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当男主被穿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2章 被穿成筛子的大清4
    太皇太后年迈,这几年身体越发不好,只是和康熙太子说了会话,便让他们跪安了。

    坤宁宫一连病逝两位皇后,如今宫门关闭,无人前往,中宫之主殿竟成了一座冷宫。

    秦琅身边的太监有四个,苏培盛,陈福,张保,李鞍。

    回到承乾宫又给贵妃请安。

    大概是太子真的有心想要彰显一下兄友弟恭,还命人送来了一套文房四宝和一本诗词经帖。

    有可能是太子的举动,让康熙想起了四阿哥,大手一挥又赏赐下不少东西。

    秦琅翻开一看,经帖是适合小孩子看的,上面还有稚嫩的字迹,想必是太子学字时用过的。

    至于康熙赐下来的东西,除了一些笔墨和摆件外,还有两斛东珠。

    秦琅见珠子珠圆玉润,十分饱满,便带上一斛借花献佛给了贵妃清菀,虽然他玉牒上并没有改记在贵妃名下,但是原主从小是被贵妃养大的。

    作为胤禛,于情于理,他都应该将贵妃当成亲生母亲孝敬。

    在贵妃清菀这里吃过了一顿午饭,随后,秦琅便带着另一斛东珠,领着四个小太监到了永和宫。

    德妃如今才二十出头,花期正貌,她靠着皇上的余恩和生子爬到了妃位,除了四阿哥,身边还有六阿哥胤祚,今年刚生下皇七女,永和宫里一群宫人围绕着两个孩子玩耍。

    秦琅进来后,屋子里其乐融融温馨如同停滞,随后一下子消失不见。

    “胤禛给德母妃请安,德母妃万福金安”

    德妃乌雅氏杏媛已经好长时间没见大儿子了,拉着秦琅看个不停:“四阿哥都长这么大了,身子还是瘦弱些,在承乾宫住的可好?平时缺什么都差人过来告诉母妃……”

    秦琅:“今日皇阿玛赐下两斛东珠,儿臣特意给母妃送来”

    本来想说贵妃对他挺好的,秦琅想了想,还是算了。

    大概是头一次得到儿子的孝顺,乌雅氏杏媛突然有些心酸,当场抹了泪:“劳你惦念着母妃,有心了”

    秦琅留在永和宫陪着生母吃了个晚膳,这才告辞离开。

    四皇子走后,杏媛呆呆的坐在软榻上,不知道想些什么,一旁的嬷嬷上前说道:“俗话说得好,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四皇子以前只认贵妃为母,将娘娘这个生母抛掷脑后,如今倒真是懂事些了,知道主动过来看望娘娘,还给娘娘带东西”

    杏媛冷眼扫了过去:“我是四阿哥的生母,只生不养的母亲吗?”

    她在现代是个大学生,母亲被渣男抛弃,一个人辛苦将她养大,她生平最痛恨的就是只生不养的渣滓,但在生下胤禛后,她的孩子被强行抱给了另一个女人,她却无能为力,她怎么都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她最看不起的那种人。

    “我只能算半个娘,另外半个在承乾宫”

    那嬷嬷被吓得当场跪了下去。

    好半天了,才被德妃娘娘允许起来。

    秦琅回到承乾宫,一脚还没踏进门槛,就听到里面甘草对贵妃说:“主子,四阿哥得了两斛东珠,给了您一份,另外一份眼巴巴的送去了永和宫送给了德妃”

    “您养育他五年之久,吃穿用度从未亏待过,就这样掏心掏肺对他好,可四阿哥也太不将您放在眼里了,民间有句俗话说得好,果然当儿子的都向着亲娘,抱养来的就是喂不熟”

    “够了,四阿哥去他生母那里尽孝,这是应该的,他有什么错?”清菀严厉呵斥了甘草的这一言行。

    “你们都听着,四阿哥既然养在我宫里,那就是我儿子,你们谁都不能亏待他,这些闲话,日后少说,再被我听见,打二十板子”

    造谣要人命的,用闲言碎语攻击一个五岁孩子,你们可真行啊?

    甘草跪在地板上,连连求饶。

    清菀抿唇,历史上雍正和生母德妃的关系并不好,野史记在,雍正在幼年时期,还受到了生母和养母的夹板气。

    她不是佟佳贵妃,就算怀疑德妃设计原主流产下毒,但她不会连带着怀疑一个孩子。

    秦琅从正殿出来后,又碰上两个偷懒的躲在角落嘀咕:“四阿哥吃着承乾宫里的饭,却回头去认了包衣当娘,可怜贵妃娘娘养育多年,竟养出一个白眼狼……”

    “苏培盛,掌嘴”

    秦琅对上承乾宫里宫女太监惧怕的眼神,黑着脸,冷冷的扫视过去,小小年纪,颇有威严。

    他总算是知道了,四大爷为什么总黑着脸了,当着面都能说的这么难听,背地里岂不是更难听。

    冷着脸宫人还怕你,至少不敢在面前嚼舌根。

    即便宫人议论,秦琅依旧按照自己的观念做事情,养母有的,生母也有,养母什么待遇,生母便是什么待遇,一视同仁。

    半个月后,康熙带着太子过来承乾宫给秦琅过生辰,不过是小型的类似于家宴这样的规格,秦琅吃了一碗彩色的长寿面。

    次日,他便搬离了承乾宫,住进了阿哥所,正式进入尚书房念书。

    尚书房位于乾清门内东侧南庑,启蒙先生满汉大学士两人,学满文,汉文,骑射……

    教授阿哥们的师傅统称为:谙达。

    寅时也就是早上五点来到书房早读,卯时早上七点开课,午时中午一点下学,随后到练武场跟随谙达学习骑马射箭,各大节日放假一天,暑期上半课。

    尚书房类似于教师,四周墙上挂着百十年前的字画,基本上都是名家古画。

    三阿哥和秦琅年龄相近,两人的书桌摆放在大阿哥和太子后面。

    因为大家的课业不同,便有专门的老师负责讲授,秦琅跟随着张英学习汉文,跟着徐元梦学习满文。

    汉语说习惯了,满文听着叽里咕噜的。

    课堂学习枯燥乏味,秦琅芯子里又不是个真正的小孩,他能坐的住,也能学进去,老师基本上讲一遍,他便能记个七八九分,短短三天时间里,和老师一对一口语练习,说起满文,也从磕磕绊绊到一日千里,可谓是进步飞快。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