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哀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1章 雨夜密行
    “明年今日...亲政?”嬴政喃喃重复着,如同梦呓。

    巨大的冲击,让他意识出现了短暂的空白。

    铁浮屠,那是秦臻耗费心血,秘密打造的另一柄国之重器。

    是秦臻为未来横扫六国、碾压敌国而准备的另一张底牌。

    原本预期,尚需两载方能小成。

    明年成军?这无异于将时间生生压缩了近半。

    若能提前……那意味着明年,自己十七岁时,便能提前执掌乾坤,这比他最狂野、最迫切的想象,还要快。

    这份诱惑,超越了河套的万里疆土,如同最炽热、最暴烈的岩浆,点燃了他灵魂深处所有对权力的渴望,将那滔天的耻辱与愤怒都暂时压了下去。

    “先生...此言当真?”

    嬴政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眼底的血色被一种狂热的希冀彻底取代。

    那积压的愤怒、屈辱、焦灼,在这惊天逆转的许诺面前,瞬间找到了一个无比清晰、无比强大的宣泄出口。

    他猛地向前一步,几乎撞到了秦臻,双手下意识地伸出,如同溺水者抓住唯一的浮木,带着巨大的、几乎无法控制的力量,一把死死攥住了秦臻的双臂。

    那双手,传递着一种混合了狂喜、急迫、渴望确认的复杂力量。

    “铁浮屠...明年...成军?寡人...明年...亲政?”

    嬴政的声音嘶哑,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压出来,灼热的气息几乎喷在秦臻脸上。

    “正是!铁浮屠成军之日,便是雍城叛逆枭首授首之时。

    届时,雍城妖氛,吕氏权柄,皆如尘垢,大王振袖,便可拂去。待一切尘埃落定,大王临朝,谁敢不从?

    至于四方平衡,大王无需忧心。

    铁浮屠所至,魑魍自消。

    待大王亲政威仪已成,各方势力,亦将自然归位,无损国本根基。”

    就在秦臻话音落下的刹那。

    “喀嚓~~~”

    一道惨白刺目的巨大闪电,骤然撕裂了章台宫外厚重的铅云,将昏暗的天地劈成两半。

    将昏暗的宫殿内部照得亮如白昼,也将嬴政骤然圆睁、爆射出惊人光芒的双瞳映得一片雪亮。

    “轰隆隆隆~~~”

    紧随而至的,是震耳欲聋、仿佛要将整座宫殿连同山峦一同轰塌的雷鸣。

    嬴政攥着秦臻的双臂,猛地一紧。

    这突如其来的天象剧变,与他心中掀起的滔天巨浪瞬间重合。

    这风雷激荡,仿佛就是上天对他那惊世骇俗、欲改天换地的誓言,做出的最强烈、最震撼的回应。

    光影交错,雷声轰鸣。

    嬴政死死攥着秦臻的手臂,在这天地为之变色的背景之下,一字一句,如同铁石相击,迸溅出最炽热的火花:

    “先生!寡人...信你!寡人要这铁浮屠!寡人...更要这万里河山!就在明年!”

    他的声音,带着君王不容置疑的意志,也带着一个少年挣脱枷锁、执掌自身命运的无限渴望。

    这誓言,在章台宫的风雷激荡中,久久回荡。

    .........

    章台宫沉重的殿门在秦臻身后无声地合拢,隔绝了那场惊心动魄的密谈,也隔绝了窗外仍旧肆虐的雷声。

    冰冷的雨丝打在脸上,非但未能浇熄他胸中翻涌的思绪,反而带来一丝异样的清醒。

    嬴政那双被狂喜与决绝点燃的眸子,如同烙印般刻在他心底。

    还有那句在雷霆中迸发的誓言:“寡人信你!寡人要这铁浮屠!寡人更要这万里河山!就在明年!”

    时间,前所未有的紧迫。

    铁浮屠的锻造必须再提速,而亲政的棋盘上,另一颗关键棋子,也需要立刻落定。

    “涉英。”秦臻的声音,在雨夜中显得格外清晰。

    “先生。”一直侍立在廊下阴影中的涉英立刻趋步上前。

    “去夏太后府邸。”

    “现在?”涉英微微一怔,抬头看了看浓重的天色和瓢泼大雨,这绝非寻常拜访的时辰,甚至近乎失礼。

    “雨势太大,宫门已落......”

    “就现在。”

    秦臻语气不容置疑,已大步走向宫门方向。

    他等不到天明,夏太后的态度,是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片刻后,一辆不起眼的马车驶离了章台宫,汇入咸阳城沉沉的夜色和滂沱雨幕之中。

    车轮碾过石板路,在寂静的雨夜里格外刺耳。

    车厢内,秦臻闭目养神,指尖无意识地在膝头轻点,仍在复盘方才那场密谈。

    嬴政那双燃烧着屈辱火焰与对权力无限渴望的眼睛,仿佛还在眼前灼烧。

    “明年今日…亲政…”嬴政嘶哑的声音在耳畔回响,每一个音节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铁浮屠,那张被他强行提前打出的底牌,将整个棋局骤然提速。

    提前一年,这意味着所有布局,所有的谋划,都必须以加倍的速度和精准运行,容不得半分差池。

    铁浮屠的锻造进度、战马匹配、“虎跳涧”的隐蔽性…桩桩件件,一环紧扣一环。

    然而,孤掌难鸣。

    嬴政要提前亲政,尤其若以此等雷霆手段清洗雍城之后,必须获得宗室核心力量的强力背书和公开支持。

    华阳太后代表楚系外戚,态度暧昧;

    关内侯虽在国之大事上倾力支持,但涉及至高权力的更迭,尤其是矛头直指吕不韦时,他的态度仍需谨慎揣摩。

    唯有夏太后,这位历经数朝、深谙权力平衡的老太后,是韩系以及相当一部分宗室势力无可争议的精神领袖。

    她的态度,是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她是嬴政的亲祖母,血脉相连,天然带着一份割舍不断的亲情羁绊;

    她见证了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三代,深知权力更迭的微妙与凶险。

    若能争取到她在关键时刻的鼎力支持,无疑是为嬴政提前亲政,铺下了最关键的一块基石。

    她的支持,不仅能稳住宗室内部,更能对各方势力形成无形的制衡。

    但如何说服这位深居简出、看似慈眉善目,实则心思缜密、对秦廷各方势力洞若观火的老太后?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