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章 百年第一策论
    靠天下山河策带来的超强灵气感应,明安的耳朵极其灵敏,对面月泉国和文松国才子那点小动静一字不漏传入自己耳中。

    看着他们面如菜色,明安心有不忍。

    这种不忍并不是想对他们放水,而是怜悯这些穷书生明明被剥削被夺走的价值远超十两黄金,却毫无感觉,反而对上层小恩小惠煽动得各个战意十足。

    一边磨墨,明安一边盘算到底写什么的论文,既能启发民智,也能有助于自己胸中筹谋的大业行事。

    刻漏降至辰时,台上诸考官齐声长吟,“考试开始!”

    所有人提笔蘸墨,开始奋笔疾书。

    明安闭目沉思一会儿利弊,梳理了全盘的布局,提笔如龙蛇游走,写下开篇第一句。

    “劳动乃国民财富之源泉,合理的劳动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熟练度,提高劳动效率。”

    这一句,正是现世经济学巨着,《国富论》的核心观点之一。

    《国富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耗时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着作,共五篇三十二章,全篇二十多万字,深刻阐述了市场经济、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推崇看不见的手作用。

    这篇着作对经济学有着里程碑的贡献,是一套系统完备,理论自洽的经济学流派,拿到九州大陆上,可以说是革命性的进步,足够碾压当今各国对经济的理解和认识。

    按照明安谨慎藏私的性格,断然不肯拿出这种大幅度领先时代的着作。

    可一番筹谋之后,他还是选择将这着作带到九州大陆上。

    因为他知道,《国富论》被后世证明,是有很多弱点和缺陷的,而这些弱点和缺陷,便是明安给各国传授心法留的罩门破绽。

    如果对方完全不按套路出牌,未来争霸之时反而会棘手,但如果对方按照自己设定的套路出牌,每一个套路的弱点都掌握在自己手里,那种绝对掌控的愉悦感,让明安陶醉。

    不过这国富论二十来万字,短短两个时辰绝对写不完,明安只能简明扼要把其中主要观点和思想精华提取出来,按照一条逻辑脉络,整理成一副中篇策论。

    归纳要义提取精华,然后整理成论文这事,对于身为博士的明安来说,简直就是轻车熟路,下笔如有神。

    更何况这是异世界,完全不用考虑论文抄袭的问题,也不需要采用拗口语句避免查重,写得也更加顺畅了。

    时间流逝,日头西斜,申时即将到来前的一刹那,明安吹了口气,把这篇浓缩为一万字的《国富论》,带到了九州大陆之上。

    “各位,时间到,请停笔。”台上监考官员一声令下,顾清和张臣还有另外一名不认识的陪考官员,走向各个区域,为三国才子收缴策论文卷。

    顾清顺着一路收过来,走到明安跟前,客气一笑,小心翼翼收好考卷,有意无意看了眼卷上内容。

    然后就彻底呆住了,完全走不动路,神情专注万分,一路往下读,越读眼睛越放光。

    “顾清!顾清!顾清!”

    台上主监考官见顾清站在那里阅卷耽误收卷,心中极为不满,高声喊了三遍,顾清才如大梦初醒,赶紧把其他人卷子收完,把明安的《国富论》放在最上层,有意无意摆在了那个主监考官眼前。

    那主监考官只是瞟了两眼,就挪不开头,抱着一大摞卷子专注细读这篇《国富论》,脸上浮现出一副大梦初醒的表情,低声惊呼,“原来如此!原来是这般!写得太好了!”

    “孟侍郎,孟侍郎,孟侍郎!”另一波负责封卷传卷的官员走进大殿,见主监考官孟扬抱着一摞卷子看得如痴如醉,怎么叫都不听,语气中甚是不悦,“士子笔试完毕,你不宣布结束退场,在那里抱着看考卷是什么意思?”

    “赵大人,你快来看!”这个赵大人蹙着眉头看过去,然后就挪不动步。

    那摞考卷如同下了媚药一般,迷住了越来越多的官吏,无论是东海国,还是文松国,还是月泉国,全都挤过去一番细读,顿时整个大殿乱哄哄一团,搞得这帮士子云里雾里不知道怎么回事。

    幸好桂公公赶紧带了一帮不通文墨的小太监,把这些着魔的官员强行分开,卷面一封送入后殿,这才算结束了这场闹剧。

    但那篇让所有官员着魔的神秘策论传言,却在士子议论声中,传了开去。

    “有一篇很厉害的策论,让所有官员都驻足观摩,沉醉其中,不知到底写了什么?”

    “瞧这样子,三甲第一,应该是那篇策论了,只是不知哪国文士,有如此经世济国的才能。”

    “唉,我不奢求中三甲了,只求着快些放榜,让我等能够拜读这篇惊世之作。”

    这篇策论的主人,此刻却坐在琅琊行宫的偏殿小院,感觉有些苦闷。

    原定第二日放榜,却不知为什么拖了两天。

    更过分的是,杨如雨说好了回来找自己,没想到竟然放自己鸽子!自己和马沙拉弟就这样被遗忘在了琅琊行宫!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