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3章 宫变开始了,胜者为王!
    皇宫西侧,演武校场。

    夜色如厚重的泼墨,将偌大的校场笼罩在一片肃杀之中。

    数百名御林军甲胄齐全,手持兵刃,却被数量更多的东宫侍卫,团团围困在校场中央。

    火把在黑暗中跳跃,映照着一张张愤怒的年轻脸庞。

    许鸣玉护在所有御林军之前,冷声呵斥:“凭什么不让我们值守?今夜宫禁巡逻乃是我御林军职责所在!”

    少年俊秀的面容在火把下绷得紧紧的,他身姿挺拔如青松,即便在重重包围下,依旧带着一股不屈的锐气。

    东宫侍卫首领......

    雪落无声,灯塔的烛火在风中轻轻摇曳,映照着阿星苍老却依旧清亮的眼眸。她缓缓合上手中那本厚厚的《辨伪录》,指尖抚过封面上斑驳的墨痕??那是十年来无数人用血与泪写下的名字。窗外,书院的钟声悠悠响起,十二响,正是子时。

    她起身推开窗,寒气扑面而来,却未让她退缩。远处,三百六十座无名碑静静伫立于雪野之中,像是一支沉默的军队,守望着这片曾被谎言浸透的土地。每年此时,她都会独自前来祭拜,不焚香,不叩首,只将新收录的名字轻轻念出。今日也不例外。

    “赵二牛,李青山,白芷,灵素……”她的声音低缓而坚定,一字一句落入风雪,仿佛穿越时空,抵达那些早已消散的灵魂耳畔。

    忽然,一道细微的震动自地底传来,极轻,却让她心头一凛。她低头看向腰间玉佩??那枚曾爆发出北斗之光的旧物,此刻竟微微发烫,表面浮现出一道从未见过的裂纹,形如蛛网,中心一点幽蓝微光闪烁不定。

    阿星瞳孔微缩。

    这不是自然形成的裂痕。这是“归墟共鸣”的征兆。

    她迅速披衣出门,踏雪而行。书院早已歇息,唯有讲堂灯火未熄。推门而入时,只见沈砚正伏案疾书,面前摊开的是近三个月各地上报的异象记录。

    “你也感觉到了?”阿星沉声问。

    沈砚抬头,眼中布满血丝:“昨夜京郊三座无名碑同时渗出血迹,持续一个时辰后消失;今晨南疆云知来信,说‘虚城’再度显现,且这次有村民听见城中传出孩童诵读《英名录》的声音……山长,轮回……它没有断。”

    阿星缓缓坐下,将玉佩置于案上。灯光下,那幽蓝光芒竟开始缓缓流转,如同活物呼吸。

    “许文远死了,但‘容器计划’并未终结。”她低声道,“他们换了一种方式继续??不再强夺血脉,而是渗透信念。当人们开始怀疑真相本身,便是新献祭的开端。”

    沈砚苦笑:“可如今朝廷已设真相司,史书重修,军功昭雪,百姓皆称您为‘明镜先生’。这般清明之世,何来轮回?”

    “正因为太清明了。”阿星凝视着他,“光明若不容阴影,便成了另一种暴政。有人借‘真相’之名清算政敌,有人以‘正义’为刀诛杀异言。三个月前,江南一位县令因质疑抚恤名单遭弹劾罢官;上月,一名老兵公开讲述战场旧事,被指‘煽动仇恨’而入狱。这些事,你当真不知?”

    沈砚哑然。

    阿星站起身,走到墙边悬挂的巨大星图前。那是根据《守夜录》残卷与多年考证复原的“九星轨迹图”。原本黯淡的中央星位??“观星井”,此刻竟隐隐泛起微光。

    “他们学会了伪装。”她说,“从前是抹去名字,现在是篡改意义。把反抗者说成偏执,把质疑者称为愚昧,把沉默者视为共犯。他们在人心中种下恐惧:你说真话,就是破坏稳定;你提旧痛,就是不肯向前。于是,新的‘伪容器’悄然诞生??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整个时代的集体遗忘。”

    沈砚猛地站起:“所以玉佩示警,并非因为敌人再现,而是因为我们正在变成我们曾经对抗的模样?”

    阿星点头:“心火若被权力驯服,便不再是火,而是枷锁。”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陈七推门而入,神色凝重:“山长,京城急报??太子李昭宣布废除真相司,理由是‘纠过往之弊已足,宜聚力于新政’。同时下令销毁所有未经官方认证的《英名录》副本,并通缉七名归墟组成员,罪名是‘蛊惑民心,动摇国本’。”

    屋内一片死寂。

    “他亲笔签的诏书?”阿星问。

    “是。”陈七递上一份抄本,“而且……御史台刚刚查封了书院藏书阁,带走了全部原始手稿。”

    阿星接过诏书,目光扫过那熟悉的字迹。的确出自李昭之手,可……那一笔“捺”收尾太过圆滑,不像他惯常的顿挫有力。她取出一枚铜印,在纸上轻轻拓印比对??果然,印泥色泽偏深,且边缘略有晕染,是伪造无疑。

    但她更在意的,是诏书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往事不可追,唯当下安定为重。”

    这句话,曾在百年前一位权臣镇压言论时使用过。而那位权臣,正是许文远的先祖。

    “有人在复刻历史。”她冷冷道,“而且,比上次更聪明??他们不再否认过去,而是告诉你:**我们知道错了,但现在该忘了。**”

