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锦鲤小郎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8章 陌上花开缓缓归
    一轮射完,有人获得奖励,有人喝到罚酒。

    领到奖励的人眉开眼笑,不是缺钱,而是证明了自己。

    喝酒的人也笑眯眯……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什么?

    你说供人观赏的花盆里有几支射歪的箭?

    那肯定不是我射的。

    喝着罚酒,互相开嘲讽,也是一种乐趣呢!

    张川柏看着这样的场景,再次感慨初唐的武德充沛。

    在后面一些朝代,很难看到这样全民皆尚武的风气。

    几轮射箭下来,张川柏身后摆了好些奖品。

    有人想起萧灌方才的话,打趣地说:“张郎君,其实我也有妹妹。我阿耶也说,想招一个神射手做女婿。”

    萧灌:“……”

    啊啊啊!我先看上的!

    偏偏李贞也来凑热闹:“大唐的驸马,就应该是文武双全。”

    萧灌:“……”

    公主的婚事,你能做主吗?

    似乎察觉到萧灌的眼神,李贞又说:“其实,我也有女儿。”

    没别的意思,就是发现张川柏是个不错的女婿的人选。

    不想给萧家做媒了。

    媒人不讲武德,想截胡。

    张川柏无奈:“殿下,你可真的不要取笑我。”

    一个致仕的老朝散郎见不得小少年尴尬,帮着解围:“要不,江都侯还是给诸君表演一个举鼎?”

    “胸口碎大石可以吗?”张川柏顺势问。

    川柏可治内伤出血。

    碎大石出意外,可以川柏吃川柏。

    李贞连连摇头:“可不敢……你若是受伤,太子召你回长安,你怎么回去?到时候就是我的错了。”

    “回长安?”张川柏怔了怔。

    他还没有收到李治的信。

    今年是种棉花的第二年,乡亲们时不时来请教,他没有回长安的计划。

    再说,他跟王方翼制定了农学堂五年发展规划,想一一实行。

    李贞似乎只是随口一说,又去点评其他人的箭法。

    但,谁知道他心里怎么想呢?

    被众人转移话题,萧灌对张川柏友好地微笑……不急,我们稍后再慢慢谈。

    我们两家是老交情,比朱张顾陆还要老呢!

    张川柏:“……”

    萧郎好像真的有那个意思。

    唉。

    我真的不习惯跟陌生人睡觉。

    脸红了。

    萧灌看在眼里,觉得害羞的小少年很有意思。

    尽管在过去几十年,兰陵萧氏比张家显赫得多。

    但张川柏个人的能力,弥补了门第的差距。

    张三郎前途无量又运气很好,靠近的人都会有好运气!

    正在走背运的兰陵萧氏,需要这种好运。

    张三郎被这种灼灼的目光看得不好意思,第一次发现,长得太俊朗也是一种困扰。

    他这辈子犯得最大的错,一定是长得太好!

    ……

    回家的时候,张川柏骑着马,仆从捧着奖赏跟在身后,如同得胜回朝的将军。

    “汪汪!”

    “汪汪!”

    两个熟悉的狗子身影冲到巷口。

    “哟!老黄,你也来了!”张川柏兴奋地挥手。

    老黄已经是一条很老的狗狗。

    多数时候,老黄都呆在张家湾,只在屋前屋后转一转,其他地方都不去了。

    张川柏有些日子没见到老黄。

    想到昔日并肩作战打野猪,不禁升起种种感慨。

    “我也来了!”

    “咦,老黄你说话了?”张川柏震惊。

    柱子蹦出来说:“是我啊!老大眼里只有狗,没有兄弟了吗?”

    柱子跟张川柏年纪相仿,长得很结实,广阔的胸怀一看就是油水充足的家庭养出来的。

    他家里有榨油坊,不缺油水。

    “我看到你了!开玩笑呢!你们都来了?有什么事?”张川柏下马,边走边说。

    “我阿耶跟你家商议祭祖的事。今时不同往日,你是江都侯,祭祖也要按礼……”

    柱子仰着头,声音不禁拔高。

    一笔写不出两个张字!

    他跟江都侯是一家人!

    “是这样。”

    “嗯嗯……你怎么带回那么多东西?越王真大方!早知道,我请你带我混进去射几箭!”

    南门里第一合作社的少年,都是张川柏的小弟,也学射箭。

    将来即使征兵上战场,不会丢老大的脸。

    张川柏来了兴致:“祭祖之后,我在张家湾办个小的射礼。你们射箭,射得好的有奖。”

    “老大最好!”柱子欢呼。

    “汪汪!”大黄和赤兔跟着欢呼。

    它们是老大的跟班,不求其他奖励,只要新鲜热腾腾的……那什么就行~~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里墙外都在笑。

    有张川柏在的地方,总是带着笑声。

    这种笑声,在紧张的时候,能给人带来安全感。

    ……

    有人说,越是繁华的朝代,过节越有仪式感。

    唐人对过节的热情,更是玩出种种花样。

    有节日要过,没有节日创造节日也要过。

    寒食和清明接连而至,准备应节食物也是一种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