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枭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4章 爆破召通城
    江易意识到东梁国与辽国对大汉的威胁,同意石光的建议。

    对两国实行破天狼计划,主要是解决那些制造火器的工匠,并摧毁图纸。

    以制造好的火器,能破坏掉就尽量破坏。

    若是不能破坏,就想办法让他们消耗火器的使用寿命。

    用这种方式阻碍他国火器发展,并不是长久之计。

    也许几十年,也许上百年之后,其他国家能够制造火器。

    江易下令加强对工匠的保护,并找出从各国来的密探。

    破天狼计划要一步步执行,还不能让对方有所察觉。

    石光向江易请求前往辽国,让述律妘前往东梁国负责破天狼计划。

    国内枢密使和副使安排人代理,他们俩去执行任务,就不便管理枢密卫。

    若是有事,他们会直接跟江易联系。

    两人会尽快出发,尽早把破天狼计划完成。

    江易最终同意了,也祝他们计划顺利。

    又过了数日,江易给刘狄发电报,让他派人前往康绵、黎安、南召三国,并最后通报。

    让三国君主来长安,十月之前若是不来,就把他们三个押送到长安。

    虽然是南召惹的祸,毕竟是康绵国一部分。

    三国君主有责任,让他们向江易赔礼道歉,并给赔偿。

    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当年发生的事,还是对自己国家的实力过于自信。

    那好,就让大汉将士踏破他们的自信,同样震慑其他国家。

    汉时于八月到达康绵、黎安、南召三国,转达了江易的旨意。

    三国君主听是听了,他们并不会去长安。

    若汉军敢入侵他们国家,那就跟对方在山林中周旋。

    他们认为时间拖得越久,对汉军越不利。

    大不了躲进山里,汉军也奈何不了他们。

    汉史又转达了刘狄的话,如果他们负隅顽抗。

    那就放火烧山,把所有山林烧光,看他们能躲到哪去。

    三国君主不是吓大的,他们并不认为汉军能做到。

    想要攻破三国都城,他们认为除非百万汉军来打。

    还是回去向刘狄汇报,顿时把他气笑了。

    既然对方如此自信,那就用枪炮打破他们的自信。

    到了秋九月,北方天气有些凉爽,南方还是有点热。

    却比七八月份好多了,六万汉军兵分三路。

    每一路汉军针对一个国家,尽快打到三个国家都城外。

    每一路韩军分配到二十个热气球,用来运送物资和兵力。

    九月中旬,三路汉军同时到达三国都城外。

    一路上虽然遭到抵抗,汉军拥有强大的火器,一路碾压过去。

    他们尽力克服南方的炎热,尽早取得胜利。

    刘狄率军来到南召国都召通城,城内有守军五万。

    “南诏国城池比辽国高大坚固多了,他们就地取材。一般的攻城器械,确实难以攻破。”

    召通城已经存在几十年了,长年累月加固。

    如果不是南方多山林,汉军可以把重型火炮运过来。

    对城内守军重创,他们只能带来虎蹲炮、曲射炮、炸药包,这些轻便的攻城武器。

    守城武将叫布朗,再看召通城依山而建。

    中间是个盆地,周围高山绵延起伏,想要到达城墙下,还要爬山。

    “这座城池确实难打,周围高山峻岭,有些山路上设有坚固堡垒。”

    唐瀚眉头微皱,没有重型火炮,拿下这座城,确实要费很大的力气。

    “靠近城墙,用炸药包把城墙炸开,虎墩炮与曲射炮吸引城楼上敌军。”

    这就是刘狄的作战计划,考验将士们的时候到了。

    不要太依赖火炮,攻城的时候遇到很多问题,要多思考。

    众将是觉得他说得对,若拿下赵通城,那就是大功一件。

    “分派一些兵力,封锁各道路,不能让南诏王跑了。”

    既然他们不亲自去长安,那就把他们押送过去。

    主动去长安,不会丢太大的面子,被押送过去,必然被耻笑。

    “放心吧,绝不会让他们跑了,更不能让他们把战利品转移。”

    唐瀚会带人负责守住各道路,刘狄安心指挥攻城。

    “一旦攻破这座城,尽量不屠杀城内百姓。不得私藏战利品牌等清点好战利品,按照规矩分下去。”

    将士们获得的战利品,若想送回各自家乡。

    先把这些战利品送到驿站,邮递员会安排寄送。

    随着刘狄一声令下,曲射炮齐发,吸引了陈楼上守军。

    掩护拿炸药包的汉军,让他们顺利到达城墙下,把城墙炸开。

    一个不够,那就多用几个,总有炸开的时候。

    汉军用步枪向城楼上敌军射击,打得对方不敢露头。

    城内守军知道汉军火器厉害,他们的枪法也很准。

    可以说是露头就秒,只有一小片是平地,不能站太多的汉军。

    赵通城建在山顶上,打确实不那么轻松。

    可又不能不打,汉军攻城战术娴熟。

    再加上良将指挥,伤亡就少了很多,攻城费劲一点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