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亮剑:我李云龙发财,敢打东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2章 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参观完兵工厂。

    众人又去参加其他厂房。

    其中一个工厂。

    看着一块块的黑色大方块。

    楚云飞疑惑道:“云龙兄,这又是啥高科技。”

    李云龙微微一笑:“这个叫做液晶屏幕。”

    “可以做显示器,就像是你之前看到的电脑屏幕。”

    “也可以做电视机。”

    “但现在这里的还比较初级,并不能做手机屏幕。”

    楚云飞赶紧拿出自己的手机。

    寻思,难道不应该是大的比小的更难吗?

    田雨好奇道:“李师长,电视机是什么?”

    李云龙解释:“电视机就类似于电影机加上荧幕,做成一体化的效果。”

    “可以播放各种画面。”

    “如果广播加上电视,那就可以实现直播。”

    “现在的广播电视台正在组建,未来等电视机进入华夏的千家万户。”

    “就能够做到让百姓知道华夏每时每刻发生的大事件。”

    楚云飞皱眉:“百姓真的需要知道这么多东西吗?”

    “种地不需要太多文化知识吧。”

    李云龙淡淡道:“当然需要。”

    “广播和广播电视能够统一大家的认知。”

    “认知匹配后,可以实现群体协同,规模效应。”

    按照前世的企业说法。

    叫做对齐颗粒度。

    “你想想四万万人,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能够创造出怎样的辉煌成就。”

    “而且电视直播还能用于讲课。”

    “可以让几乎所有人接受到可靠有用的知识。”

    “真正低成本的实现有教无类。”

    李云龙说着。

    想到在前世已经进入知识大免费时代。

    无穷无尽的知识如同海洋一般。

    浅显的又或者高深的。

    都可以从网络上便捷获得。

    但幸福的烦恼是,筛选知识的能力又变成了不同人之间的隔阂。

    所幸后面又诞生了AI。

    让万千知识尽在一手之中。

    华夏敢于让所有人掌握知识,这才是超级文明的自信。

    李云龙打算等网络基础设施完成。

    以及工业进入高端产业链。

    能够生产制造智能手机以后。

    便开放数据库,将前世的各学科知识免费普及。

    楚云飞心里嘀咕。

    可是,如果百姓都变成高知群体。

    这样的国度如何才能治理?

    如果是现在。

    只要是出身好的人,便很容易就担任重要的职位。

    芸芸众生是文盲,才能上面说什么是什么。

    以后人人都很厉害。

    咋整?

    想起之前在手机上不经意看到的一个词语。

    楚云飞感觉悟了。

    就算所有人都是聪明人。

    但聪明人又可以分出三六九等。

    这就叫内卷。

    而李云龙的计划肯定会因为内卷而失败。

    因为资源终究是有限的。

    张大彪感慨:“等以后家家户户有了电视,那可真是坐在家里便可纵览天下大事。”

    “未来的人怕不是茶余饭后都在谈论国际风云。”

    “是民智全面开启的大时代。”

    秀芹大胆开口:“如果未来我们有一个亿的大学生,岂不是比全世界加起来都多。”

    “再有几个亿的高中生,那谁能与我们争锋。”

    李云龙笑道:“实际上确实如此。”

    “打仗打的是工业能力。”

    “工程师数量上去,什么科技树都能点亮。”

    “什么人类工业皇冠都能拿下。”

    “就像樱花国之所以可以凌辱我们,就是因为他们率先完成工业化。”

    “用飞机坦克大炮对上我们的汉阳造,大刀,红缨枪。”

    “也就是我们华夏人聪明,能够用兵法上的各种谋略战术。”

    “弥补装备上的不足。”

    “要不然,其他换谁来,这样的差距下都是扛不住的。”

    核聚变发电站。

    众人慢慢走进核心舱室。

    透过巨大的落地玻璃屏障。

    只见一个奇怪的环形核心在中心。

    舱壁覆盖蜂巢状冷却管网。

    液氦蒸发的白雾如呼吸般周期性吞吐。

    舱体衔接处延伸出铬锆铜管道。

    表面凝结冰霜。

    与远处等离子体加热器的暗红光芒形成冰火对峙。

    舱体外围缠绕着15组脉冲超导磁体。

    液氮冷却管中流动的深蓝辉光如星环萦绕,磁场启动时嗡鸣声穿透防震地板,震得众人脚底发麻。

    观察窗内突现刺目白光。

    氘氚燃料在高功率射频波冲击下化作流动的金橙色光流,在磁场约束中疯狂扭动,边缘散射出虹彩极光般的晕环。

    田雨惊讶道:“这个装置好美。”

    李云龙自豪道:“这便是可控核聚变发电装置。”

    前世他穿越时。

    可控核聚变正在应用的前夕。

    好像是在华夏的合州正在建设发电实验装置。

    十年后进行核聚变商用。

    二十五年后大规模应用,逐步取代化石能源。

    2066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