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人被帝辛这一举动吓得浑身发抖,却还是硬着头皮上前,哆哆嗦嗦地禀报道:
“大…大王,那些个怪物还在外面大肆破坏,小的们实在怕它……
怕它闯进宫里来,大王可得早做准备啊!”
帝辛这才冷静下来,沉默片刻,先让那下人退下,随即传旨急召费仲尤浑入宫。
费、尤二人的府邸本就在宫外,城中怪物作祟的消息早已传得沸沸扬扬。
二人吓得魂飞魄散,先是慌慌张张地将家中金银细软妥善藏好,确认万无一失后。
又一合计,皇宫守卫森严,定比家中安全,便忙不迭地指挥下人备了马车,火急火燎地往宫里赶。
巧的是,刚到宫门前,便遇上了传旨的内侍,正好顺了旨意觐见。
“大王啊!”
费仲一进殿,就抢着跪了下来,急切的说道,
“微臣一听说那怪物作祟,心一下子就揪紧了!
什么也顾不上,立刻就往宫里赶,就是想护着大王啊!
虽说小的没什么武功,但这颗护主之心,天地可鉴,我费仲绝不容那怪物伤大王一根头发!”
不是,你小子开口够快啊,还把我要说的词都说了。
尤浑不满的撇了撇身边的费仲,立刻跟着跪下,对着帝辛连连叩首道:
“对啊,微臣一听见风声,直接就把家里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心里就只想着大王的安危!
就算是豁出小的这条命,也得把那怪物挡在宫门外!”
“好了好了,”
见费仲尤浑这时候还只顾着说些讨好的空话,帝辛只觉得一阵头疼,不耐烦地摆了摆手,直截了当地问道:
“国师此刻还在前线,你们可知如今战况如何?若是孤要召他回来,最快何时能到?”
“这……”
二人闻言皆是一怔,脸上的谄媚笑容顿时僵住。
他们平日里哪曾真的关心过前线战事?
虽说偶尔也会进宫禀报些捷报,可那不过是想着讨大王欢心,多捞些赏赐,才特意留意着前线的胜绩。
只要打了胜仗便第一时间跑来报喜,却没成想,一来二去的,竟让大王误会了他们对前线之事有所了解。
突然被这么一问,两人顿时卡了壳,支支吾吾地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额上已隐隐渗出细汗。
眼看帝辛脸色越来越沉,胡仙儿眼眸微不可察地闪了闪。
随即柔声回道:“大王,前线如今有闻太师与国师一同坐镇,调回一位倒还算是稳妥。
可是依妾身了解,国师对西岐那些将领的路数更为熟悉,留在那边再好不过。
依妾身看,不如,将闻太师召回?”
帝辛听了,脸上露出犹豫之色,显然在心中权衡。
胡仙儿见状,轻轻拉着他的衣袖,柔声道:
“大王想啊,闻太师武功盖世,经验老道,有他在宫中护着您,妾身才能安心些,这也是实在担心大王的安危呀。”
尤浑见此情形,眼珠一转,忙顺着话头往下说道:
“娘娘说的在理,按照臣的了解,国师和西岐交手数次,留在前线是最合适不过。
而闻太师武功盖世,还能镇得住场子,有他在朝中护着大王,再加上宫里的禁军,管他什么怪物,保管进不来半步!
依臣看,召回闻太师才是万全之策,既能稳住朝局,又能护着大王安危,如此两全其美!”
本来被胡仙儿一劝,帝辛心中的那点犹豫便烟消云散,又看尤浑说的在理,便顺着坡下了。
他点了点头,终是下定决心说道:“好,便依尤浑所言,即刻传旨,召闻太师回京!”
胡仙儿见状,这才狠狠松了口气,有她在,这个消息立刻传到申公豹耳中,申公豹立刻知道大姐拿女娲石这样做的打算。
和凤青青玉磬二人通了气之后,三人瞬间来到闻太师的营帐。
闻太师还在等着三霄仙子回来,猛然看见申公豹他们,便询问起战况。
“闻太师,不好了!
大姐来消息说朝歌主城突然出现了许多不明怪物正在大肆破坏,士兵拿他们毫无办法,大王已经下令召回太师!”
什么?!
听闻这个消息,闻太师当即站了起来,一脸凝重的问道:“这消息当真?”
“千真万确啊,我们怎么敢欺骗闻太师呢?”
凤青青在一旁帮腔道:“实在是那些怪物出现的突然,朝中又无人能担此大任,大王这才不得不下令的。”
“可是这里…”
见闻太师犹豫,玉磬也劝道:“闻太师放心,前线还有我们和三霄呢,还是大王的安危要紧啊。”
闻太师闻言,也不再犹豫直接施法朝朝歌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