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44号殡仪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 血字谜题
    陆怀瑾跟着林秋萤穿过迷宫般的小巷,脚下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月光被浓云遮蔽,只有零星几盏路灯投下昏黄的光晕。林秋萤走得很快,但陆怀瑾注意到她的步伐开始变得不稳,左手不时抚过颈侧的抓痕。

    “我们去哪?”陆怀瑾低声问道,怀里的日记本像块烙铁般发烫。

    “霞飞坊有个安全屋。”林秋萤的声音沙哑,“拐过前面路口就到。”

    就在这时,前方巷口突然闪过一道黑影。陆怀瑾下意识地摸向腰间的手枪,却见一只黑猫蹿过路面,金色的眼睛在黑暗中闪闪发亮。黑猫停在路中央,直勾勾地盯着他们,然后发出一声凄厉的嚎叫。

    林秋萤猛地停住脚步。“不对...”她警惕地环顾四周,“猫不该在这个时候...”

    话音未落,黑猫突然弓起背,毛发炸立。下一秒,它像是被什么无形的东西拽住后腿,尖叫着被拖进了黑暗的巷子深处。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咀嚼声传来,伴随着骨头碎裂的脆响。

    陆怀瑾的血液几乎凝固。他分明看见巷子里的阴影在蠕动,像是有生命般向他们蔓延。

    “跑!”林秋萤拽着他的袖子转向另一条路,“别回头看!”

    两人狂奔在错综复杂的弄堂里,身后传来湿哒哒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转过一个急弯时,林秋萤突然推开一扇不起眼的木门,将陆怀瑾拉了进去。

    门内是一间狭小的中药铺,空气中弥漫着草药苦涩的气味。林秋萤利落地锁上门,又从柜台下面取出一把糯米撒在门槛处。

    “暂时安全了。”她喘着气说,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陆怀瑾这才有机会打量四周。药铺很小,四壁都是中药柜,上百个小抽屉上贴着泛黄的标签。角落里摆着一张简陋的木床,床头挂着个铜制的八卦镜。

    “这是...”

    “我老师的铺子。”林秋萤走向药柜,熟练地拉开几个抽屉,“他出门采药了,半个月内不会回来。”

    她从抽屉里取出几味药材,又从一个青瓷瓶中倒出些暗红色的粉末,混合在一起研磨。陆怀瑾注意到她的动作越来越慢,手指也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

    “你的伤...”

    “尸毒。”林秋萤简短地回答,解开衣领露出那三道抓痕。原本青黑的伤口已经发紫,周围的血管像树根一样凸起,呈现出不自然的紫黑色。“王巡捕的指甲上有东西。”

    她将药粉撒在伤口上,顿时发出“嗤嗤”的响声,冒出一股刺鼻的白烟。林秋萤咬紧牙关,额头上的青筋暴起,但硬是没发出一声呻吟。

    “需要帮忙吗?”陆怀瑾上前一步。

    “看日记。”林秋萤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找出赵世昌的仪式地点和时间。”

    陆怀瑾点点头,取出怀里的日记本。皮质封面摸上去有种诡异的滑腻感,像是浸过油脂。翻开第一页,那些用血写成的字迹在煤油灯下显得格外刺目:

    “血肉苦弱,魂魄永存。借尸还阳,可得长生。”

    往后翻,日记的内容越来越令人不安。赵世昌详细记录了他如何从停尸间偷取尸体进行实验,如何尝试将“生命力”从一具尸体转移到另一具。其中一页上贴着张照片,显示十二具尸体被摆成特殊阵型,每具尸体胸口都插着一根银针。

    “这是...”陆怀瑾的指尖微微发抖。

    “七星锁魂阵的变种。”林秋萤已经包扎好伤口,脸色苍白如纸,“但不是用来镇魂...是用来转移魂魄的。”

    她凑过来,身上散发着药粉苦涩的气味。随着翻阅,日记的内容越来越疯狂。最后几页记载着赵世昌的“重大突破”——他声称找到了永生之法,需要十二具特定生辰八字的尸体,在特定时辰进行仪式。

    “找到了!”陆怀瑾突然指着一页,“腊月廿三,子时,阴阳交汇之际...”

    林秋萤猛地抓住他的手腕:“就是今晚!”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惧。陆怀瑾急忙继续往下读:

    “仪式的最后一步需要一个活体容器,最好是血脉相连之人...”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这页的角落贴着一张小小的照片,上面是一个穿藕色旗袍的年轻女子,怀里抱着个女婴。照片已经泛黄,但依然能看清女婴手腕上那个独特的胎记——和此刻林秋萤手腕上的一模一样。

    “这是...你?”陆怀瑾震惊地抬头。

    林秋萤的眼中闪过一丝痛苦,刚要开口,药铺的门突然剧烈震动起来!

    “砰砰砰!”

    砸门声震耳欲聋,门框上的灰尘簌簌落下。撒在门槛处的糯米开始变黑,发出刺鼻的腐臭味。

    “它怎么找到我们的?”陆怀瑾拔出手枪。

    林秋萤看向自己渗血的伤口,脸色剧变:“是血...它在追踪尸毒!”

    后窗突然传来抓挠声,几只青灰色的手指从窗缝中伸进来,指甲漆黑如墨。前门的撞击越来越猛烈,门板已经出现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