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娘娘,你这秘密啊我吃一辈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7章 还请陛下允臣前往就藩
    宣京,皇宫。

    最近因为降雪的缘故,朝堂之上也是宣布辍朝三日,算作“冬休”。

    不过命令虽然是元凤帝下的,但享受假期的却是那帮朝臣。

    因为即便是“冬休”,元凤帝也依然还要处理那成山的奏折。

    不为别的,就因为她是皇帝!

    她要当明君......

    而养心殿内。

    此刻已经褪去龙袍,只穿着一身宽适素裳的元凤帝随意的坐在御案之后。

    不知是不是因为青丝散落的缘故,虽是男妆在身的她,却还是能无意间透露出些许女儿家的风情。

    看着面前那些个奏折,饶是以她的定力,都忍不住轻叹一声。

    素手扶额,绝美的容颜上写满了疲惫。

    但即便如此,她还是重新蘸了蘸那朱红的墨水。

    正当元凤帝打算再次落笔时。

    却听殿外的守门小太监的声音突然响起,说道:

    “启奏陛下,越王千岁求见。”

    越王?

    元凤帝一怔,不由得蹙起眉来。

    算起来,好像自从兵部尚书被换之后,自己已经有好久没见过自己这位小叔了?

    之前上朝的时候就刻意称病。

    再到后来哪怕是“病”好了,也总会用各种理由搪塞不上朝。

    就像是在刻意躲着自己一样。

    怎么如今反倒还来主动见自己了?

    元凤帝思量片刻后,也是开口道:

    “让越王进来吧。”

    “诺。”

    “吱呀——”

    话音刚落,一道推门声便重新响起,而后很快闭合。

    只见身裹墨色狐裘的越王大踏步的走了进来。

    不过却并未立刻朝见元凤帝,而是先在视线外抖了抖身上的霜雪。

    在确保仪表无误后,这才继续朝前走去。

    边走还边笑呵呵的开口道:

    “到底是陛下的养心殿,哪怕外面霜雪漫天,您这里也是温暖如春啊。”

    元凤帝闻声抬起头来。

    看着已经走来的越王,同样一笑道:

    “小叔来了。”

    越王微微一笑,跪地行礼道:

    “臣,长孙定和,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元凤帝缓缓放下手中朱笔,重新拿起放在手边的束冠,一边整理脑后散落的青丝,一边笑着说道:

    “都是自家人,小叔何必客气?快坐。”

    越王起身,看着御案后元凤帝的动作,却并未着急落座,而是喃喃道:

    “真的很像啊......”

    “嗯?什么?”

    没听清越王在说什么,已经束好冠的元凤帝有些疑惑的看向他。

    越王也像是才回过神来,笑着摇了摇头道:

    “没什么,我是说陛下如今的风采,已经越来越有先帝的风范了。”

    “父皇嘛......”

    元凤帝眼中闪而过一抹黯淡。

    而越王也察觉到这个话题气氛有些不对,没再继续说下去,而是话音一转,环顾四周笑道:

    “陛下身边怎么也不留个人伺候着?

    “这些小太监小宫女既然能在御前当差,想必也不全是些笨手笨脚之人吧?”

    元凤帝摇了摇头,淡笑道:

    “没什么,只是朕向来喜静罢了。

    “而且阿年不在,其他人终究还是差些意思......”

    越王自然知道陛下口中的“阿年”是谁,当下不在意的笑了笑:

    “这倒也是。

    “身边的人,终归还得陛下您用着顺手才行......”

    元凤帝莞尔。

    也没在这个话题继续下去,而是看向越王直接问道:

    “小叔今日来见朕,可是有什么事吗?”

    越王“嗯”了一声,看着元凤帝迟疑片刻,笑道:

    “今日来找陛下,是想跟陛下请辞来着。”

    “请辞?”

    元凤帝一怔,一时间还有些没明白他这话的意思。

    只听越王呵呵一笑,开口道:

    “是啊,请辞,回封地。

    “当年太祖分封诸王,按咱们长孙家的祖制,每位藩王行冠礼之后都要去往封地就藩。

    “但因为太祖诸嗣中,臣的年龄最小,所以此事也是一拖再拖。

    “等到后来年龄到了,太祖却先驾崩了。

    “而太宗即位,诸王按制都要入京朝拜,所以臣也就顺理成章的又多留了一段时日。

    “等到此间事了,臣本以为终于可以安心回封地了,却没想到太宗又因为与臣关系深厚,又留了臣在京一段时间。”

    说到此处,越王也是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而元凤帝则安静的聆听着,并未插话。

    一边是在回忆着当初自初父星跟这位小叔之间的关系。

    一边也是仔细的细想着这时候越王“请辞”背地里到底是有什么深意?

    但越王却像是没注意到元凤帝的神色变化,继续说道:

    “再后来,谁又能想到,天妒英才,就连太宗也......

    “临终之际,为了年幼的陛下,太宗委以臣重任,臣屡次推脱,认为不能够受任。

    “但太宗却格外坚持,臣这才颤颤巍巍的接过辅臣之职位。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