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凡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章 不解
    回到大成殿内,范正源给予姚名成三个文心启蒙选择。

    “赋得古原草送别,小池,元日你选吧,这三首启蒙诗你能从哪首中获得感悟,你就用哪首诗塑文心。”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姚名成首先默诵出小池诗句,按范正源交代他的那样,闭眼沉浸式体会诗文中蕴含的意境,情感。

    悄然无声的泉眼之内,有细细水流安静地从中流淌出来,就连遮住这片水面的树荫都喜欢如此晴朗柔和的风景。

    小荷叶才刚从水面处露出它的尖尖小角,早已有一只蜻蜓稳稳停立在小角之上。

    姚名成当然能懂,这首小池诗描绘的是大自然中万物和谐共生,极富生命力的一幅池面荷蜓图。

    他也能从中领悟到诗人在写这首诗时,内心对于这片小池环境的喜爱与兴趣。

    可问题关键是,他脑海里早就已经想象出这幅池面荷蜓图的画面,为何迟迟不见自己身边出现幻象?

    范正源说文心启蒙的标识为橙心显照,即吟诵诗篇者身边出现诗文幻象。

    这就代表吟诵者真正领悟了诗文当中蕴含的力量,并成功借助此诗初步塑造出自身文心,可一举破入橙心显照之二重境界。

    “别急躁,耐心感受诗文意境,情感,将自己代入到诗人视角去感受。”

    在旁密切关注着姚名成此刻动静的范正源,见他隐隐有皱眉趋势,及时出言提醒他。

    好在姚名成那颗躁动的心很快便被他自己成功平息下来。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泉眼无声,树阴照水……”

    眨眼又过去大半刻钟时间,姚名成口中仍在反复默诵着小池诗文。

    “好了,看来你不适合小池这首诗,换一首尝试吧。”范正源觉得时间差不多够了,开口打断姚名成思绪。

    “为什么师父,我感觉还可以再试试啊,好像有点眉目。”

    姚名成不解范正源做法,还想继续尝试。

    “文心这种东西,讲究的是无心栽柳柳成荫,死求不得。你已经尝试快一刻钟时间,再尝试下去,心也会乱。”

    “好吧,那我接下来尝试赋得古原草送别。”

    姚名成目光移回身前书桌,默诵出声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原野上长满茂盛青草,每年秋去春来,草色枯荣。纵使遭受野火焚烧,春风一过,青草亦能顽强再生……不对,不对啊!

    姚名成猛然睁开眼,看向范正源。

    “师父,这诗的题目叫赋得古原草送别,重点不该是送别吗?怎么只写了青草?”

    “因为这首诗是残篇,经历前朝战乱,李家藏书阁中只有这诗的名字及前四句记载,我们知道后面还有诗句,但不知是什么。”

    此话一出,姚名成顿时感到内心泄气。

    “古人用来表达送别情义的诗文,我连他写的送别诗文是什么都不知道,如何感悟。”

    “像我那样感悟野火烧草不就行了,或是感悟青草顽强,任你择二者取其一,这首诗可比小池好感悟的多。”

    正如范正源所说,诗不言情,光讲其物,确实对感悟者的要求会降低很多。

    只需要姚名成脑海中像刚才那样,想象出原野上青草茂盛,每逢岁末枯荣,野火焚烧,始终不改其顽强本性的场景即可。

    他也确实想象出来了,无奈想的有点多,除却这幅原野盛草图以外……

    他更想知道站立在原野之上的诗人,其看到此番景象,该是生出何等送别情义?

    又是何来的送别之人?

    “呼……再换首诗吧师父。”姚名成口中长吁出气,无奈睁眼放弃。

    “野火烧草,生生不息,这两种意境你一个都体会不到?”

    范正源看样子感到极为诧异,疑惑语气里尚且带有几分质问口吻,怀疑是不是姚名成没认真尝试。

    “想象到场景了,但我还想知道诗人后面写的送别内容,在野火烧草,生生不息之后……”

    不等姚名成解释完自身想法,范正源已是不悦打断。

    “你想那么多干什么,拿这首诗当成文心启蒙诗感悟即可,后面的内容你等以后再去探索也不迟。”

    “唉……”

    沉默良久,姚名成终究只能摇头叹息。

    他当不了这个睁眼瞎,就如同他先前思考大道大德那样,他宁愿对此一直抱有疑惑,不解心思。

    他也绝对不愿意带着一知半解,曲解误解的意思去理解诗文内容。

    明明是首送别诗,诗人想借原野青草之景来抒发送别友人之情,现在后人反倒抛开最重要的送别之情不管。

    单单感悟他前面用作铺垫的野火烧草,生生不息之景。

    说真的,姚名成现在其实很想用范正源刚才说的那句“舍本逐末”,来反驳他此刻投给自己的异样目光。

    不过当面顶撞师父这事,他既不敢,也不想,更不能。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