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章 让太子感到困惑的书
    面对对方颇有些奇怪的阵型,李文忠观察了一会,并没有看出什么来,便不再犹豫。

    “杀!”

    李文忠一声令下,领着一小队亲兵杀了上去。

    无论是李文忠还是他的亲兵,都是个中好手,而对面只是一小队普通士兵。

    然而……

    双方刚一接触,李文忠就发现不对劲。

    对方的狼筅太长了,足有三米长,而且末端皆是尖锐的枝丫,让冲上去的阵型一下子就被狼筅给冲乱了,不仅靠近不得,还被逼得连连后退。

    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

    长有长的优势,但是长也有长的劣势,那就是不够灵活。

    李文忠面色开始有些凝重。

    “沈川,你随我缠住这两根毛竹,其他人从侧翼进攻!”

    李文忠低喝一声。

    他的亲兵小队执行力很强,随即分成了两拨,从侧翼对对方阵型发起攻击。

    长三米的狼筅被李文忠和他的一名亲兵沈川缠住,虽然有些吃力,但是剩下的亲兵终于有机会越过狼筅,靠近对方阵型。

    但是,迎接他们的,又是一排长枪。

    当当当!

    李文忠的亲兵都是好手,武艺毫无疑问更胜对方,硬是顶着长枪,逼近对方阵营的腹地。

    却在这时。

    前方的藤牌手突然冷不丁的一刀劈出,用尽全力闯过了长枪阵的一名亲兵直接被一刀劈中,退出了这次对战演练。

    如果是真实的战场,此刻的他已经非死即残。

    那名退出的亲兵心有余悸,却也懊恼不已,一身好武艺完全得不到发挥,就像是一拳打到了棉花上,不到,应该是一拳打到了铁板上,不仅难受,而且很痛。

    他显然没有想到这个阵法竟是一层叠着一层,且层层相护,构建出了严实的攻防架构,即使你是武艺好手,突破了一层防守之后,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被别的位置一刀劈杀,或者一枪捅穿。

    李文忠此时更是面色彻底凝重下来。

    “退后!”

    李文忠大喝一声。

    剩余的亲兵迅速后退,退至李文忠的周围,面对对方不动如山的阵型。

    好强的防守。

    李文忠心中骇然。

    如果还是刚刚那样强攻,恐怕他的亲兵会一个接着一个倒下。

    对方的士兵明显不算强,但结成阵型后,却组合成了一个联动性极强的整体,宛若铁桶一般,密不透风。

    一时间。

    李文忠也不知道该如何破阵。

    然而就在他心思流转,想着如何破阵的时候,对方竟化防为攻,攻了过来。

    就像一台重型战车,速度不快,但却轰隆隆的开过来。

    李文忠和余下的亲兵也一下子落入防守的状态。

    但是对面的同样犀利,长长的狼筅开路,不断扫来,好在狼筅笨重,他们可以轻易闪躲,但也被逼得连连后退。

    他们都是战场上尸山血海杀出来的好手,如果是平时,他们可以一个打几个,但是现在,他们却被同等人数的普通士兵杀得一点脾气都没有。

    好不憋屈。

    然而这还没完。

    对方宛如铁桶一般笨重的阵型突然又变了。

    前方的狼筅手依旧凭借着长武器与他们保持接触,迟滞他们的行动,而他们身后的长枪手和短兵手却突然从两侧杀出,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顷刻间。

    李文忠的亲兵又被袭杀两人。

    看着倒下的亲兵,李文章憋屈到了极点,但他依旧告诉自己要冷静,寻找机会,这就是身经百战的老前辈的厚重。

    这一次,李文忠不再喊,而是对剩下的亲兵使了一个眼色。

    因为对方的攻击手主动出击,所以后方必定空虚。

    于是,李文忠留下两名亲兵正面迎敌,而自己则是带着其他亲兵迅速绕到对方阵型的后方,从后方攻击,试图撕裂这个铁桶阵,赢取翻盘的机会。

    然而……

    后方的两名镗钯手看似容易对付,但实际上却难缠得很,他们手上的镗钯带着勾齿,很容易勾拉住对方的兵器。

    而且他们不需要抵抗太长时间,只需要争取己方攻击手回防。

    前方还在进攻的攻击手得到队长的指挥后,迅速回防,刚刚散开成三才阵的队伍再一次组成防守严密的鸳鸯阵,在盾牌手的掩护下,攻向想从后方突破的李文忠他们。

    还在与镗钯手缠斗的李文忠他们,已经来不及后退。

    几名亲兵为了掩护李文忠,齐齐被对方的长枪手洞穿,退出战场。

    兵败如山倒。

    此时,李文忠一方仅剩下三人。

    而且已经被对方围住,逃无可逃,演练至此已经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

    李文忠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而一旁看着的朱元璋却是春光满面,嘴巴笑得咧到了耳朵根。

    果然。

    这个鸳鸯阵的强度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强。

    那一场场战役中让人匪夷所思的伤亡比,现在看来,已经不再奇怪了。

    倭寇的战斗力不弱。

    而且倭寇使用的刀具更是大明的兵器之上,因为过倭国几乎完全继承春秋战国时代并发展出“平面碎锻复体暗光花纹刃”技术,而这个技术在华夏反倒是流失了,华夏的冶铁锻造技术走入了歧途,这就后面再说了。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