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后靠垃圾站养活全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章 惊诧
    一般农户哪里会讲究这些,都是起床了,随意拿帕子抹把脸,也算洗漱了。

    梅姑娘没想到这家农户这么讲究。

    用饭前还要用树叶水漱口的,她家之前倒也是用茶叶水漱的口,一时挺好奇,不知这家人用的是什么树叶。

    循迹望去,瞧着像是竹叶?

    “是竹叶。”

    许珠珠眯着眼睛笑,边嚼着竹叶边回答,“姐姐要不要也来点?”

    梅姑娘恍然,一副果然如是的模样。

    她昏迷了这些日子,未曾洗漱,不说不察觉,这一说起来,就觉得自己嘴巴黏糊糊的,十分难受,便也要了些服下。

    张荷怕生竹叶割嘴,这竹叶水还是特意煮过,有一股清香,竹叶还能用来剔牙,很是方便。

    “这是我爹爹想得法子,原本是用的杨柳条,可惜现在没有杨柳。”

    许珠珠不情愿漱口的同时,又骄傲地向梅姑娘解释竹叶水的来历。

    梅姑娘笑了笑,夸道:“令尊真是巧思。”

    只是待她仔细听来,忽觉这两个孩子的口音,并不是这边人青山镇的当地人说话的腔调。

    当地人说话多拖舌夹腔,他们说话倒口齿分明,大大方方的,使得她又好奇起这一家人的来历。

    “小妹妹,你们不是当地人吧?”

    这是许安最感兴趣的话题,一听到这话,立马摇头,急于证明自己的老家青州,“自然不……”

    只不过话说到一半,许珠珠轻轻拽了一下许安,示意许安不要胡乱回答,过多透露自己的底细。

    况且这户籍都牵到了汀州了,不是这里人是哪里人?

    许安会意,及时改了口,“自然不对,我们是老鸭村的人,只不过爹爹娘亲常带着我和妹妹四处做生意,年前才回到村里来住下。”

    这倒是个好借口。

    许珠珠扬眉,她哥脑瓜子还是好使的。

    三人正说着,后院的方向,张荷扛着锄头,许文杰挑着扁担,夫妻二人从后院的菜地里回来了。

    土豆剩了大半袋子,还没种完,张荷时看着时辰离午时不远了,便先停下来,赶回家来做午饭,剩下的想着下午再去种下。

    不想一进院子,就见到个亭亭的姑娘站在院子里,跟自家的两个孩子说说笑笑的,

    一时还不曾反应过来,看着那身形,以为是村里王大山家的竹香来做客呢?

    只待张荷见到那姑娘身上穿着的是自己的夹袄,她才讶想起来,顿时大喜。

    然而,梅姑娘也听到身后的动静,回首对上了夫妻俩的目光。

    这一来一回,还不待两方人说上一句话,梅姑娘就三步并两步走到张荷夫妇面前,“扑通”一声,直接跪下了。

    她眼角湿润,语气哽咽:

    “……常言道,救命之恩大于天,大哥大嫂救我两次,于我就是再生之恩,只恨如今潦倒,无以为报,若有来日,我定做牛做马,报答大哥大嫂的恩情。”

    说罢,不等二人反应,脑门朝地猛磕了下去。

    张荷吓得一惊,眼神一木,脑子还没转醒过来,这还是一旁的许文杰眼疾手快,赶紧拉了起来。

    “姑娘,万不可如此!”

    四目相对,二人眼睛竟都飘过一丝诧异。

    许珠珠察觉到了,她爹见到梅姑娘的第一眼,倒是比她娘的表情还丰富。

    腹诽道:又不是第一次见面。

    端着个碗喝粥的许珠珠这次难得这么快捕捉到了他爹一闪而过的微妙表情。

    只见她爹横眉一紧,眼底适时飘过一丝惊诧。

    不是惊艳,是惊诧。

    说起来,这些日子都是她娘在照顾着梅姑娘,他爹总是避嫌,毕竟男女有别,他爹也只是每日过问两句,至于其他贴身的事情,都是她娘处理的,他爹见得少。

    惊讶也是很正常。

    或许是心意不同,又或许是真的感激许家的救命之恩。

    回过神来的张荷再仔细打量,倒觉得这梅姑娘此番好相处许多,没了上次见到的冷漠,也忙上前将人扶起来。

    “是啊,姑娘你没事就好,不必如此客气,真正救你的人,应该另有其人才对。”

    又说到李全福夫妇两个。

    梅姑娘听许珠珠说过了,如今听到张荷更加细节的内容,更是感动,嘴上三句话不离感谢。

    张荷见她方才拿着个碗,又见自己女儿埋头喝粥,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又亲自引她过去,盛了一碗满满的粥递到梅姑娘手上。

    “我早起儿就觉得应到多煮一些,如今可是煮对了,快多喝些,你这些日子昏昏沉沉,除了米汤,其他东西都喂不进去……”

    梅姑娘眼眶更红了些,她感激接过,埋头喝粥,虽喉咙哽着,可心头却也暖暖的,在无人注意的地方,飞速抹了一把眼角……

    喝完了粥,梅姑娘还处处要上手帮忙,洗碗洗菜之类的。

    张荷见她刚醒过来,虽然身体还虚弱,手脚也有些僵硬,但干起活来很利索,一看就是常做的,谁知劝了几次,都劝不下去,张荷也就不再阻止。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