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买的红白蓝布袋,都装得满满当当了。
结账一共是28块6毛5分。
陈旺没有把钱都掏出来,而是手伸进口袋里摸了3张大团结出来,递过去找零。
这年头的治安可不算好。
“阿旺,咋买这么多东西啊?”
陈大壮走过来问了句。
他只花了四五块钱,买了一些烟酒还有点心。
陈旺将布袋挎在肩上,笑了笑道:“家里媳妇给的五十块钱,让多买些东西过冬。”
陈大壮愣了愣,一时没反应过来。
“那是得多买一点,马上入冬了,咱们那山沟沟的地方,来一趟镇里也不容易。”
陈建军接过话茬,大声附和。
陈旺与师父交换了一个眼神,像极了两只大小狐狸。
这话不是说给大壮听的,而是说给周围的人听的。
果然,众人一听也觉着有道理。
“对啊,这马上要过冬了,是该多囤一些东西,山里的动物过冬,都知道往窝里囤粮食呢!!”
“我觉得很有道理,最近物价一直在涨,多买点东西好像不亏。”
“还有两个月也过年的,总得给孩子买些东西的。”
“想买也没办法啊,我家媳妇可没这么大方,才给了我五块钱。”
“……”
趁着大家议论纷纷的时机,陈旺三人已经离开了供销社。
离开供销社后,三人到了国营饭店,准备吃个午饭。
陈旺第一次进这个年代的饭店,还是国家的,感觉很是新奇,左看看右瞅瞅。
陈大壮也差不多。
他之前打猎都没怎么赚到钱,哪有钱下馆子。
这时候饭店没有服务员,顾客需要在窗口点菜开票,然后去出菜的窗口等着服务员端菜。
别小看了这些服务员,这年头能在国营饭店当服务员和厨子的,都是很高大上的职业。
陈旺到窗口看了下菜单,发现居然还有红烧熊掌,不过这道菜需要有食材的时候才能点。
三人商量过后,点了四个菜一个汤。
分别是红烧肉、清蒸鲈鱼、蛋饺、猪油汤圆,再加一份小鸡炖蘑菇。
总共花了5块6毛钱,还是比较奢侈的,也难怪这年头很少有人下馆子。
陈大壮抢着付了钱。
陈旺执拗不过,也就没跟他客气了,只说下次来镇上必须自己请。
他不习惯跟人抢买单这种事,总觉着怪矫情。
找了个位置坐下后等了一会儿,窗口传来服务员的喊声,陈旺和陈大壮赶紧过去端菜。
这年头的菜都是真材实料,绝对没有任何科技狠活,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陈旺重生前的那个时候,人们生活是好了,顿顿有鱼有肉,却反而出现各种食品安全问题。
甚至就连蒜薹豆角这些蔬菜,都检测不过关。
“来来来,师父,麻烦您跟着跑一趟了,您多吃点。”
陈旺先给陈建军碗里夹了块红烧肉。
“好好,我自己来就好,你也赶紧吃。”
陈建军笑容满面的点头,瞥了眼身旁的儿子。
陈大壮已经端着碗大口大口扒拉起来,下筷如飞,一边吃一边还瓮声瓮气的赞叹:“好吃,这里的菜真好吃。”
陈建军额头上一道道黑线垂落。
现在他怎么感觉,自家儿子才是傻的呢!
……
……
吃饱喝足后,三人又去了趟粮店,陈旺买了20斤大米。
一斤大米,需要一斤米的粮票以及一角二分钱。
20斤花了两块四,出发之前,他是向林秀琴要了粮票和肉票的。
家里之前都是没怎么用这些粮票肉票的,存了不少。
现在自己能赚钱了,陈旺可不希望媳妇和妹妹吃那些杂粮。
紧接着,陈旺又去食品站买了五斤五花肉和五斤排骨,五花肉7毛钱一斤,排骨5毛钱一斤,花了十斤的肉票和6块钱,又买了些调料什么的,总共花了9块5.
让陈旺意外又惊喜的,是这年头排骨比肉要便宜多了。
这些东西买完,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了。
在陈旺和陈大壮在食品站采购的时候,陈建军觉着时间有点晚了,自己去集市那边找了一圈,可惜没能找到卖狗崽的商贩。
时间已经不早了,三人只能先放弃了在镇上买到猎狗的想法,折返回家。
回去的路上扛着几十斤东西,感觉路更难走了。
途中遇到了隔壁村一个卖菜的商贩,拉着空板车回去,陈旺与其商量了下,以五角钱为报酬,将买的东西都放在了板车上。
几十斤的负重没了,一下子就轻松多了。
拿着供销社称的散装瓜子,与陈大壮一边嗑瓜子一边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村子。
拉板车的大叔也很厚道,直接给他送到了家门口。
将买的东西卸下来后,陈旺将说好的钱给了大叔,微笑着道了声谢。
“谢了啊,大叔!”
“不用谢,反正是顺路的事,还赚了你的钱呢!”
大叔憨厚的笑了笑,然后拉着车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