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趣谈百家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3章 裴姓
    裴姓的源流也是有好几处,但汉族裴姓大多出于山西的闻喜县和临猗县。

    相传伯益有个后代叫子非,可不是自废啊,他的食邑在苹邑,大概在今天的山西闻喜县。再后来子孙迁徙,有个叫飞廉的后人食邑到了今天的山西临猗县,便把古文里的上非下邑去掉邑,加上衣字,发明了裴字。这支是出自嬴姓。

    春秋时候,晋国国君把颛顼帝的一个后裔叫子针的调任裴城首领,也是现在的闻喜县裴城,他的子孙里有以裴为姓的。

    此外在朝鲜也有裴姓,比较古老。大估计也是大陆移民过去负责开发他们的,属于帮扶干部吧。

    裴姓目前人口约八十多万,没能进入前一百名。

    不过裴姓人才非常多,故事也相当精彩。接下来咱们就选出来几位代表,跟大家聊几句。

    首先一个特点,就是裴姓人才大多出自山西,且以闻喜最多。

    其次裴姓名人多集中在隋唐,特别是唐朝。

    提起来女人皮肤好,我们一般可能都会想到肤如羊脂,温润如玉。

    如果告诉您,最早得名玉人的是一位大男人,估计下巴长的不太结实的,能给惊掉喽。

    这位玉人,就是曹魏和西晋时期的裴楷。

    古代四大美男,因为名额有限,所以没有裴楷的份。但这并不代表裴楷的相貌,就比那几个差。

    前文也说过,很多现在用来形容美女的词,都出自男人。比如前面说过的傅粉何郎,以及这位裴楷,都属于极品美男。

    裴楷刚开始跟着司马昭混,就是那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主人翁。后来得到晋武帝司马炎的赏识,在朝廷占有一席之地。

    因为奸臣脑门上没刻字,咱们现在知道谁忠谁奸,也可以就以前发生过的事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当你身处其中,能看出一个人忠奸,或者知道事情的对错,那都是神人才有的水平。

    裴楷不是神人,所以不知道贾充以及杨骏是什么货色。

    期间先跟贾充合作制定晋律,估计也是裴楷干的活多,贾充不过只是挂名总编,工作还得交给副总编们去干。

    裴楷的儿子娶了杨骏的闺女,俩人算是成了儿女亲家。

    按照现在的习俗,男方家长似乎有点低三下四了。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女性地位提高,造成中国大量的光棍汉,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对于当时位高权重的杨骏,裴楷还是很有气节。他觉得这家伙人品不行,比如说吃饭结账时候往后溜,洗澡最后穿衣服等等。所以裴楷对杨骏是敬而远之,基本没什么来往。

    不久杨骏被诛,作为亲家的裴楷也受到牵连而下狱。得亏傅只尽力营救,才被免去官职,得以保命。

    八王之乱很是热闹,司马亮知道裴楷的才干,要裴楷来朝廷上班。任务就是顶替司马玮的职位,这种人事安排,裴楷自然不敢去上班。

    紧接着司马玮矫诏杀了司马亮,想起来自己的位置差点被裴楷占据,就派出人马,四处搜寻裴楷。

    裴楷自然明白司马玮不会放过自己,一夜间搬了八次家,总算逃过一劫。

    不过也是运气好,要不然搬家途中遇到,估计也难逃一死。

    唐代中后期,潘镇割据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地方官权力太大,朝廷节制不了,让唐宪宗很是头疼。

    那时候还没有止痛药,得想办法解决潘镇割据的局面,要不然朝廷发布一条命令,还不如放个屁,这皇帝当的就没意思了。

    正是这时候,裴度登场。

    裴度看到了潘镇割据的弊端,跟唐宪宗想法贴切,就在老板的支持下开始运作。

    成为宰相之前,还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就是刺杀事件。

    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都派刺客刺杀宰相武元衡和裴度。

    公元815年六月初三,武元衡刚出府门,就被刺客盯上。家丁们抵挡不住,也就溜之乎也。结果武元衡首级被割,尸身留在大街上。

    裴度也是刚出来胡同,刺客跳出来连刺三剑。

    第一剑将靴子挑断,得亏没砍掉一截,否则成了后来的凉鞋了。

    第二剑从背后刺来,不过也只是划到了内衣,并没有受伤。

    刺客有点气急败坏,第三剑直接往头上招呼。

    也多亏过去那帽子比较厚,离头皮还有点距离。所以这一剑,只是受了点轻伤。

    眼看着裴度跌下马,随从王义拼死相护,被砍掉了一只手。而裴度,则翻滚到了路边的沟里。

    刺客觉得头上这一剑应该能要命,有心下去补刀,发现已经有人呼喊着往这边来,也就不敢停留,撒丫子跑了。

    过后不久,裴度正式成为宰相。

    在刚任职时候,还发生了一件趣事。

    有个被派到湖州任职的官吏叫湖紏(tou),因为行李包袱连带委任状一并被小偷加强盗弄走了,身无分文的湖紏只能在旅店打零工用于抵消住店钱。

    恰巧这家旅社离裴度府上挺近,一天裴度没事闲溜达,恰巧遇见了倒霉的湖紏。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