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庾孟母轻轻整理着发髻,微微点头:“此次出行,倒是真切感受到了这火车的便利,往后朝廷若是能多多利用,对各地往来必定大有好处。”
司马睿神色平静,心中却暗自警惕,刘正轩掌控的这股力量远超他的想象,看来此次乐安郡之行,局面恐怕比他预想的还要复杂。
此时,站台上,刘正轩早已率领一众将领和百姓等候多时。随着火车缓缓停下,刘正轩大步向前,准备迎接圣驾。他身着一袭崭新的将军服,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恭敬与坚定,心中却也忐忑,不知皇帝此番前来,将会给他带来怎样的考验 。
随着火车缓缓停下,刘正轩大步向前,单膝跪地,高声呼道:“臣刘正轩,恭迎陛下圣驾,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身后一众将领也纷纷跪地行礼,齐声高呼万岁。
司马睿稳步走下火车,目光扫过刘正轩和在场众人,微微抬手示意道:“众卿平身。”
刘正轩站起身来,恭敬说道:“陛下一路舟车劳顿,臣已在郡府备好筵席,为陛下接风洗尘。”司马睿微微点头,说道:“有劳刘将军了。”
在前往郡府的途中,街道两旁挤满了夹道欢迎的百姓,他们纷纷高呼万岁,气氛热烈非凡。司马睿坐在车辇中,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暗自思量:刘正轩在这乐安郡深得民心,若不能为己所用,恐成心腹大患。与此同时,车窗外那一排排四层的水泥高楼,令众人震惊不已。
随行官员们忍不住交头接耳,“这高楼如此气派,不知用何材料所造,真是前所未见!”还有那在城市里穿梭的轨道小火车,更是让大家好奇万分,“这轨道车跑得飞快,还如此平稳,乐安郡当真日新月异。”
抵达郡府后,众人入席。席间,丝竹之声悠扬,歌舞升平,但在这热闹的表象之下,却隐隐透着一丝紧张的气氛。司马睿端起酒杯,浅抿一口,说道:“刘将军,此次朕前来,一是巡查地方,二是听闻你在冀州、幽州战功卓着,特来嘉奖。”
刘正轩连忙起身,拱手谢恩:“臣不过是尽忠职守,一切皆是陛下洪福庇佑,将士们奋勇杀敌之功。”
司马睿微微颔首,话锋一转:“朕还听闻,你与鲜卑部落往来频繁,可有此事?”
刘正轩心中一紧,但脸上仍保持着恭敬之态,说道:“回陛下,臣与鲜卑部落互通有无,建立交易市场,旨在促进双方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为边境百姓谋取福祉。”
司马睿看着刘正轩,目光深邃:“边境安稳固然重要,但也要慎防鲜卑部落居心不良,将军切不可麻痹大意。”
刘正轩连忙应道:“陛下教诲,臣铭记于心。”
此时,寻阳公主轻轻放下手中的酒杯,目光不自觉地落在刘正轩身上,悄悄打量着眼前这位年少有为的将军。只见刘正轩身姿挺拔,剑眉星目,举手投足间尽显英武之气,寻阳公主不禁心想,这刘正轩如此能干,生得也这般英俊潇洒。
刘正轩正不经意间抬眼,正好与寻阳公主的目光相对。这突如其来的对视,让刘正轩心里一阵发慌,他心想,不知为何公主老是盯着自己看。但出于礼节,他只是礼貌地微微一笑,便移开了视线。
皇后庾孟母也笑着说道:“刘将军年少有为,心怀天下,难怪能在这乱世之中闯出一番天地。”
刘正轩谦逊地说道:“皇后娘娘过奖了,臣尚有诸多不足之处,还需不懈努力。”
酒过三巡,司马睿看向李矩,开口道:“李将军,朕托你办的事,可曾与刘将军提及?”
李矩连忙起身,恭敬地说:“回陛下,尚未提及。”
司马睿微微点头,转而看向刘正轩,说道:“刘将军,朕的寻阳公主如今已到了适婚之龄。朕听闻你年少有为,战功赫赫,有意将公主许配于你。此前已嘱托李矩为媒,不知刘将军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席间众人皆微微一愣,刘正轩心中一惊,但他很快镇定下来,跪地说道:“陛下厚爱,臣深感荣幸,只是臣已有妻室,恐怕委屈了公主。”
司马睿摆摆手:“无妨,公主可为平妻,你二人若能喜结连理,也算是一段佳话,于国于家皆有益处。”
刘正轩心中明白,这是皇帝对他的一种拉拢与试探,他略作思索后,说道:“臣谨遵陛下旨意。”
就在众人还沉浸在这一消息带来的震撼中时,司马睿脸色一正,提高音量道:“来人,笔墨伺候!”待笔墨纸砚呈上,他目光扫过全场,缓缓口述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乐安郡龙骧将军刘正轩,年少英武,屡立战功,保境安民,功勋卓着。朕之寻阳公主,温柔贤淑,待字闺中。今朕念及刘将军之功绩,特赐婚于寻阳公主为平妻。三日后良辰吉时,举行大婚之礼,以彰朕恩,亦期二人琴瑟和鸣,共襄家国之盛。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此言一出,席间众人纷纷起身,跪地谢恩。刘正轩心中五味杂陈,这旨意一下,他与寻阳公主的婚事便再无回旋余地,可他也清楚,自己只能顺应圣意。一旁的寻阳公主,脸颊绯红,虽有些羞涩,但眼中也藏着几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