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近乡彷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张杏林回娘家
    转眼到了大年初二,天才蒙蒙亮,陈刘妹就急着起床,她心情很不错,早早就去厨房生火准备再卤点鸡、豆腐、藕片。

    初二年客很多,尤其是自己远嫁的大女儿张杏林一家要来娘家拜年。

    要知道这个大女儿一年才回来一次,张杏林出嫁后生了三个女儿了。

    前段时间听说又流了一个孩子,流产完还跟着王文广在县城卖咸菜。

    寒冬腊月站在风里吹,陈刘妹心疼的不得了。

    本来她是看不上这个王文广的。

    只是当年文革之后,张仁旺家道中落,陈刘妹带着杏林、美林,继国三兄妹沿着王家村讨米行乞,来到了王文广家,王文广的妈是个热心肠就给了陈刘妹一升米。

    就是这升米救了陈刘妹母子的命。

    后来张杏林长大,遗传了张仁旺的白净文雅,方圆几里说亲的不断,没想到王家村的王文广母亲也跑来说亲,俩个母亲寒暄一番才知道是旧恩人,互诉往事后友谊又升华了。

    张仁旺二话没说就同意把张杏林说亲给了王文广。

    陈刘妹也欢喜王家人,因为这旧恩人性格很温和,说话慢条斯理是个善良人,嫁过去了肯定能享受点婆婆的福。

    可是好景不长,不像张美玲头胎就是儿子,所以赵军再怎么犯浑也对丈母娘老实客气。

    但是王文广就不一样了,因为张杏林胎胎生女,连一贯好说话的婆婆都指桑骂槐:“满肚子女儿。”

    张杏林短短几年婚姻,也折磨的憔悴了很多,她也是个心气高的女人,她索性怂恿丈夫,把三个女儿留在农村乡下,自己和丈夫去县城卖咸菜。

    这咸菜手艺也是从小看着陈刘妹学的,母女俩腌的咸菜爽口开胃,尤其是张杏林青出于蓝胜于蓝,她一下子卖咸菜还卖出名气了。小摊位老熟客也越来越多了。

    陈刘妹心想大女儿这俩年过的还算很顺利,除了前些日子流产的事。

    小女儿虽然有时候挨赵军打两下,但是赵军犯浑完也知道哄着媳妇。

    再看儿子一家也有儿有女了,张洁回家也适应了。没有之前那么脏爱拉床上了,陈刘妹心情倒是好了很多。她觉得一年肯定好过一年啊!

    心情一好他看丈夫张仁旺也变得温和了,还时不时追问张仁旺:“你把子圆给你买的新夹袄穿上啊!不然杏林来了还说我亏待她爹了。”

    “那是,我杏林真贴心最心疼她爹。”张仁旺一脸自豪。

    艳阳高照的时候,张杏林一家来了。张杏林怀里抱着小女儿王瑶,她今天容光焕发,而且还烫了一个城里实兴的卷发。

    王文广牵着大女儿王甜、二女儿王云,一家人乐呵呵走进堂屋。万子圆看了眼张杏林,喊了句:姐来了、哥来了。”

    “快喊舅舅舅妈,”张杏林也拉着女儿喊万子圆。王文广一手掏出一包香烟开始给老丈人小舅子发烟。

    张继国接过烟闻了一下,打趣说:“哥这香烟什么牌子的?和我们学校校长抽的一样。”

    “没什么牌子,你尝一下,觉得好抽,我下次来给你带一包。”看着小舅子一脸土包子样,王文广很神气!

    万子圆端了俩杯大叶茶出来张罗大姑姐喝,她也注意到了张杏林的新发型。

    她刻意的照了照大厅的牌匾,看到了自己像枯草的头发和满脸疲惫的脸。

    顿时觉得烦躁,心想现在就自己过的最差了,杏林美玲俩姐妹都比自己过得好。

    但是她转眼看到张磊在一旁趴在板凳上玩,立刻抱起张磊,得意的说:“磊磊,快看大姑,大姑父来了,还来了好多姐姐呀,这是甜甜姐姐,这是云云姐姐,这是瑶瑶姐姐!”

    王文广瞄了一眼张磊,刚才的神气减了一半。

    他又何尝不想哪天也抱一个男孩来张杏林娘家炫耀呢?妻子的姐妹兄弟都有了儿子,就自己没有。

    他敷衍的摸了摸张磊的脑袋,开始往厨屋走,打算给丈母娘和老丈人看看自己混得好,日子过起色了。

    走进厨屋,王文广就瞧到陈刘妹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黝黑圆圆的脸很像张继国,他就知道这个女儿就是那个小黑户张洁了。

    他突然一下子更自信了。他喊道:“妈,新年好!这小丫头就是洁洁吧?这小样子就像继国兄弟。”

    陈刘妹闻声立马站起来,她上下打量大女婿,确实比去年来拜年的时候看着胖一些了。

    女婿从头到脚的衣服鞋子都是崭新的,她就开始满意的笑,开始使唤张洁叫人:“洁洁,这是城里做生意的大姑父,叫大姑父。”

    张洁看到陌生的脸又开始尖声哭,哭声也把张杏林吸引过来,她也进了厨房:“妈,你这还多个小帮手呀!蛮好。”

    陈刘妹听到大女儿的声音就知道她日子确实好过了,再看一眼更确定了张杏林长胖了变漂亮了,她心情更好了。

    就在此刻她把大女儿这句话听进心里去了。她看了眼张洁,越来越觉得这个孙女就是她的伴,就是她做家务干活的伴。和她一样爹不疼妈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