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我靠一张奇葩彩票逆转未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2章 沦陷的啤酒行业
    “熊猫洗衣粉?”

    “好像小时候确实听说过这个牌子。”陈峰闻言嘀咕了一声。

    上世纪90年代是商界风起云涌的时代,也是外资大笔进入华夏,四处掠夺、侵吞华夏传统老品牌的时代。

    熊猫洗衣粉只是当时一个比较出名的时代缩影。

    包括后续的北冰洋、中华牙膏、活力28、大宝、徐福记糖果、双汇火腿肠等等,都经历过被外资吞并,然后陷入长时间的品牌沉沦。

    按照何明的说法,这些外资拿着美元来谈合作时,压根就不是奔着好好合作的目的来的。

    “他们先是用钱砸,把人性的贪婪撬动出来,把我们的一些老品牌转让出去,将控制权转手给了那些老外。”

    “结果一回头,宝洁这些公司就把好好的一个老品牌给冷藏了。要么就是胡乱加价,反市场而行,让消费者对老品牌失去信任。”

    “最早的熊猫洗衣粉就是这么被做局干掉的!”何明回忆起当年的行业经历,脸上露出几分愤慨。

    这种恶劣的竞争渗透手段,哪怕是放在现在也屡见不鲜。

    当然,陈峰成立国货联盟的初衷,目的就是想将这些还未沦陷的国货老品牌从外资的围剿下拯救出来。

    甚至要亮出刺刀,和宝洁、联合利华这些日化巨头真刀真枪干一场!

    何明也知道陈峰来的目的,就是希望纳爱斯响应,第一时间加入到国货联盟之中。

    因此在介绍起纳爱斯的发展历程时,何明还特地讲解了一下当年和宝洁公司的一轮洗衣粉战役。

    “自从90年代我们五七化工厂靠‘雕牌’肥皂翻身以后,用了10年时间做到了全国肥皂、香皂市占率80%以上!在肥皂业务这块,我们纳爱斯可是当之无愧的行业第一!”

    “之后进入到21世纪,我就把工厂的业务重心,调整到了高附加值的日化产品上。先做纳爱斯牙膏,牙牙乐儿童牙膏,再之后才尝试雕牌洗衣粉。”

    “当时宝洁公司来,想花3000万美元和我们谈雕牌洗衣粉合作,把支票都拍到了我脸上,我当场就翻脸拒绝了。”

    何明说着带着,语气中几分浙南商人的不屑和格局。

    3000万美元就想打发当时年销量10亿+的纳爱斯,宝洁那一招花钱收买人心的套路,在进入21世纪后属实是有点老套了。

    不过也正是在和宝洁接触完后,经过上面领导的授权,丽水的五七化工厂转型升级为了现在的纳爱斯集团。

    “看到花钱买不下我们纳爱斯的雕牌后,宝洁公司转头就和我们雕牌洗衣粉搞价格战。”

    “峰总既然是90后,应该记得上学那会儿电视机里有很多汰渍、碧浪洗衣粉的促销广告吧?”何明说着回问了一句。

    陈峰闻言点了点头:“汰渍和碧浪的广告打的漫天都是,小时候确实没少听。当时立白、雕牌都还没起来好像。”

    何明见状哈哈一笑:“汰渍、碧浪都是宝洁公司旗下的子品牌,当时想和我们纳爱斯雕牌抢市场,砸了几个亿下去买电视广告。结果一包洗衣粉涨价卖到7、80块一袋!以那个年代的消费能力,能有几个消费者能负担的起?”

    “最后被我们20、30块的雕牌洗衣粉打的溃不成军!”

    这些外资品牌的经营手段都非常呆板。

    要么砸钱渗透,要么砸钱买宣传。

    见短期烧钱不起效之后,就会扭头退出华夏市场,等到积蓄力量再卷土重来。

    说着,何明还介绍了当年联手抵抗这些外资品牌入侵时的一些趣事。

    “以前老品牌被这些外资侵吞多了,一些有血性的厂家都在背后默默支持我们纳爱斯。”

    “像帝都的燕京啤酒厂,当时偷偷买了我们不少雕牌洗衣粉给员工发福利。说来惭愧,我也是后面才知道这些兄弟单位在背后的努力。”何明幽幽一叹。

    比起还有立白、纳爱斯支撑的洗衣粉、肥皂行业,华夏啤酒饮料行业才是当年沦陷最严重的。

    安海斯布希、百威、英博和嘉士伯几家外资巨头,基本将国产啤酒品牌收购了个遍!

    哈尔滨啤酒、重庆啤酒、雪津啤酒、黄河啤酒、珠江啤酒,包括最近几年在抖音上火爆的大乌苏,背后都站着这些外资巨头的身影。

    至于什么‘脚踩雪花,勇闯天涯’也同样被外资牢牢占据。

    整个华夏啤酒行业,到目前为止唯独只剩下了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在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外资围剿中幸存了下来。

    当然,这些外资品牌亡华夏国货的心始终不死。

    就拿青岛啤酒而言,前世的时候不只一次被网络造谣,像什么原料撒尿,其中的关键就是因为这些外资啤酒巨头从中作梗。

    因为真正干涉及实业、制造业的商业竞争,华夏品牌方基本不屑于下这种黑手,都是埋头用心经营自己的产品居多。

    就拿纳爱斯这位何明来讲,他干了一辈子的日化,也没见得和那些外资品牌真正站到明面上撕破脸皮,甚至都不屑下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