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大牢,朱高爔靠在墙边,静静听着吏部处置自己的结果。
    “遵皇帝旨意,依大明律,犯人朱高爔,目无法度,私自处决朝廷命官,特令三日后处斩!”
    吏部尚书宣布完,隔着牢门观望,说到底这位四殿下并不坏,杀的也是贪官,是该杀之人。
    他驻足是心中惋惜,杀四殿下的不是大明律,是党争,是朝堂诸公想扳倒锦衣卫的决心。
    “四殿下,下官给你送行了!”
    周平缓缓弯下腰,在他看来,朱高爔是位好殿下,至少他会为了百姓,一怒刀斩朝廷命官。
    “多谢周尚书了!”
    朱高爔抬起头,脸上挂着笑容,他摆了摆手回应。
    等周平离开后,他看了看窗外,脑海中许多记忆浮现。
    “十几年的大明生活,终于结束了啊…”
    往昔的所有,最终化作一声感慨。
    对于这个结果他很满意,可以回蓝星了。
    ……
    没过多久,汉王,赵王,都知道了吏部下达的公文。
    他们急忙放下手中的事,闯进奉天殿内。
    “爹,你不能砍老四!”
    “是啊,爹,老四可是您的亲儿子啊!”
    看见两位儿子来求情,原本准备黑脸的朱棣,眼神柔和了起来。
    虽然老二,老三,平时混账了点,但至少知道爱护弟弟。
    “放肆!大明律法在这,他犯了错,就该杀!”
    朱棣怒气冲天,呵斥完后,直接将二人赶了出去。
    奉天殿大门外,朱高煦皱着眉头,“平日老大总爱装出一副好哥哥的样子,如今老四出事,他连面都不露!”
    “二哥,咱们去求母后吧,让她救救老四!”
    兄弟二人朝着坤宁宫赶去,准备求徐皇后出面。
    东宫内,太子朱高炽正在撸猫,这是他的一大爱好。
    “你还有心情玩猫呢,老四都快被砍头了,你不去求情?”太子妃张氏走了过来。
    刚刚儿子瞻基缠了她半天,让无论如何去求皇帝,不要杀他的好四叔。
    被闹烦了,她只能过来找太子。
    “放心吧,老四死不了,这是爹在跟文武百官唱戏呢,看着就行。”
    朱高炽神情淡然,皇帝筹谋的事情,作为太子他当然知道。
    大肆诛杀建文旧臣,并且不留人口实,这就是皇帝要的结果。
    时间一晃,已经过了两日,距离朱高爔被问斩只剩一天。
    这天深夜,奉天殿的大门被推开,一名官员在锦衣卫的押送下,走了进来。
    “罪臣万景行,叩见皇帝陛下!”
    万景行正是湖广布政使,赈灾银贪污案的主谋。
    朱棣盯着他,眼神微眯,一开口,语气生硬。
    “你做的不错,天子一言九鼎,朕答应饶恕你的九族,定不会食言。”
    “这份名单你看看,上面的每一个名字都记清楚。”
    话音落下,侍奉太监拿出一份名单递了过去,万景行打开,里面全是建文旧臣的名字,还有一些嚷嚷着要处死朱高爔的大臣。
    足足二十多位朝堂大员,万景行也看得心头一颤。
    半个月前,在朱高爔遇见张彪前,锦衣卫便查清了一切。
    之所以没抓万景行,便是皇帝要他配合演的一出戏,为的就是彻底肃清建文旧臣,并且不会留下个嗜杀的恶名。
    这位皇帝陛下,杀起大臣来丝毫不手软,比起太祖爷来,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明日认罪时该怎么说,你心里有数了吧?”
    朱棣开口,轻声细语间,便判了名单上所有大臣死刑!
    “罪臣万景行遵旨!”
    与此同时,大批锦衣卫从诏狱中涌出。
    黑夜中,应天府的街道上,火把摇曳,马匹嘶鸣,锦衣卫推开了一位又一位大臣的府门,所过之处,无不哀嚎遍野。
    ……
    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大牢窗户洒落,朱高爔睁开双眼,简单的整理后,他便翘首以盼,等着吏部来人带他赶赴刑场,砍头回家。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要上路了,居然都没有碗断头酒。
    等了好久,都不见有人过来,他皱着眉头呢喃,“不会又有变故,死不成了吧?”
    “传陛下旨意,四皇子朱高爔,抓捕叛逆有功,免去罪责,即刻释放!”
    完了,听清楚圣旨内容,朱高爔顿时心里凉了半截,他抬手便拍了下嘴。
    “呸!这乌鸦嘴,说什么来什么!”
    太子朱高炽举着圣旨出现,他令人打开牢门,笑道:“四弟,我来接你回家。”
    “大哥,这是怎么回事?”
    “回家再说。”
    走进牢房,朱高炽一把牵住弟弟的手,二人结伴离去。
    出了吏部,二人径直来到了太子东宫,刚坐下,太子妃张氏端着茶水走来。
    “老四,喝杯茶压压惊。”
    “谢谢嫂子。”朱高爔接过茶,猛灌一口后,便盯着大哥,催促着他说说,老爷子为何突然改了主意。
    “事情得从半个月前说起。”朱高炽开始讲述。
    “半个月前,锦衣卫调查到了湖广布政使贪污赈灾款,仅仅三天便查清楚牵连此事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