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光十三年元月。
神武侯打出平叛旗号进攻许州及淮城,在许州城外五十里的隐阳河支流普济河上被宋王包围,乱箭齐发齐发时一个小兵冲到近前替他挡了一箭,同时高喊:“武帝出世,荡平贼寇,普度众生!”
这句话短短两日便传遍了许州城,宋王没有抓住普济河上的机会击败神武侯,秦渊很快势如破竹,三日后便攻进了城,夺取了许州。
那天晚上,老天给了宋王一场倾盆的暴雨,使得他从秦渊的枪下夺回了一条命。
可他没有逃走,反而趁着暴雨集结残余士兵,试图给秦渊一个出其不意。
命运只会眷顾人一次,这一次他被秦渊抓住了,他以为秦渊会杀他,可是秦渊只是将他推到众人前道:“我来此平叛,并不是为了杀一个人,你依然是宋王!”
他以为自己听错了,有些迷茫地去看秦渊。
等延右卿等人带着宋王张若去安置,秦渊顶着作战结束湿透了的衣裳回到室内,沈枭垚正坐在床榻边看地图,听见动静抬起头看了秦渊一眼。
“我听延将军他们说,这个宋王十分仁德,不仅与将士们同吃同住,百姓们春耕农作他也帮忙,甚至不作战部署的时候还跟农夫们一起编草鞋。”
秦渊走到一侧屏风后脱衣,有些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
沈枭垚将地图合上起身给他倒了热茶:“你是因为这些不杀他的吗?”
秦渊胡乱擦了擦身上换了件干净袍子走出来道:“是,他不是贪图富贵与权势才谋反的。”
只是纯粹被世道逼得没有活路了才谋反的,这句话秦渊没有多言。
秦渊结果沈枭垚递过来的热茶道:“我去赴宴见杨辉,还有这几日跟宋王作战,你都有些不安的样子,怎么了?”
一开始他以为是自己的错觉,可是出发去打宋王时沈枭垚几乎十二分的心神不宁。
沈枭垚在灯光下的面孔白得没有一丝血色,外面的暴雨已经转小,室内还能听见外头雨落屋脊的声音。
秦渊心头突然生出一点莫名的紧张,比刚才出门去埋伏宋王时还要紧张。
“颢儿,回来找我们了。”
这样轻轻一句话,使得秦渊涌出巨大的狂喜,他猛地向沈枭垚走了两步又顿住,视线落在沈枭垚的肚子上又移开,随即又慢慢走到沈枭垚跟前单膝蹲下。
他几乎抑制不住唇角的笑意。
沈枭垚刚要开口说话,便见秦渊一低头,有些沉闷抱住她的腰,动作十分轻柔。
她愣了愣,轻轻唤了一声:“秦渊......”
秦渊抓着她的手贴在自己面颊上,她感觉到了一点湿润。
沈枭垚笑了笑,伸手揽住秦渊的脖子抱紧了他,两人在这个雨夜里紧紧相拥。
秦渊只在许州驻扎了三日,三日后便起程往御都的方向去,刚好御都的消息也传过来了。
皇帝派了端国公迎战,并且御都的朝臣们都开始劝说皇帝迁都,不过这件事还没有定下。
同时还有一件事,关岷等一众老臣反对迁都,最后给皇帝说烦了,皇帝派了关岷来劝降。
半个月后,秦渊在中州边境先遇到的不是端国公的大军,是关岷。
关岷对皇帝有怨气,但依旧觉得苏启才是正统。
面对他这样的苏启三朝元老,秦渊和沈枭垚一起见得他。
关岷对栖霞公主并不熟悉,因此便连向沈枭垚请安也没有,只是对秦渊道:“侯爷,许久不见,别来无恙。”
秦渊将他搀扶了起来才道:“关大人,栖霞公主在此。”
不等关岷请安,沈枭垚坐在一旁的太师椅上刮了刮茶盏道:“我年幼的时候曾在御书房外见过大人,大人还记得我吗?”
那时候她还只是秦王府的郡主,只是兰惜郡主,甚至还没有封号,或者说封号就是她的名字。
苏兰惜。
关岷的目光慢慢落在了沈枭垚的面上,他轻轻恍惚了一下才道:“是名为兰惜的栖霞公主对吗?”
沈枭垚和秦渊都没有说话,关岷严肃的表情略微放缓了些道:“公主的名字是臣取的。”
“公主和太子出生的那天,如今的皇上还没有成为储君,便叫太监进宫报喜,先帝当时召见臣等一干人议事,因龙凤胎乃是天赐喜事,先皇便亲自为太子取了名讳,然后问御书房的臣子们郡主取何名讳。”
沈枭垚和秦渊都没有打断他,他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跟着他的另个官员十分安静地站在一旁,他如闲话家常般道:“先帝喜爱兰花,当时御书房的书案上便放着一盆兰花,臣便递了兰惜二字,兰惜兰惜,有女如兰,爱惜珍惜。”
沈枭垚颊便含了淡淡笑意道:“想不到其中还有如此缘故,多谢关大人取名之恩。”
关岷却摇了摇头道:“算不得恩,公主幼年失散,臣叹惋多年,后来公主回了御都,公主虽不知臣,但臣的确暗自替公主高兴。”
沈枭垚知道这不是收尾,便没有接话,关岷又道:“公主是苏启的公主,陛下虽然没有如疼爱和静公主一般疼爱殿下,可也是在乎殿下的,如今殿下坐在此处,可有其它缘由?”
关岷不愧是三朝的臣子了,起码沈枭垚觉得他说话十分悦耳,只是不知鸿光皇帝为什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