    沈砚拳头紧握:“这比屠杀更可怕。屠杀留下伤口,让人警醒;而遗忘,会让人亲手埋葬自己的良知。”

    阿星闭目片刻,再睁眼时,目光如刃。

    “传令下去,召集归墟七子残部,秘密集结于北岭旧址。另外,派人潜入京城,务必查清那位‘代语宦官’真正的死因。若他是被人灭口,说明幕后之人仍在运作。”

    陈七迟疑:“可书院已被监视,我们一旦行动,必遭围剿。”

    “那就让他们看见。”阿星转身取下墙上那柄红绳短刃,“我要他们知道,守夜人从不退场,哪怕只剩一人一灯。”

    三日后,一场大火烧毁了书院藏书阁。

    火光冲天之际,百姓只见一群黑衣人抬着数口木箱突围而出,奔向北方荒原。朝廷震怒,下令全国通缉“叛逆余党”。诏书写得义正辞严:“昔日宽宥,乃念其曾有助澄清之功;今若执迷不悟,妄图翻案生乱,则国法难容!”

    然而,就在通缉令下达当晚,京城内外数百面墙壁上同时出现一行朱砂大字:

    >**你们烧的是纸,我们记的是心。**

    与此同时,边关将士在戍楼发现一封匿名信,内附一份完整《英名录》副本,并附言:“诸君战死者,非无名之鬼,乃护国之魂。若有来世,请记得为自己而战。”

    民间哗然。

    有人悄悄抄录名单,藏于家中祠堂;有学子自发组织“夜读会”,在月下轮流讲述那些被删去的历史;更有地方官员暗中庇护归墟成员,甚至将真相编入私塾教材。

    一个月后,西北传来消息:一座废弃驿站地下挖出一座密室,室内供奉着七十二尊陶俑,每尊背后刻有一人姓名??正是当年第一批被选为“容器”的无辜者。而在密室中央,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只有八个字:

    >**宁做真奴,不为伪神。**

    舆论沸腾。

    连一向沉默的老丞相也在朝会上掷笏抗议:“陛下欲安天下,岂能靠掩耳盗铃?若连记忆都要管制,何谈万世太平!”

    李昭沉默良久,终是下令暂缓追捕,并允许民间保留非官方《英名录》副本,只要“不煽动仇怨”。

    表面上,风波平息。实则,暗流更甚。

    阿星藏身于北岭山洞中,听着探子带回的消息,脸上无喜无悲。

    “他们让了一步,是因为怕了。”她说,“怕的不是我们,而是觉醒的人心。”

    沈砚坐在角落研磨药草,闻言抬头:“可我们也失去了根基。书院没了,弟子散了,连苏砚留下的手稿都只剩残篇……接下来怎么办?”

    阿星望向洞外星空,轻声道:“回到最初。”

    她取出贴身收藏的一卷粗麻布,缓缓展开。那是她亲手誊写的最原始版《英名录》,字迹稚嫩,纸张泛黄,记录的第一个人,便是母亲临终前whispered的名字:“林晚舟??守夜人第九代传人,死于‘净心仪式’,年三十六。”

    “我们一开始没有权力,没有军队,甚至没有名字。”她抚摸着那行字,“但我们有记忆,有愤怒,有不甘。这才是真正的火种。”

    她站起身,将布卷高悬于洞壁。

    “从今往后,归墟不再是组织,而是一种存在。我们在每一本书里,在每一个故事中,在每一次有人拒绝遗忘的瞬间重生。他们可以毁掉我们的据点,但毁不掉我们活过的痕迹。”

    数日后,一名小沙弥在洛阳白马寺清扫经阁时,发现一本夹在《金刚经》中的小册子。封面无题,内页却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和事迹。最后一页,有一段话:

    >“当你读到这里,我就还活着。

    >当你讲述这些名字,我们就未曾死去。

    >当你面对谎言选择沉默,请记住:

    >最可怕的献祭,从来不是死亡,

    >而是让活着的人,忘记了为何要抗争。”

    这本小册子很快被抄传四方,被称为《守夜人遗言》。

    与此同时,南方某村小学里,一位老教师带着孩子们朗读课文。课本上写着:“百年之前,无数英雄为国捐躯,姓名已佚。”

    老人却停下来说:“孩子们,他们不是没有名字。只是有人不想你们知道。”

    然后,他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逐个念出那些被遗忘的名字。窗外,阳光洒落,照亮了孩子们清澈的眼睛。

    而在遥远的西陲废墟之下,沙土深处,一块碎裂的黑晶突然闪过一丝微光。那光芒顺着地脉游走,最终汇聚于一处隐秘祭坛??那里,一尊未完成的石像静静矗立,面容模糊,唯有胸口镶嵌着一颗幽蓝色的晶体,正随着某种节奏,缓慢跳动。

    像是心跳。

    又似召唤。

    阿星在梦中再次看见母亲。这一次,她不再微笑,而是伸手指向远方雪山之巅,口中吐出三个字:

    **归墟启。**

    她惊醒时,天尚未亮。洞外风雪正急,而她的玉佩,已彻底冷却,表面裂纹却已蔓延至背面,显露出一行极细的小字,似是千年之前便已刻下:

    >“唯愿代代有火,照彼长夜。”

    她默默起身,研墨提笔,在新制的竹简上写下第一行:

    “第十一代守夜人,阿星,授业弟子三人:沈砚、陈七、云知。传承始,心火续。”

    笔落之时,东方微明。

    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落在山顶残雪之上,宛如燃起了一盏不灭的灯。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