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还记得母妃今日交代他的任务。
    是为了来旁敲侧击蓝家日后的安排。
    蓝玉虽然被贬去了边关,但是蓝家家族还在。
    若是以前,上了朱元璋生死簿的人那就没一个能活着走出锦衣卫的。
    但蓝玉却是个例外。
    不,或者说从蓝玉开始,也许有些事情都变得不一样了。
    这种不受控制的情况让吕氏感到很不安。
    所以她才在忍了这么久之后,决定让朱允炆来探探口风。
    若是朱元璋只是放过蓝玉却没打算放过蓝氏家族,那么就说明他的心还偏向他们这一方。
    但若不是,自己也得造作打算。
    可吕氏应该千算万算也没算到自己的儿子如此不成器。
    问问题都能问错。
    朱允熥屏住呼吸。
    虽然朱允炆这个问题很傻,但他却能从中获得很多有用信息。
    这朱允炆可真是无意间帮了他大忙了。
    朱元璋伸手拍了下朱允炆的肩膀:“允炆啊,你是嫡长子,这储君之位自然是你的,别胡思乱想了,快回去吧。朕让曹祥送你。”
    朱允炆就这么被送走了,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来这里是要干什么的了。
    朱元璋回头看向屏风。
    “出来吧!”
    “皇爷爷,您让我听这些,是要告诉我,若二哥不是嫡长子了,我就有夺嫡的希望了吗?”
    朱元璋轻哼一声:“你倒是不客气,就不怕朕直接斩了你的脑袋?”
    “我不怕,皇爷爷让我留下,不就是想要让我知道,您并不偏心任何一方,想暗示我凭实力夺嫡吗?”
    “你倒是聪明,那你说说,你要如何不越过你二哥去,也能当这储君?”
    朱允熥可不敢乱说,朱元璋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是在考验他的心性。
    若自己直接说了歪门邪道,他一定立刻就失去夺嫡的机会。
    可若是回答的中规中矩,恐怕他也会觉得失望。
    该怎么回答倒是让他有点为难了。
    朱元璋也不着急,竟然坐下来慢吞吞的抿起茶来。
    看来他也想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朱允熥故意喃喃自语:“皇爷爷这么考我,我还真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其实我本来就是最正宗的嫡子,若论资排辈,我比二哥更具备太孙资格。”
    朱元璋听到这里,唇角微微扬起。
    “但是我又不能越过我二哥去,这倒是个问题。”
    “那如果我实至名归呢?”
    “我实力比二哥强,就连我的功绩也比二哥显赫,再有一帮人自愿辅佐支持,那这个问题还存在吗?”
    “不对,皇爷爷他也不能朝令夕改,这样如何服众?”
    “皇爷爷,我觉得我有答案了。”
    朱允熥故意将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是避免朱元璋对他有猜忌。
    而现在他要说的就是他的真正想法。
    告诉朱元璋他的想法,比瞒着他来更有用。
    否则朱元璋一个不高兴就能送他上西天了。
    “哦?那你说说看。”
    “若是二哥能胜任帝王之位,那我就当辅佐他的重臣。”
    “只是不知道二哥容不容得下我。”
    朱元璋没有表现出任何反应,而是道:“继续。”
    “若是二哥不能胜任,那他必然会有犯错之时,但我认为皇爷爷一定不愿意让人觉得您选错储君,所以你一定会给他至少三次出错机会。”
    “倒是聪明!继续。”
    朱允熥抬起三根手指:“第三,等二哥三次错误犯完,想必皇爷爷也是不能不换人了,届时只要废太子,那我就能名正言顺的上位当这个皇太孙了。”
    “届时,孙儿觉得皇爷爷对孙儿应该已经考核满意了。”
    “鬼灵精,知道朕最讨厌兄弟相残,所以故意将你夺嫡之意表露无疑,又展现出了兄友弟恭的姿态来。”
    “你就不怕朕觉得你是阻碍,直接除掉你吗?”
    “皇爷爷,大明如何建立的您比任何人都清楚。”
    “现如今大明朝百废待兴,百姓们也才刚刚有机会过上好日子,您若这时候因为朝堂不稳就让历史重演,孙儿觉得不值当。”
    “所以您一直都需要一个能够为您守住江山又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明君。”
    朱元璋放下茶杯,但那捏着茶杯的手指却是微微泛白。
    可见刚才他捏杯子有多用力。
    朱允熥继续说道:“皇爷爷,其实您是中意四叔的吧?只不过碍于祖制和伦理纲常,所以才会没有立他当太子。”
    “而之所以选择二哥,也不过是因为你无人可选了。”
    砰!
    朱元璋突然拍了桌子。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朱允熥跪下来,说道:“妄自揣摩圣心是死罪。”
    “但是孙儿还是得说。”
    “父王之所以不放心就是因为知道皇爷爷您的难处。”
    “孙儿以前觉得没有母妃庇护,父亲又不搭理孙儿,所以孙儿只需要安分守己的长大即可,不争不抢便可换来一世无虞。”
    “但孙儿错了,从这几次刺杀来看,孙儿的存在本身就挡了某些人的路。”
    “就算是孙儿无夺嫡之心,也会卷入夺嫡纷争。”
    “是这皇室逼的,是孙儿这身份逼的,也是这天下逼的。”
    “孙儿必须夺嫡,为活命,也为尽孝,更想为皇爷爷守住这大明江山,让他未来至少百年可以繁荣昌盛。”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身边能和他说知心话的人越来越少。
    有些是战死了,有些是告老还乡了。
    但更多的是被他的忌惮送上绝路的。
    如今难得朱允熥一个奶娃娃和他说了这许多推心置腹的话,到让他有了一种如释重负感觉。
    总算这肩膀上的重任不是他一个人在扛着了。
    朱元璋看向朱允熥的眼神多了几分慈爱。
    “你可知你想守住百年繁荣有多不易?这大明江山初初稳定,但周围列国却还是虎视眈眈。”
    “他们多的是想趁着大明休养生息之际出手割裂。”
    “而这朝堂也不如你想的那么简单,他们四分五裂,拉帮结派,甚至处处都是危机。”
    “你又凭什么认为你有统揽大局的本事?”
    “可别只知道说大话!”
    朱元璋一席话其实已经在说明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已经彻底认可朱允熥夺嫡一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