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章 百官叩阙,哭谏东宫!
洪武朝的官员钱少,事多,权力小,还得面对老朱剥皮实草的威胁... 能坚持下来的。 要么是权力欲极重的不轨之徒。 要么就真有点为国献身的精神在身上了! 李善长显然不属于这两类。 作为开国国公,他资历早就够了,满脑子都是功成身退颐养天年。 可朱元璋一道圣旨,就得巴巴从淮西老家跑到京城当这个倒霉的中书宰相。 “上位...唉。” 夜风之中,文官队列首位的李善长一声长叹。 知道上位是忌惮自己了,忌惮自己背后的淮西文臣派。 可... 又是何必啊! 说实话,李善长是最希望太子建功的。 只要太子文治武功,威名赫赫,麾下能臣武将如雨。 上位才有可能打消心中的顾虑... “咱知道上位不是那样的人,否则真要杀,开国就把咱们杀光了,何必发丹书铁券?” “只是如今诸多皇子骄奢淫逸不堪大用,太子又温柔懦弱,这种局面,哪个帝王能放心咱们这些老臣活着呢?” 李善长眸中尽是伤痛复杂之色。 其实他最能理解朱元璋。 所以哪怕最后被满门抄斩,也没有骂过朱元璋一句。 “可太子近日的表现...” 想到这里,李善长脸上就挂满了喜色。 灭倭之事,他第一个支持! 还会想办法疯狂给太子帮忙筹钱筹军饷。 只要太子拿下一个灭国之功,手下出现大批新锐人才,彻底坐稳江山。 老臣们就都有活路了! “李大人,太子昨日所下必灭倭国的誓言,您可听到了?” 就在这时,一位胡须细长,五官同样白皙修长,眸子如杏仁般的官袍男子恭敬地走来,躬身,大袖悄无声息递给李善长一个热乎乎的暖炉。 “请大人爱护身体,切莫着了风寒呐。” 看着眼前年轻人,李善长眯起了眼,困顿疲态都少了几分。 “詹御史,你有心了。” 这詹徽虽然不是凤阳人,却也是淮西人,且父亲詹同也是淮西旧臣,算是自己人。 而且平日办事麻利,为人轻快,还会关注到某些别人注意不到的细节。 比如这个暖炉。 比如处理朝政累了,他总会端来一锅刚熬好的粥... 就是这些细节,让这个年轻人格外讨人喜欢。 李善长并非看不出此子有所图谋,可不知为何就是觉得越看越顺眼。 越是爱护,就越是责备。 他斥责道:“你这些天总往赵勉和张廷兰那里跑什么,身为我淮西子弟,要拎的清轻重!” “大人...您常说要知己知彼,他们江南派和汉派那边也总要跟御史台交接不是?” 詹微笑嘻嘻道:“下官这是为了我淮西旧臣大局。” “你才一个七品御史,正是潜龙在渊的时候,年轻人不要想一步登天。” 李善长摇了摇头。 “我清楚你的心思,可赵勉和张廷兰不是傻子,未必会收你入门庭。” “我淮西派只管用心辅佐太子便是,其他事情不要多用心,论阴谋,我们是无论如何都搞不过江南人和湖广人的。” “下官受教了!” 詹微腼腆地点头,一脸被看破心事的尴尬。 内心怎么想,却无人知道。 明初三大派系,最强的自然是李善长手下的淮西派。 其次是江南派文官,还有汉派湖广官员组成的团体。 两大派系的政治抱负都是搞倒淮西派。 几次大案都是老朱手中最锋利的刀! 几派斗争的血肉模糊,比战场还要残酷! “传太子教!” 就在这时,一声尖细地太监喝声从东宫的方向传来。 哒哒哒... 郑选礼额头冒着冷汗狂奔而来,宣读起手中的诏书,读完后看向百官。 “诸位大臣,太子爷将今日早朝时间改了,以后也改到辰时上朝!” “诸位可随咱家先到偏殿休息片刻,待辰时再入乾清宫。” ... “啊,早朝时间改了?” 文武官员队列中一阵喧哗,当属江南派和汉派最愤怒。 “天子朝仪,岂可轻改?君无戏言啊!” “我要求见太子殿下,请殿下收回成命!” “殿下,万万不可如此放浪...” 江南派手中没有淮西派的原始股,能用的武器只有礼法和制度。 老朱为了压制淮西派,才倚仗这些江南儒臣,制定严苛的礼法和制度。 本质上为了给淮西派头上悬一把刀! 否则以老朱的脾气,他会在乎什么儒家礼节,礼法文化? 可朱标这些天做的事,样样都在拆江南派和汉派的根基! 队列中。 一位容貌儒雅的官袍男子,和身旁一位身材高大的老者对视一眼。 “赵尚书,张老,不能再忍了!” “让太子如此下去,国将不国啊!” “稍后早朝,必要阻止太子继续走上不轨之路!” “唉,太子如此仁君德君,为何会一场大病就变成如此模样...” 淮西派官员转头就直接进偏殿呼呼大睡了,没半点心理负担。 只有江南派和汉派官员还在御道上不断聒噪。 最后两派官员一合计。 “不行!绝对不能让太子再这样破坏礼法根基了!” “失去了礼法制度,淮西蛮夫们将更加嚣张无可压制!” “去东宫,劝谏太子!” 治不了朱元璋,还治不了你朱标么? 那我们这一身屠龙术是学来干什么用的! 于是。 他们联袂步行往东宫,叩阙了! ... 东宫外,这方才五更天,天边隐隐有点鱼肚白。 大门已被户部尚书赵勉和礼部尚书张廷兰所率领的两百江南派、汉派官员,跪在门外,大声呼喊,哭得像死了爹妈。 “快让我们进去,我们要劝谏太子做圣王!” “臣愿效仿周公旧事!” “殿下擅改朝制,此举大谬,臣要为大明江山发声!” 都是江南文华之地的读书人,一开口就是上纲上线引经据典,哭得真切动人... 这叫哭谏! “诸位大人。” 郑选礼本就均衡的五官,此时更均衡了。 一动不动,双手拢袖。 “殿下在休息,还是辰时后再来吧!” “不可!古圣王夜半而起,鸡鸣而作,殿下已经坚持了这么多年,为何要突然放弃呢?” 赵勉淌着泪水。 “我大明新立,若是连殿下都不能坚持礼法,何以让后代君王守礼呢?” 巧了! 身为暴君,朱标主打的就是一个祖宗不可法!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