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采购员的悠哉日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章 野鸭湖
    吃过晚饭,李向阳便出了门。

    朝着野鸭湖走去。

    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四九城延庆区西北部。

    是四九城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的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

    这里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候鸟中转站,每年候鸟迁徙时都会吸引众多鸟类爱好者和摄影师前来观赏。

    野鸭湖以湖中的野鸭而闻名,同时也是多种鸟类的栖息地,包括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动物。

    此外,野鸭湖还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教育资源,是研学旅行的理想地点。

    同时也是如今绝大多数钓鱼爱好者常去的地方。

    类似的还有什刹海,罗马湖,十三陵水库等等。

    野鸭湖距离四九城市区还是很远的,以李向阳的位置到那边要五十公里。

    以正常人的脚力,不骑自行车怎么也得走上大半天。

    不过还可以坐公交车。

    刚拿了三百块钱,李向阳自然也是大气的很,选择了到达那边的黄河牌公交车。

    票价五毛钱,不过不是直接到野鸭湖,距离野鸭湖最近的站点,也有十几公里。

    但这点路程就不足为奇了。

    大概八点左右,李向阳在公交车站下车,同一辆车上,还下来几个老大爷。

    看他们的行头,全都自带钓竿,明显也是过来夜钓的。

    钓鱼有很多种方式,比如打窝,日钓,夜钓,一直钓等等。

    夜钓是比较常用的方式。

    一方面,当时钓鱼的人群许多也是有工作的,白天钓鱼不太现实。

    晚上天气凉爽,不管是对于鱼还是人来说,都更加舒适。

    而且白天人声鼎沸,鱼儿会被吓跑,人也是烦躁难耐。

    但是晚上夜深人静的,注意力更加容易集中。

    特别是夏季天气炎热,鱼情不好,而夜晚则相对凉爽,鱼儿的活动和觅食行为更加频繁,因此夜钓在夏季尤为流行。

    夜钓时,由于光线较暗,钓鱼者需要使用专门的照明设备,如头灯和强光灯,以便在黑暗中操作和观察鱼讯。

    不过这会儿装备还没那么好。

    但这依旧阻拦不了钓鱼爱好者的心。

    在钓鱼界有句话:“这玩意要么不碰,一碰就遭不住。”

    说的就是钓鱼。

    不钓鱼的人永远无法理解那种上鱼时的心情。

    激动与收获。

    一开始,李向阳也朝着野鸭湖走去,跟那几个老大爷同路。

    走了一会儿,几个老大爷看见李向阳也是往野鸭湖方向去的,但是手上却没钓鱼装备。

    于是其中一个大爷有些好奇的开口询问道:“小伙子,你也去夜钓?”

    “噢不是,我找人。”

    李向阳还真没想过来钓鱼,主要是为了拿回自行车。

    要是那自行车是自己的,那三百块拿了也就拿了。

    但那车是轧钢厂的,那就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拿出去的,就算自己换新的也不行。

    公家的东西,不是说以旧换新就行的。

    野鸭湖距离四九城市中心很远,除了附近的居民,哪有人吃饱了撑的,坐公交车跑那么远过来玩啊。

    除了钓鱼佬!

    所以这几个大爷才会觉得奇怪。

    不过既然李向阳不是来钓鱼的,他们也就不再感兴趣,一路自顾自的聊天吹牛。

    很快,一行人就到了湖边。

    还真别说,这会儿野鸭湖钓鱼的人可真不少。

    附近的居民以及稍远一些的钓鱼佬们,每到夜晚,都会来这里聚集。

    钓鱼不仅仅是爱好,更是补贴家用的手段。

    要是鱼获好,今年夏天就能过得舒服一点。

    所以有许多人大晚上的来这边开钓。

    那时的野鸭湖以其清澈的水质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着称。

    湖水碧波荡漾,周围生态环境优美,芦苇丛生,荷花绽放,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湖泊不仅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也是钓鱼爱好者的理想场所。

    几个老大爷自顾自去选好钓位,而李向阳则是在湖边转悠了起来。

    很快,就看见一伙年轻人聚集在一起,他们手上拿着的大部分都是自制的杆子。

    事实上,这会儿没有那么丰富的钓具选择,往往就是一根竹竿,饵料什么的也都是自己抓的虫子,蚯蚓,富贵一点的会选择虾肉,猪下水等等物品作为诱饵选择。

    至于打窝,那时候饭都吃不饱,打窝是不可能打窝的。

    先不说后世拿出饵料,科技香精没有出现,就是拿简单的玉米去打窝,大多数人也是舍不得的。

    鱼竿通常是由竹子制成的,称为竹接竿,这种鱼竿轻便且易于获得。

    浮漂则是用油漆秸秆制成的,长度大约相当于筷子。

    钓饵主要是大饼子和蚯蚓,有时也会使用小鱼小虾和其他虫类。

    钓线多为尼龙线,有的还会用猪血染色以增加耐用性。

    铅坠则是用牙膏皮等材料自制的。

    此外,钓鱼时使用的鱼篓和抄网也都是简易的。

    李向阳的那辆改造自行车就停放在旁边,后面的大篓子一眼就能看见。

    于是李向阳直接走了过去。

    “刚子,上鱼了!”

    “看见了看见了,别喊......哎哟喂,这鱼劲大!”

    “快快快,要爆杆了,你悠着点,遛一遛,别硬拉啊!”

    没想到,李向阳一过来,这伙小年轻就中鱼了,而且看起来还是大鱼。

    那竹子钓竿被拉的滚圆,鱼儿强劲的力道差点拉的那个持杆的年轻人一个倒栽葱。

    他也不敢太用力,这只是竹子做的钓竿,哪怕经过处理,可硬拉很容易拉断。

    这时候,拼的就是耐力跟技巧了。

    其他几个年轻人看着干着急,可也不敢上来帮忙。

    二十世纪的高科技鱼竿尚且有硬拉爆杆的事情,更别说这竹子鱼竿了。

    真要是两三个人一起拉,怕是一下子就断了。

    “哎哟,不行不行,要断了!”

    只听见“啪”的一声,竹竿瞬间断裂,断开的那头被拽着飞速往湖里飞去。

    眼瞅着就要消失,忽然一只大手抓住断杆,尼龙线一下子绷的笔直!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