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汉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章 小廷议
    王莽猛然被皇帝一问,匆忙回道:“这郡国有灾祸则免交当年租税。

    若有流民,必往这京师富庶之地而来。

    三公、九卿、京师各署吏官,及长安豪商,均应献田舍住宅以安置。

    长安城附近多立新民里,赐流民田地住宅以度荒日。”

    “流民失所迁徙京师,一路扶老携幼缺衣少食,老幼妇孺如何能撑过这一路的跋涉?

    流民少长强弱不均,难免有恃强凌弱者。

    那些妇孺,只怕仅有的果腹之物,也难保全。

    到时候饿殍遍地,恐怕不是大司马一句“依例安置”,能承的起的。

    再说流民中良莠不齐,弱肉强食。

    能活着到达京郊的,估计多是那凶恶豪民。

    到时候闹将起来,京畿安全恐又添隐患。

    遭灾之地失民过多,耕地返荒。即便免了一年的租税,以后的税赋从何而来?”

    刘箕一阵连珠炮,轰向王莽。

    “这,这...”王莽张口结舌。

    片刻后,王莽蓦地反应过来。

    刚刚自己怎么被这小皇帝牵着鼻子走,凭什么在这被他诘问。

    风轻云淡的表情,重又回到大司马面上。

    “那陛下认为,青州之事当如何应对?”莽马淡淡地反问。

    刘箕略加思索道:

    “如今大司农,应尽早安排令丞到青州各郡国督导地方农监,掘井开河、浇灌田地尽量减轻旱灾之害。

    各郡县多蓄养雉、鸭,备细网,以抗蝗虫之祸。

    如此可减灾祸之害,然青州灾已不可避。

    北军八部应抽调精干军卒,大司农及少府各备粟米储粮。

    一旦青州灾起,北军开进青州携郡国官卒助当地国主令丞行临时之“军管”。

    各地民众不可擅离本土,可自给之大户着兵士助守门户防歹人纵略。

    余粮难度今岁之家,由各乡里正、亭长登记上报。

    青壮行以工代赈之策,抽调编伍铺路修堤,朝廷供给一日两餐。

    老幼妇孺按数每亭设粥场,每人不分老幼,一日早晚各领粥一碗,以保命度日。

    内外朝所筹集钱粮由大司农部属、大司徒部属,及内宫各出一批官员统管。

    灾区每县由此三司各出一人,负责钱粮分用。

    三司互为督监,确保每枚铜钱,每粒粟米都要用在灾民之身。

    御史丞下诸属吏、曹掾领精锐南军,分队巡梭监督各乡、亭济灾钱粮用度。

    每亭粥场按妇孺人数支取米粟,善粥以投竹箸而不浮为准。

    各督队随机下粥场查验,自乡牧、亭长至粥场曹官,粥浮箸则落人头。”

    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刘箕放大声音激动得站立起来。

    大殿鸦雀无声,刘箕那句“浮箸落人头”的余音在殿上回荡。

    “军管”、“以工代赈”,这些词还没让官员们消化完,

    一句“浮箸落人头”,又让大家感觉脖子后面一阵凉意飘过。

    百官都垂下捧着笏板的手,抬头直勾勾的望着激动起身的小皇帝。

    御史们也忘了纠察官员仪态。

    都在憧憬着率领南军精锐,到各处督察官吏为百姓撑腰。

    遇到那胆敢私吞赈粮的硕鼠,一声令下,手起刀落。

    岂不比在这大殿上,盯着几个老头子别打哈欠、吐口水强多了。

    孔光身后的文官队中,一名四十多岁的官员微微颌首,冲刘箕子投来嘉许的目光。

    “掘井开河,蓄养鸡鸭?”

    王莽呵呵一笑:

    “陛下,天灾非儿戏,请陛下勿作童言。”

    王莽忽略后面赈灾、督察等策,抓住鸡鸭之事,及刘箕子的年岁调侃起小皇帝。

    刘箕怒道:“朕佩服大司马有敢欺天之胆识,然汝安敢欺天下百姓?”

    王莽平时最好清名,言语也甚得体。

    刚刚被刘箕气不过,说下犯上不敬之言。

    现在刘箕抓住他这句“欺天之语”,又把天下百姓捧作后台,狠呛了王莽一句。

    王莽无言以对,面上一阵白一阵赤的直喘粗气。

    平时温文尔雅、忠君爱民的大司马形象全无。

    “够了,君臣在殿上争吵,成何体统?”

    王政君在屏风后一拍案几,怒喝道。

    刘箕轻哼一声坐回御座,王莽也悻悻地回归本位。

    “青州奏折,着大司马王莽酌情批复。陛下年纪尚幼,坐朝当以听政为主。”

    王政君不紧不慢地道。

    刘箕有些郁闷。

    王莽面带得色的笑笑,浑然忘了平时,即使得到嘉赞,也都是坦然处之。

    “侍中宋弘。”

    “臣在。”听到太皇太后召唤,孔光后面那名中年文官应声出列。

    “今后每隔五日,抄录各署重要奏书及批复交陛下审阅参悟。”

    “喏。”

    太皇太后让刘箕子开始参看各署奏书?

    王莽刚刚绽笑的面容,又紧张起来,一会的工夫比耍变脸的还精彩。

    “退朝。”王政君吩咐完宋弘,用带着一丝疲惫的声音道。

    “退朝...”司朝礼官拖着嗓门,高声传令。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