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明末继续建设美丽中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3章 义利之辩
    孙奇逢山长没有意愿和孙淳加深交流,转身拂袖而去。

    孙淳尴尬的对李银河道;“李银河经理,我们虽然是读书人,但同时经营着买卖,我们有理想但是也要顾及生财之道。

    毕竟书院运行需要钱财支撑,学社兼并和学子们交流活动也需要钱财花销。

    这世间的规矩并非黑白两字那样泾渭分明,我们难免行走在灰色地带。

    我希望李银河经理能够理解,帝国学子们积极加入我们倡导的学社,那是他们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黄宗羲皱眉道;“孙淳学长,我们联合兼并天下学社的目的是兴复古学经世致用,是为了改变黑暗的官僚体制为天下苍生谋福利。

    以利益撮合学子们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我们的学社走不了多远啊!”

    李银河对默然不语的孙淳道;“农院同天下学社一样,是为了帝国健康发展是为了改良民生探索一条实用的道路,这是道。

    农院改良学习制度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是一种尝试,易水湖商行行商天下改良以往的经商方法也是一种尝试,是达到道的术。

    你们以利益撮合天下学子也是一种术,莫要忘记为民谋福利的初心就好。

    农院和你们都是为了华夏帝国的富强而努力,大家采取的方法不一样而已。

    农院山长认为做学问首要做人,孙奇逢院长对于读书人的德育培养无比重视,所以对你们以五花八门的利益吸引学子们加入学社的方式非常反感。

    我是农院理事之一也是易水湖商行的经理,只要是为百姓谋福利的初心不变,当然要注意提高民生水平的买卖利益。”

    黄宗羲对李银河的话频频点头认同,孙淳精神一振道;“李大人,江南已经合并十几家学社统一名称为复社,复兴古学嘛!

    复社决定在明年集会召集天下学子点评朝廷大政方针。

    衣冠盈路要的就是天下学子们响应,我们造成天下沸腾的学议控制清流,进而影响朝廷政策。

    复社希望北直隶以农院为主呼应复社的倡议。孙淳还会去山西河南等地串联,争取各地学社的行动与复社保持一致。”

    李银河淡淡道;“银河需要做农院董事会的工作,易水湖商行需要储备粮食物资,毕竟要保证下辖百姓的温饱,我很忙。”

    孙淳挥挥手道;“银河啊,学兄要提醒你,我们做买卖最终贩卖的权力,你总是关注一盘散沙的农户,会大大浪费你的精力。

    做买卖要高屋建瓴要有控制帝国权力中枢的格局啊!”

    李银河道;“孙淳学友,农院的管理层不是大儒就是阁部高官退休任职,对你们控制年轻学子的计划兴趣不大。

    我认为加强学子交流,可以让南方学社的学子们来农院进修,用学识和格局打动农院的管理层。”

    孙淳点点头;“学子们流动起来才能制造更大的声势。

    我同意学子将农院作为游学基地。”

    孙淳转头对黄宗羲道;“太冲学友,麻烦你现在在易州为复社建立一个游学联络点。”

    孙淳对李银河道;“游学联络据点是临时决定建立的,一个项目要有资金支持,孙淳有一些产业,我希望易水湖商行能够和我的产业对接,用商品的利润支持这个项目。”

    李银河点点头道;“你有什么商品?易水湖商行能够提供皮货人参。”

    李银河递给孙淳一本商品目录道;“商行拥有天启陛下的两艘船模,意味着辽东商道的通行特权。

    商行已经在云从岛设立文化部门,专门收集制作高附加值的商品,我们有内府的授权,可以使用皇室商誉。

    当然,商行每年向内府缴纳使用费。”

    孙淳不可思议地看着李银河道;“你怎么做到的!”

    李银河摆摆手道;“商业秘密,无可奉告!

    广东地方官僚系统独占濠境商贸,商行测算广东和濠境的交易额突破千万银子,福建依托月港这一唯一的合法对外贸易窗口,组织了官绅海盗贸易链条,独霸了大部分海贸。

    这是一群狗儿马蛋的混账,其中有朝廷高官有地方耕读传家的缙绅,这群道德低下的混账每年经手数千万两白银,帝国朝廷没有丝毫商税收入,这种情况非常不科学。

    易水湖商行在海上的贸易据点已经延伸至琉球,正在台湾海域试验性建设商栈。

    商行准备在松江府海边建设一个商品据点,我希望你们能够参与。”

    孙淳擦擦额头道;“学生会尽快结束山西河南的学社联络,我会亲自同易水湖的松江府商栈沟通商贸事宜。”

    李银河看眼黄宗羲道;“复社在农院的游学基地要遵守农院的规章。

    黄宗羲的学习和实践要跟随农院的教学进度,这非常辛苦。”

    黄宗羲道;“我不怕学习辛苦。”

    李银河点点头道;“你现在跟随计六奇,他会安排你的学习和生活。”

    李银河对孙淳道;“易水湖商行的着眼点在乡社百姓和商行护卫,所以我需要粮食和布匹以及生活百货。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