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亮剑:我李云龙发财,敢打东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3章 雄赳赳,气昂昂
    薛定谔和海森堡继续专注于量子通讯,量子计算机等领域的研究。

    见状。

    李云龙很欣慰。

    如今各种科研成果飞速实现,人才培养训练大规模成体系。

    产能开始大爆发。

    他有再多的功德点也没法和国家体系的产能相提并论。

    接下来的目标便是无限提升生产力。

    突破星球文明等级。

    当前,全国已经建立了无数的工厂。

    智能制造开始起步。

    未来将会完全淘汰人工。

    至于就业,市场经济?

    谁会在乎这个。

    目前越来越多的工业品走进千家万户。

    完全免费。

    甚至不搞按需分配。

    因为产量足够,允许浪费。

    现在的装备组件也是越来越大。

    李云龙当即想。

    既然如此,不如将梦幻大飞机安225给造一堆出来。

    以满足未来的运输需要。

    毕竟这玩意载重250吨。

    在以后产能允许的情况下。

    李云龙还准备把一些传奇飞行器都造出来。

    并不是为了使用。

    而是放在博物馆给人参观。

    比如历代战斗机。

    历代运输机。

    历代轰炸机等。

    白天鹅。

    还有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这种人类史上牛逼的飞机。

    1950。

    金将军秘密访问北方大国,向慈父汇报了统一半岛的计划。

    慈父虽然谨慎。

    但想到华夏的港口搞不到。

    那就弄北朝的港口也一样的。

    毕竟只要是不冻港就成。

    于是慈父批准了金将军的作战行动。

    承诺提供装备和军事顾问。

    朝军的编制,战术训练,指挥体系,按照苏军的模式组建。

    苏式T-34坦克、火炮等装备通过海运秘密运抵北朝。

    苏军顾问团直接参与作战计划的制定。

    除了早年间带回国的朝族战士。

    金将军继续号召更多的华夏朝族正规军并入朝军。

    准备差不多后。

    金将军向华夏通报战争计划,但隐瞒了获得北方大国的支持等关键信息。

    华夏方面希望朝方能推迟到华夏完全统一以后。

    但金将军认为有了北方大国支持。

    根本不需要华夏参战。

    所以也不需要等华夏准备好。

    直接拒绝。

    回到半岛后。

    在苏军顾问的协助下,朝军决定速战速决。

    计划在一周内攻占汉城,三个月内统一半岛。

    东京司令部。

    麦克阿瑟已经重新掌握了樱花国局势。

    得益于美军强大无匹的武器。

    比如。

    B-47“同温层喷气”战略轰炸机正式列装。

    这是美丽国首款喷气式轰炸机。

    时速超过800公里。

    载弹11吨时最大航程6400km。

    升限一万多米。

    比B29空中堡垒是强上不少。

    但在另一款大型轰炸机面前逊色许多。

    那就是B36“和平卫士”洲际轰炸机。

    这个大家伙翼展70米,是美丽国史上最大轰炸机。

    拥有十台发动机。

    6台R-4360活塞发动机(单台3800马力)+4台J47涡喷。

    最大时速700km/h,实用升限米。

    航程来到恐怖的km。

    常规载弹33吨,极限载弹39吨。

    小胖子能装不少。

    就用这些轰炸机,麦克阿瑟将樱花国的反抗势力直接给犁平了。

    什么掠夺者,拾荒者。

    那都不好使。

    气化!

    星火科学院指挥中心。

    李云龙注意到了半岛的局势变化。

    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

    金将军变得如此自私自利。

    完全不在乎华夏的利益。

    可惜金将军高估了北方大国,低估了华夏。

    赵刚见状也是叹了口气:“哎。”

    “别人怎么想是别人的事。”

    “做好自己就行。”

    虎子报告道:“最近我们又取得了很多新进展。”

    “简直就是科技大爆炸。”

    “目前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已经验证。”

    秀芹自豪道:“院长,下一步是不是就要建立空间站了?”

    樱子笑道:“我要第一个太空旅游。”

    段鹏报告道:“院长,科学家们发来新消息。”

    “探月工程进展不错。”

    “火星任务也已经启动了。”

    “载人深潜进入到马里亚纳海沟,万米左右区域。”

    楚云飞浑身震颤。

    豪情道:“云龙兄,这可真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啊。”

    地质学家李先生也带来好消息。

    自主研发的钻探机打到了七千米的深度。

    非常多的地层信息已经被验证。

    华教授和陈教授的团队打造了超级计算机实现每秒10亿亿次运算。

    虽然全国已经建设有核聚变供电。

    但是在偏远地区并没有必要建造电网。

    所以在新能源方面也取得较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