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锦鲤小郎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8章 晋阳公主
    长安城的天气,比终南山的翠微宫热得多。

    一些刚从翠微宫随驾回来的官员,更觉得长安热得让人难受。

    张京墨穿着宽松的道袍,撸起袖子,带着一群小伙伴在做一个项目——硝石制冰。

    按照原本的历史进程,硝石制冰是在唐末出现的,在宋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市井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冷食。

    “一个大盆装水,小盆也装水后置于大盆中央。往大盆水里加入硝石……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张京墨胸有成竹。

    朋友们齐刷刷地盯着水盆,狐疑地问:“真的可以?”

    “三郎教我的,难道他会说谎?”张京墨反问。

    卢照邻说:“师弟从不说谎。可有些事,师弟自己也不确定。他常常说,没发生的事都有变数。没做过的事,都不能定论。师弟还说,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师弟说……”

    “师弟说!”孟诜在一旁啧啧,“什么都是师弟说,你干脆喊张川柏阿耶算了!”

    卢照邻现在也跟孙思邈学医。

    孟诜也算是卢照邻的师兄,两人互相扎针,关系很密切。

    可以说取笑的话。

    卢照邻一本正经:“师弟说,孟兄最会造假。”

    “哈哈哈……”众人笑道,“孟兄,你最近又在造什么假?”

    孟诜脸不红心不跳:“我在研究点石成金。造假银子不算真本事,造真金才是本事!”

    “师弟说,点石成金是不可能的。物质不能无中生有。”卢照邻摇头晃脑,“物质守恒定律,知不知道?”

    “别吵别吵!看结冰!”张京墨摆摆手。

    哎呀呀!

    张家的人脉真是太广了。

    他的人缘也太好了。

    随便搞个新项目,就有那么多人捧场。

    ……

    张川柏回到家,见一群人捧着冰镇酸梅汤在喝,也微微震惊:“什么日子?人到得那么齐?”

    “都在等你呢!”张京墨乐呵呵地说,“我用硝石,真的做出了冰!你说,我们做冰饮子卖,是不是能发家致富?”

    “硝石贵不贵?”张川柏问。

    张京墨笑容凝滞。

    硝石贵。

    朝廷要做火药,限制硝石的流通。

    若非他是皇家御用道士潘师正的弟子,没那么容易弄到硝石。

    “自己弄一点冰,做些冷饮和甜点吃,是很不错的。我刚喝了酒,给我一杯酸梅汤解酒。”张川柏拉出一张椅子,在院子里坐下。

    挤在兄长和朋友们中间。

    人真齐啊!

    李善、卢照邻、孟诜、上官纯、炒火药的李畋都在。

    被朋友们包围的感觉,也很不错呢!

    他想起一件事:“李畋兄,我给令爱起的名字,她喜欢吗?”

    李畋的女儿养得圆乎乎肉嘟嘟的,张川柏起了一个很贴切的名字——圆圆。

    和小黑、小美、大壮、小红相比,这个名字简直是超水准。

    李畋高兴地说:“我女儿很喜欢!我娘子也说这个名字起得好。将来我们再有孩子,还可以请你起名字吗?”

    张川柏豪爽地拍胸脯:“找我就是!我最擅长起名!”

    上官纯好奇地问:“如果是我的女儿,叫什么名字?”

    “上官婉儿!”张川柏脱口而出。

    “咦?”上官纯怔了怔,“我怎么忽然觉得,我女儿就该叫这个名字?”

    女儿还不知道在哪里,名字却很不错。

    李善和卢照邻心里惦记谣言的事,见张川柏神色从容,知道事情处理好了,也都放下心事。

    他们挺好奇,造谣的人是谁,太子又会怎么处理,却都不问张川柏在太子那里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这是一种默契。

    张川柏不主动说,他们都不问。

    有时候知道得太多,并不是一件好事。

    喝着冰镇酸梅汤,张京墨赞叹:“还是冰的好喝!到冬天,我还要喝冰饮吃火锅!今日趁此机会,跟你们聚一聚。过两日我收拾行李返回嵩山,你们都不用来送了。”

    “你这就要回去?”朋友们很不舍。

    孟诜更是抹着眼泪:“早知道川柏来,京墨就要走,我宁愿川柏没有回长安。”

    “孟兄,你当着我的面这样说,是不是太伤我的心。”张川柏无奈。

    这些朋友,说话真是太直接了!

    看看人家李福,每一句话都藏着三个意思!

    孟诜嘀咕:“我们都是道士,有更多的话。咦?说起来,川柏不如也做道士?你本来不是给老君烧火的?天生就是道士!”

    张川柏摆手:“不必,不必。”

    他未来要做宰相!

    “做道士有什么不好?公主都做道士呢!”孟诜说。

    张川柏恍然想起,又有一个人的命运,跟历史上发生了偏差。

    晋阳公主在服用潘师正炼的九阳还丹后,躲过了一次生死大劫。

    但是身体还是不如寻常人健康,气疾时不时发作,需要仔细调理照顾。

    晋阳公主比张川柏还大两三岁。

    一般皇家公主,在这个年纪都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