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峰重生回来前,恰好经历过华夏零售业的蓬勃发展和时代转型。
过去在90年代到2010年前盛极一时的大型连锁超市品牌,诸如苏宁、永辉、大润发、物美、华润万家、世纪联华等老牌超市,都在沃尔玛山姆、开市客COSTCO、家乐福等外资新零售的冲击下营收大幅度下降。
反倒是像阿里的盒马、胖东来等后起的新零售超商越发火热。
而陈峰眼下提出将围绕国货联盟,打造类似开市客COSTCO的连锁会员制仓储量贩店,就是从开市客的这套‘厂家直达店铺’绕开中间供应商、采购商的‘仓储量贩’中看到了全新的超商零售模式。
要知道,前世疫情之前开市客COSTCO这个品牌,在华夏境内并不算火爆。
直到疫情结束后,普通老百姓和城市中产精英们,由于体验过了3年的经济紧张期,对于手中的储蓄和现金流产生了危机感。
再加上疫情3年,所有人都养成了宅家囤物资的习惯。
因此普通家庭出去超市采购消费时,从过去的粗放乱买模式,转型成了‘批量购入、精打细算’的模式。
而开市客COSTCO这种从阿美莉卡引入的仓储量贩新型大超市,就成了城市中产精英、小康家庭最热衷光顾的超商。
热度之高,几乎每开到一座地级城市都会跟着爆火,吸引大量的消费者前去光顾。
那么什么是仓储量贩?
简单点理解,就是在一个大型物资中转仓库内开了一家超级零售商场!
之所以会诞生如此奇葩的零售模式,完全是因为开市客COSTCO的创始人索尔·普莱斯和他的儿子罗伯特·普莱斯早期是干批发公司,为西雅图当地的各种超市进行供货的上游商家。
在看到一线零售超市大赚特赚之后,索尔·普莱斯就和他的儿子罗伯特·普莱斯灵机一动,模仿Price Club,将批发公司的货物仓库拿出去开启了仓储量贩店。
结果就是这么灵机一动,绕开中间商的奇葩商业行为,直接在阿美莉卡最黄金的时代大获成功!
要知道,阿美莉卡过去可是号称汽车王国,大量的社区家庭都备用汽车。
再加上地广人稀,普通家庭去超市消费都是一次性采购一个星期甚至更久的物资,类似薯片、可乐汽水这种,华夏消费者想吃的时候到楼下便利店买个几瓶或者几包就算过瘾了。
结果人家老美的大胖子们,都是一箱一箱往家里搬!
而且这种仓储零售的货品,全都是从源头厂家直接定制采购,采购的量越大成本就越低。
就跟普通人去源头批发市场和小区门口零售市场消费的区别。
打个比方,小卖部易拉罐装的可乐2.5元一罐,结果去到开市客购买可以打折到7毛钱一罐!
这就是绕开中间商差价的魅力。
在疫情之前,开市客业曾经大军进入华夏市场,结果被永辉这些传统老牌超市揍的满头是包,一开一个亏损。
结果到了疫情之后,局面彻底反转!
普通家庭消费者都在精打细算,想要花最少的钱,囤到最多、最有性价比的家庭商品。
这就让山姆会员超市、开市客这种外资品牌在华夏本土市场趁势崛起。
而眼下,陈峰将国货联盟搬出来,就是想要借鉴这种未来即将成功的新零售模式,为华夏的国货品牌们在零售业杀出一条血路来!
谢志康等人听完老板的‘雄心壮志’之后,也是一个个倒吸了一口凉气。
先不提这种源头厂家直接对接仓储量贩店的新零售模式会不会成功,光是这首期5000亿国货基金投资就足够震撼人心的。
不过在讨论了片刻后,谢志康作为蓝卫科技掌舵人,率先提出了自己的疑虑:“老大,投资5000亿建立3000家国货联盟商城,平均每家分摊到手不到1.7亿。”
“这样的资金分配方式会不会太不均衡了一点?”
“我记得COSTCO还有山姆超市,在我们国内投资一家店的成本就没有低于10亿的。”
“要是真要对标COSTCO和山姆,不如砍掉一些经济稍微落后点的区县,集中资金主攻发达城市?”
面对手底下这些高管们的建议,陈峰顿时嘴角一翘,露出了一副高深莫测的微笑:“我并没有说要对标山姆和COSTCO,只是要借鉴仓储量贩这种新零售模式,为国货品牌进行大规模铺货。”
要知道,陈峰打算一口气开3000家国货联盟商城并不是突发奇想,随便胡编的。
而是根据华夏2844个区县,以及333个地级市综合考量过的一个数值。
假设以纳爱斯为首的国产日化用品,在一家国货联盟商城铺10万的货,分摊到3000家就要上到3亿。
一旦3000家国货联盟商城全都做到类似COSTCO那样的人气,那这3亿的货物很快就会被全国15亿人口的市场消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