门可供出入。

    鉴于此种情况,一团团长陈孝正当机立断,定下围点打援的计策,命令一营立刻大张旗鼓地包围日军据点,二营、三营则是在白泥井西北地区设伏,打击敌人援兵。

    凌晨五点,一营准时向日伪军据点发起进攻。

    “冲啊!”

    一连气势汹汹,如猛虎下山般从南边向据点冲了过去,喊杀声震天动地。

    据点内的日伪军顿时被惊醒,一个个惊慌失措,匆忙穿上衣服,抓起武器就登上围墙防御。

    为了给敌人造成大部队假象,一营长将机炮连加强给一连,掩护一连进攻。

    伪蒙军刚登上围墙,瞬间就被重机枪打死七八个,吓得其余人全缩在围墙后面不敢抬头还击。

    四名日军操作唯一的重武器,一挺九二式重机枪拼命开火,阻击冲锋的一连。结果刚开火不到一分钟,就被从天而降的两发迫击炮弹摧毁,四名鬼子被炸得血肉模糊,支离破碎。

    鬼子分队长一见这情况,瞬间慌了神,连忙回到屋里,抓起电话,向上级焦急地汇报。

    “报告队长,这里是白泥井据点,我们遭到支那军大规模进攻,请求支援,请求支援。”

    电话那头的鬼子不敢有丝毫耽搁,马上叫醒了中队长。

    鬼子中队长得知白泥井据点遇袭,大惊失色,连忙拨通电话询问敌情。

    “喂,你那边什么情况?支那军有多少人?”

    听着电话里的密集枪炮声,中队长的心顿时忐忑不安。

    “报告中队长,敌人兵力至少有一个团,他们还有迫击炮、重机枪,攻势十分凶猛,我们已经伤亡三分之一,无法突围,请求支援。”电话里,白泥井据点鬼子分队长歇斯底里地嘶吼。

    鬼子中队长立刻回道:“你们务必要坚守据点,挡住支那军,我马上集合部队支援你们。”

    从达拉特旗到白泥井据点,距离大约为 30 公里左右。如果按照往常行军速度赶过去,收尸都赶不上,于是鬼子中队长果断集结所有卡车,乘车前往支援。

    不多时,达拉特旗的日伪军就倾巢而出,向东浩浩荡荡地驶来。

    在白泥井西北 3 公里处,一团二营、三营在此布下了天罗地网。公路由西向东而来,二营、三营分别设伏于公路南北两侧;团属警卫排、迫击炮连、机关炮连负责正面拦截;重机枪连、特务排负责断敌后路。

    随着时间的流逝,天色逐渐变亮。

    “报告团长,发现敌人援军,还有十五分钟进入我军伏击圈。”一名侦察兵气喘吁吁地报告。

    “好。”陈孝正目光如炬,眼神里充满战意,大声下令,“传令下去,各部准备战斗,按计划执行。”

    不多时,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一坨黑点,紧接着传来了发动机的轰鸣声。

    陈孝正举起望远镜,目不转睛地盯着快速驶来的日军卡车,嘴角不由得开始上扬起来。

    鬼子中队长此时已经听到了白泥井方向传来的炮声,心里更加急切,当即下令部队加速前进,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已经到来。

    “轰。”

    前排的日军摩托车突然掉入坑中,车上的鬼子被猛地甩飞出去,摔的七荤八素,重伤哀嚎。

    “八嘎,有情况,戒备。”鬼子中队长第一时间反应了过来,下令部队警戒。

    “打。”

    陈孝正冷笑一声,见鬼子顺利被逼停,果断下达开火命令。

    霎那间,东、南、北三面平地上突然冒出无数人影,密集的火力疯狂朝着日伪军倾泻。

    轻重机枪、迫击炮纷纷开火,瞬间炸得鬼子和伪军骑兵乱作一团,死伤惨重。

    鬼子中队长慌忙下车,指挥部队就地依托汽车构筑防线,并命令伪蒙军骑兵向北面发起冲锋,意图冲开一个缺口。

    400 名伪蒙军骑兵顿时打马冲锋,如排山倒海般冲向北面三营阵地。骑兵冲锋的威势十分骇人,宛若一股平地而起的飓风,迎面扑来。

    三营不少战士都是第一次上战场,见到数百骑兵冲锋,一个个都紧张无比,豆大的汗珠从额头落下,握枪的手青筋暴起。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