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采购员的悠哉日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章 护肤品
    “念苏呢?”

    “小姑娘也很好。”

    到这时候,那老妇人的戒备心总算是放下了一点。

    “唉,苦命的孩子啊。”

    “小伙子,吃过饭没?”

    “老婆婆,我吃过了,丽颖拜托我来送信,要没其他事,我就先回去了。”

    李向阳能看出来,这老妇人气质很好,明显是个知书达理的。

    这样的人不需要自己帮着读信件什么的。

    而且既然陈丽颖不想自己多了解她的家庭,按照她的情况。

    恐怕家里成分不是很好,这样一来,自己还是不要多管闲事的好,不然怕是会惹出事情来。

    那老妇人好像是想到了什么,说道:“小伙子你等等。”

    说着,进屋拿了一个木盒子出来。

    “这是......丽颖他爸走之前留给她的,说要是出了什么事,就让她自己打开,你能帮我带给她吗?”

    “嗯.......行。”

    想了想,这次去高山公社,给陈丽颖带个东西问题不大。

    “好,好,小伙子,麻烦你多照顾照顾丽颖跟念苏,唉,都是苦命的孩子啊。”

    说着,那老妇人就又要落泪,李向阳连忙安慰了几句话,随后就告辞离开了。

    这老妇人不知道是陈丽颖家什么人,看着像是长辈,但是又不太像,不然应该会纠正自己的称呼。

    自己一直叫她老婆婆,人也没纠正。

    至于陈丽颖家庭背景,李向阳并不想过多深究,要是她想跟自己说,迟早有一天会自己开口的。

    从正阳门出来,李向阳先是去食品站买了一些大白兔奶糖,花生糖等小孩子喜欢吃的零食。

    并且购买了一瓶雪花膏以及其他护肤乳产品。

    也给老妈带了一瓶雪花膏。

    这些陈丽颖在高山公社是不可能得到的,有钱都买不到。

    “顺带买一些笔记本跟书吧。”

    那个时候,别说是下乡的知青了,在城里学习的条件都不见得有多好。

    而下乡的知青想看书,大部分需要去县城借书,甚至借书还需要借书证,因此想借到书是很难的,经常就一两本书反复读,或者互相之间交换着看。

    那个时候流行革命文学,政治着作等等。

    比如《红岩》,《毛选》,《青春之歌》等等。

    毛选这本书,基本上是知青专配,人人都有,甚至李向阳自己都有。

    所以李向阳准备了一本红岩,一本青春之歌,以及当时外国的一些翻译书籍,在当时也很火。

    几本书就花了李向阳五块钱,再加上一些零散的东西,一下子二十一块就没了。

    “还真是贵啊。”

    虽然很贵,但是李向阳花的并不心疼。

    毕竟这是花的采购补贴。

    干采购嘛,很正常,至于说为什么给陈丽颖买,因为他喜欢。

    说人话就是,馋她身子。

    好吧,怎么说也是个正常男青年,陈丽颖长相很好。

    颇有种小家碧玉的感觉,要不然王竟中也不会对她死缠烂打,念念不忘了。

    等李向阳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到家里,已经是傍晚了。

    家里没人,老妈还没下班,至于老爸,这会儿估计还在外面逛呢,没有七八点是不会回来的。

    所以李向阳家里吃饭也晚,正常情况下是七点开饭。

    如果那个时候李有财没回来,就把饭盖着或者保温着,等他回来自己热一热就行。

    进了房子,李向阳先把东西放好,随后走到房梁下,把篮子放下来。

    猪腿还在,也对,这几天自己还在,刚教训了一顿贾东旭,这盗圣估计不敢再犯事。

    这么大的猪腿,肯定是要做成腊肉的,这样不仅方便保存,吃的时间也长一些。

    看来钓鱼要等到自个这次回来了。

    等晚上老妈回来,李向阳就提出自己要再次出差的事情。

    “怎么又要出去啊,这不是刚回来嘛。”

    陈淑仪心中自然是不舍的,但是儿子有自己的事业,她也只能表示支持。

    现在国内百废待兴,但是又有需要待业的知识青年。

    要是没工作,那就得去下乡。

    不是说下乡不好,那个时候去乡下再造,广阔新天地,是有不少知青主动去的。

    比如说李向阳的姐姐。

    其次就是国家提倡,号召,并且执行的知青下乡。

    比如你家里有两个小孩的,其中一个就得去下乡,除非是主要劳动力。

    但是乡下条件艰苦,许多父母是不愿意小孩去乡下的,包括一些知青也不想去乡下吃苦。

    李向阳家里是因为他姐姐主动去下乡,再加上李有财的确算是无业游民,陈淑仪虽然在供销社上班。

    但是不算顶梁柱,所以李向阳才能去轧钢厂当采购员。

    这样一来,就算是双职工家庭,再加上姐姐去下乡,李有财成分也很好。

    所以在当时李向阳家里条件是很不错的。

    如此一来,李向阳姐姐主动下乡,李向阳又得三天两头往下乡跑,陈淑仪自然是心疼的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