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禁忌武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4章 洛星河与长安论道
    星河洲九曲草原,长安背着一个竹篓,竹篓里有一个胖嘟嘟的小女孩。

    “公子,小花又睡着了!好可爱!做梦小嘴都在叭叭。”

    宋野的话,让长安的心更好更美。

    曾几何时,也有一个小女孩睡在竹篓里,一起游山玩水,一起烧烤喝酒。

    胡可可,真的很想你。

    夕阳西下,草浪涌动。

    四人,三马,向阳而行。

    “宋大哥,还要多久到九曲部落?”

    “天黑之前应该可以赶到。”

    洛星河有些奇怪,当长安得知宁皇遇袭,并没有细问,更没有表现慌张。

    “你就不关心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

    “有用吗?”

    “你很冷血。曾经你不是这样的。”

    “有你冷血吗?”

    洛星河是看着长安长大的,每一步成长,很多都是他所引导。

    从昆仑虚出来后,长安的性格变得不可琢磨。对人对事也逐渐冷淡起来。

    道花破碎到道花重开,是人性的本质。不求于别人,而求自己。

    不知道引导道花的洗礼,是对还是错。

    一位圣人,而且与上界大战的圣人,已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圣人,甚至超过了圣人。

    所经历,所走过,所看到的,是别人都不可比拟的。虽然少了人性,但多了权衡利弊。

    洛星河并不在乎长安是善是恶,是高尚还是肮脏。在乎的只有结果。

    从宁县走到九曲草原,长安依旧在正确的轨道之上,虽然略有波折,但一切还好。

    相处的这段时间,长安从未给过好脸色,但越来越对他感兴趣。

    洛星河依旧笑意盈盈,并没有生气。

    “你就不好奇?”

    “她有她的人生,也有她的选择。我有我的人生,也是我的选择。是穷是苦,是伤是悲,是开心还是颓丧。我不能代替她,更不是她。一个人,都是独立的。尊重是最好的诠释。只要不死,一切顺其自然。如果死了,我会帮她报仇。如此而已。”

    宋野虽不懂长安说的什么意思,但公子的话,听起来很有道理。

    公子对先生,总有恶言。但先生从不在意。他们像一对父子,面恶心善。

    “你长大了,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长安看着落日余晖,心有感慨。

    “日升日落,天地规律。不可强求,不如顺其自然。既然死了,就归寂吧!从新开始,也是一条新路。”

    洛星河不由笑了一声,耸了耸肩。

    “日落而息,明日依旧而升。死,不是结束,而是重生。圣者之路并非尽头,而是另一条路的起点。修真者,是与人斗,与地斗,与天斗。强化自身,而超脱自身。长安,你的阅历太清,所以看得太近。繁星拳谱不仅仅是一本拳谱,更是修真者的一条大道。今日你不懂,总有一日你会懂。”

    长安并没有反驳,而是踏着残阳而行,解下水火葫芦,喝了一口雪醅。这时,枣红马走了过来,蹭了蹭。它也想喝。

    “小枣,酒虽好,不可贪杯,只能喝一碗。”

    倒了一碗酒,轻轻一吸,酒已入肚,马脸微红,它长吟一声,四蹄微动,已不见踪影。

    转眼间,又踏空而来。

    看着枣红马如此欢快,长安的心情顿时变得美好起来。

    有小枣,有小花,以后他的日子,不会孤单。

    “老爷,我要想喝。”

    小花睁开大大的眼睛,好似两颗星星一闪一闪。

    “小孩子不能喝酒。”

    “我饿了!”

    一句饿了,长安拿了一包小零食。

    “老爷,你真好!”

    银铃般的笑声随风飘散,整个草原都欢快起来。

    “公子,到了!”

    长安抬头一看,草原上无数帐篷。袅袅炊烟,与天际相融。

    欢笑声、闹腾声、训骂之声,此起彼伏。这才是人间烟火气。

    放下竹篓,牵着小花。

    “小枣,你去玩吧!有事我再叫你。”

    小枣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消失在草原之上。

    宋野把羊关进圈里,招呼着洛星河和长安回家。

    “宋野,回家了!这两位是?”

    “张大哥,他们是我的朋友。”

    那个巡逻队的张大哥一脸笑意,热情的与长安和洛星河打了一个招呼。随后又从口袋里掏出了一颗糖给小花。

    “小花,要说谢谢!”

    “谢谢!”

    “真乖,好可爱!”

    转身对着宋野又柔声说道,

    “虽然是朋友,但规矩不能坏。请带着两位朋友到族长家登记一下。”

    张大哥很粗犷,胡子拉碴的,不修边幅。但是,很忠厚。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宋野的眼中,很是骄傲。

    这是九曲部落的守护神。

    来到族长的帐篷里,当族长抬头看见洛星河时,神情非常激动,并立马跪下,泪流满面。

    “先生!”

    洛星河轻轻的扶起他,柔声道,

    “玄英,我们有几十年不见了吧!”

    “已经有三十五年零八月不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