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大唐,开局拜师孙思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5章 终获同意,征倭国
    自古以来,人祸更甚于天灾。

    此时平壤很好体验了这句话的真谛。

    城内出现了烧杀抢掠。

    不是大唐抢他们,而是高丽自己的兵抢自家百姓。

    不仅如此,除烧杀抢掠之外,高丽女人们遭了殃,被丧心病狂般针对。

    不少人因此死去。

    城内各处响起的哀嚎声,此起彼伏。

    平壤化身人间地狱。

    整个平壤城,唯一安静的地方,靠近皇宫和它旁边的贵族区。

    朴家作为高氏的铁杆盟友,此时也乱作一团。

    一场关乎家族生死,还有高丽存亡的会议,在书房召开。

    朴家主看着自己四个儿子,沉重说:“唐军已经入城,接下来要怎么办,都说说。”

    四人对视一眼,摇头闭口不言。

    朴家主眼中闪过失望,到这时候了,四个儿子还是这般没主见,实在让他感到可悲。

    “哑巴了,都说话呀。”

    朴家主看向大儿子,说:“平日里,你嘴不是最能说的吗,怎么到这时候,却成了闭口禅?”

    被点名的大儿子朴正载,只好说道:“父亲,儿子以为,只能投降,除此之外,再无其它。”

    “是啊,只能投降,要是反抗被当俘虏抓了,我们哪会有命在。”其它两个儿子纷纷开口附和。

    小儿子沉默一瞬,抬头正眼望着父亲,提议道:“父亲,儿子以为,单我们朴家投降,并无筹码换取我等平安。不如父亲进宫,说服王上随我们一起投降,这样一来,或许我们朴家还有希望。”

    “不行。”朴正载脸色一变,立马反对。“老四你安的什么心,难道你要让我们朴家,成为高丽的罪人吗?若真做了,后人当如何看待我们!”

    说完,朴正载紧张看向父亲。

    他怕,父亲因为性命攸关,会同意老四的提议。

    如果让他选,宁可与王上一起,与唐军死战,也不愿拉着王上一起,担负投降骂名。

    可是,一切他不能做主,全看父亲,父亲才是朴家的家主。

    听完几个儿子的话,朴家主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思索之色。

    要说在他心中,没有决定是不可能的。

    只是这个决定,不能他提出,必须借别人的口,提出来。

    两个选择相较,朴家主要选的,已经确定。

    “来人啊,本家主要进宫,面见王上。”

    待在书房外的管家,应诺一声,去准备车驾。

    大儿子朴正载听后,顿时惨然。

    父亲虽然没说,但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在两个选择中,父亲采纳了老四的建议。

    朴正载张开嘴,想要反对,可话要出口前,停住了。

    朴家是他的家,住在这里,是他的家人,他不可能,也不会,任由自己家覆灭。

    无疑老四说的,对朴家是最好的。

    这样一来,因为是投降,号称“礼仪之邦”的唐国,想必不会直接杀灭朴家。

    朴家将会迎来生途,大家能活命。

    朴正载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反对,只好低下头,独自神伤。

    朴家主这时看出大儿子心思,走过来,扶住大儿子肩膀,叹气道:“正载呀,不要怪我,为父也是没办法。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我们朴家,被唐国人杀灭。我们按老四说的去做,最起码你妹妹,你母亲,还能活着,且活得好好的。”

    朴正载沉默,不发一言。

    朴家主走了,坐马车进宫去了。

    四人呆呆地坐在书房,谁也没动。

    不知过了多久,朴正载起身,也不招呼弟弟们,自顾自出了书房,回自己后院卧室。

    关紧卧室门,朴正载坐在桌前,半晌之后,把桌上的一把剑拿在手里。

    “生于厮,长于厮,岂能不忠于厮。呵呵……”朴正载脸露惨笑。

    将宝剑横在颈前,一拉,鲜血喷溅而出。

    朴正载倒在血泊中。

    在投降于全义,他选择了全义,自刎殉国。

    像朴家这类情况,同样在平壤各贵族家里发生。

    无一例外,他们选择了进宫,好死不如一赖活。

    朴正载成了唯一殉国的贵族子弟。

    高丽王宫,几位家主不约而同,同时到达王宫正殿,勤政殿,面见王上。

    与此同时,完成自身承诺的李勉,并没有跟上,但让薛礼跟了上去,寻机揽些军功。

    安排好一切,李勉待在李二身边,静等前线消息。

    “李勉,你说高藏,他会投降吗?”

    李勉一愣,沉思道:“臣猜会。”

    李二饶有兴趣的问:“为什么?”

    李勉笑着说:“臣的理由很简单,高丽国内并非铁板一块,朝政被国内贵族掌握。”

    “蝼蚁尚且惜命,何况人乎。”

    李二点得连连点头。

    “那就拭目以待吧。”

    一语中的,没等多久,便有人来报,说高藏带着高丽贵族乞降。

    “哈哈哈,好,小子,你猜对了。”李二大笑道。

    接下来,受降和镇压乱象,按部就班完成。

    面对投降的高藏,李二没杀他,反而封他为归义王,迁往长安安置。

    也相当于变相把高藏囚禁。

    渊盖苏文和一众手下被俘,被李二下令处死。

    渊盖苏文一系人等,都被处以极刑。

    唯一跑掉的,只有渊盖建,以及妇孺。

    李二下令发布通缉令,全力搜捕。

    针对高丽及百济打下地域的安置,李二下令,设立朝鲜治所,由张俭总理高丽。

    至此,征高丽一战,正式结束。

    李勉见状,再次找李二请战。

    这一次,李二没再拒绝,而是选择了同意。

    着李勉为倭国行军总管,张亮为副,率水军共两万人征倭国。

    喜出望外的李勉,当晚与张亮聊了一夜,第二日会同张亮,前往卑沙城,与水军会合。

    站在船上,望着茫茫东海,李勉神情振奋。

    一旁张亮不理解,见李勉如此振奋,一时之间不知该说什么好。

    “张伯,如果我说,倭国会在千年后,杀我中原千万同胞,你信吗?”

    张亮愣了愣,摇了摇头。

    在张亮看来,千年太久,他只争朝夕。

    至于千年后,他早化做尘土,怎么样与他无关。

    “信与不信,与本都督而言,又有何干!”

    李勉看了眼张亮,又道:“那如果我说,在倭国有银矿,且年产达到万吨,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