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族百年,从港岛开始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3章 包宇提前面对危机
    现在已经是1980年,包宇知道,也就是在1983年,香江因为未来的问题和不确定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爆发港元危机,香江股市危机,香江楼市危机。

    甚至,大量香江市民移民到海外,也有大量的英资和华资把总部从香江迁到海外。

    虽然包宇不希望这些事在发生,但是,很多事,他也无法控制的。

    所以,并不是说一家公司表面上越大越好,实际上,这一家公司要负债率低,盈利能力强,那么才是一家好公司。

    如今,包宇希望怡和集团,香江置地能够在这一年之内快速转型,大刀阔斧改革那些不赚钱的业务,通过自身赚钱的业务来巩固。

    那么即使再遇到1983年那种危机,也能够轻易渡过。

    如今,韦理这个公司医生,已经发现这两大集团的内部严重问题,而马世民本身就是一个很厉害的职业经理人。

    历史上,马世民在李加成收购和记黄埔后,出任和记黄埔的总经理,正是在他的管理下,和记黄埔营收和盈利越来越高,市值也越来越高。

    从某方面来说,可能在李加成心里看来,马世民的能力要比麦理思还高不少。

    只是,马世民和麦理思不一样的是,马世民是被迫给李加成做事的,所以做了几年,也就离开李家。

    但是,麦理思是自愿给李加成做事的,这一点上还是很不一样。

    如今,以马世民的眼光确实注意到在鲍富达上台出任香江置地集团总经理后,香江置地营收规模在扩大,盈利也在扩大,但是,偏偏债务也是越来越高,但是,被隐藏起来而已。

    从现在来看,怡和集团,香江置地都必须尽快解决。

    不需要的业务尽快放弃。

    不值钱或者只是增营收而没有利润的公司要么出售,要么关闭。

    继续巩固自身赚钱的业务和附属公司。

    而这也意味着,可能会有一大部分的高管,职员会是被开除,或者失业的。

    实际上,这是不可避免的。

    否则,不可能因为他们这些人的工作连累到庞大的怡和集团和香江置地集团。

    而且,韦理也发现现在的怡和集团和1975年之前的和记国际非常相似,上面的高管很多都是懒洋洋混日子的。

    很多有能力的人反而被压制。

    这一点上,马世民本身就是出自怡和集团公司的一位普通高管。

    他是有能力的,但是,他在怡和集团,并没有一个高管提拔他。

    以至于现在韦理说起这件事,包宇也是感慨说道:“你们说怡和集团没有人才,那也不可能,那么庞大的怡和集团,香江置地人才还是不少的,但是,内部早已显得非常僵死的状态,特别是约瑟克家族提拔的那些高管,很多都是想着为约瑟克家族做事,却是没有考虑过怡和集团,香江置地整体股东的利益。像马世民没有加盟环球投资公司,没有出任环球航空公司总经理前,对方是在怡和集团一个部门出任普通高管的,但是,谁知道他的能力,谁又提拔他?”

    凡是,当时有人提拔他。

    或许,马世民管理下的怡和集团和现在都很不一样。

    马世民有些尴尬说道:“老板,其实我当时也懒。当然和怡和集团的用人制度也有问题,所以这些必须改,能者上庸者下,没有能力的,混日子的必须赶下来。”

    包宇点点头。

    作为一百多年来,香江的洋行之首,洋行之王的怡和集团,本身潜力就很大,资源要比和记国际还要庞大。

    如果这次大刀阔斧改革得当,包宇相信,新的怡和集团,香江置地都会是焕然一新。

    此次,关系怡和集团,香江置地的内部改革,从上午开始开会,中间吃午餐休息,下午的时候继续开。

    等到会议结束前,包宇已经代表他和包家全权授权给韦理,马世民,对这两大集团的一系列改革。

    无论是什么附属公司,什么高管,又或者是动了哪些高管和职员的利益,一律由这两大人来处理。

    包宇开完会。

    从会议室出来,他觉得还是很累。

    以他的能力,他知道自己还真的管不了这样的大集团。

    当包宇从康乐大厦下来。

    在那等了一会,陈志豪开车过来接他。

    “回深水湾。”

    。。。

    深水湾半山别墅。

    包家。

    包宇从车上下来,已经看到爹地在等他。

    今天在康乐大厦召开的内部改革会议,包裕刚并没有去参加。

    “Bob,我们先去打高尔夫球。”

    父子俩换了高尔夫球服。

    坐车来到附近的深水湾高尔夫球场。

    从车上下来。

    父子俩先去打球。

    当打入第一个高尔夫球洞后,包裕刚发现儿子的球艺增长还是很快的。

    现在那些球童已经跑去那球飞到哪里,离第二个高尔夫球洞多远,并且替包家父子插三角旗的时候。

    包宇和爹地站在那里聊天。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