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赶海1979,海洋成为我的后花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8章 穷追猛打
    三天,三人都没有出东方文化酒店的总统套房。

    作为先进港岛最好的酒店,自然是一应尽有。

    “陈先生,我们走了。以后,再联系。”张美姬脸色绯红。

    她原本是抗拒这次交易的。

    但是为了前途,她不得不来。

    但这三天,虽然有点羞耻,和李美淑一起大被同床伺候一个男人。

    但是,这男人身体那么强壮,却又那么温柔,而且还会那么多花活,让她很是享受。

    和那些韩国人比起来,陈暮太绅士了,太温柔了,也太有风度了。

    对比起来,她自然愿意再和陈暮这样的金主发生多次关系。

    哪怕不需要任何利益交换,她都愿意。

    相对于张美姬的扭捏,李美淑却是很自然。

    “陈先生,你让我觉得这不是交易,更像是一场男欢女爱的交融,你太棒了。以后有需要,我会立刻飞过来。”李美淑妩媚一笑,附上一个香吻后离去。

    “我、我也是!”张美姬娇羞的上来,在另外一边亲了一口后,娇羞离去。

    陈暮咧嘴一笑。

    这些韩国美女,给男人提供的情绪价值,可真是拉满啊。

    好了,自己也该去北大上课了。

    北大西门的石狮子在秋阳下泛着温润的光,陈暮站在“北京大学”的匾额下,手指无意识摩挲着中山装口袋里的翡翠印章——那是临行前老村长塞给他的,说是“读书人该有个印”,翠绿色的印泥盒在帆布包里压出方正的痕迹,与贺超琼送的兔子灯流苏缠在一起。

    贺超琼攥着录取通知书的手指微微发抖,烫金校名在阳光下晃得她眼花。她身上的蓝布旗袍是临出发前让裁缝加急改的,领口滚着细白的棉线,却仍掩不住袖口若隐若现的香奈儿暗纹。

    “陈暮,你看那棵银杏树,”她突然指着校道尽头,“比澳岛总督府的榕树还高。”

    话音未落,一辆二八自行车擦着两人飞过,车后座的男生回头喊:“新生吧?经济系在东边,别走错成考古系了!”

    风掀起他的白衬衫,露出里面印着“振兴中华”的跨栏背心。

    陈暮望着男生消失在银杏叶里的背影,想起老村长说“京城的学生都带股子闯劲”,忽然觉得这股子闯劲比澳岛赌场的筹码更晃眼。贺超琼却蹲下身,捡起一片扇形的银杏叶,叶尖沾着一点泥渍,她用手帕擦了又擦,像在处理一件稀世珍宝。

    经济系办公室里,教导员推了推眼镜,目光在贺超琼的港澳通行证上打转。“贺同学,你的档案里缺了高中成绩单。”他敲了敲桌面,搪瓷杯里的茶叶沉了又浮,“按规定,不能办理注册。”

    贺超琼捏紧了帆布包带,里面的瑞士招生简章边角已被攥得发皱。

    陈暮却从包里取出个紫檀木匣,轻轻放在花名册上。“老师,她在澳岛参加过葡国高中毕业考,这是澳门商会的推荐信。”

    匣子里是赌王亲笔写的荐信,宣纸边缘用朱砂盖着“贺氏印”,与陈暮口袋里的翡翠印章遥相呼应。

    教导员的手指刚触到信纸,突然停住——他认出那是乾隆年间的澄心堂纸,比办公室的报表光滑得多。

    窗外传来军训的口号声,陈暮趁机翻开花名册,在“陈暮”名字旁的空白处,用钢笔划出一道细痕:“老师,我和贺同学都是‘特殊培养对象’,校长办公室打过招呼的。”

    就在教导员犹豫之际,走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郭启文的堂弟郭启明堵在门口,手里扬着份港报:“教导员!这贺超琼是澳岛赌王女儿,怎么能让她混进北大?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

    他穿着崭新的的确良衬衫,袖口却磨出了毛边。

    贺超琼的脸瞬间煞白。陈暮却拿起翡翠印章,在贺超琼的名字下重重一按——翠绿的印泥洇开,恰好盖住“港澳”二字,化作一朵模糊的莲

    “郭同学对澳门问题很感兴趣?”

    他晃了晃印章,“昨天校史馆的老师还说,想找学生整理乾隆年间的澳岛海防图。”

    郭启明的目光落在印章上,突然想起堂哥说过陈家有“宫里的玩意儿”,后退半步时撞翻了脸盆架。

    教导员见状立刻盖章:“贺同学的手续齐了,跟我去领教材。”

    傍晚的未名湖畔,贺超琼蹲在石舫边洗印照片,相纸在显影液里慢慢浮现出夜市的灯火。

    陈暮抱着一摞《资本论》路过,相纸边角的兔子灯流苏扫过他手背,痒得他缩了缩手。“小心别把相纸掉湖里,”

    他用脚尖勾起漂在水上的银杏叶,“湖里有光绪年间的石碑。”

    贺超琼抬头时,发现陈暮领口别着枚“为人民服务”的徽章——那是老村长给的,说是“读书人要接地气”。她忽然想起澳岛别墅里的琉璃灯,指尖的显影液滴在相纸上,晕开一小片墨迹。

    “陈暮,”她突然说,“我爸让人送了箱杏仁饼到宿舍楼,你去尝尝?”

    两人刚走到女生宿舍楼下,就看见郭启明带着几个男生堵在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