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部落的规定,一个村长在一个村子或者营地干满三年,就需要重新进行村长任命,而新的村长可能是原来的这个村长,亦或者会从其他族人中选出来。
当然,选择的标准虽然有很多,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熊洪手上,包括部落的武装力量、科学技术、工坊生产……大部分都由熊洪控制。
现在的村长们,除了几个是年轻人,绝大部分,都有些上年纪了(虽然相对于其他部落来说,年纪也不算太大),面对部落日新月异的变化,他们便有些反应迟钝,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也没有像部落的年轻人那样高了。
志在让部落发展更好的熊洪,自然也对这些“跟不上”部落发展的村长们,有了换一批的想法。当然,怎么换才能让部落尽可能地减少负面影响,这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故而从除夕之后,熊洪和熊巫便准备,挑选一部分有能力的年轻族人,调集到部落里进行“集训”,通过集中学习和实际处理事务,去逐步替代这些村长。
这样做的好处有几个:
第一,防止了熊部落的“政令”无法坚定地推行下去的问题。
部落制定出来的一些政策或者规定,有的时候,必然会损害到部落中某些村子或者个人的利益,但是,这都是短期发展所必须经历的“阵痛”,从长远来看,熊洪等人制定的规定,绝对会促进整个部落的发展。
但对于这些受到短期损失的村长或者族人来说,他们看不了这么长远,所以对有些规定,便在推行时不那么卖力,或者找各种借口推诿、迟滞或者干脆不理会。
从去年开始到现在,熊洪和熊巫在每年的巡查中,已经发现、训斥甚至罢免了一些村长,以及这些村子里面的队长。
轮换村长的第二个原因,则是为了提升部落整个“管理层”的能力和素质。
现在大部分的村长,虽然之前有一定的经验,也有足够的威望来管理村子,但随着村子“外来人口”的增加,他们原来的威信也在不断地降低,族人们更加看重村长的能力。
而这些“老村长”,在应对部落新的问题新的发展方向等问题时,由于思路没有及时转变、对新事物的理解程度不够,很容易就出现走弯路的现象。
熊洪准备举办一期“基层集训班”,专门提升这些村长或者队长的能力,让他们掌握一些新的管理技术和方法。
第三个原因,就是给族人以希望。
虽然现在村长和普通族人的各种福利待遇都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有区别的,可能是村长或队长能拿到一笔铜币。
但熊洪还是想要通过各种方式,让族人们主动地去学习、去参与部落事务,而不是整天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只会听部落的安排,不去发挥“主观能动性”。
而让这些村长能够“享受”到一些好处,在部落族人中树立他们的一些威望,自然会吸引到一些有上进心的族人,去主动学习、参与部落管理的方法。
毕竟部落为什么要从孩子开始,每个人都要学习?根本原因就在于,让大家都有可以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
“所以,在明年,从每个村子中都要选择一到两个有一定经验的队长或者副队长参与集训,万一这个村子需要换村长,那也能有熟悉这个村子的族人来替换。”
这种培训虽然有不少好处,当然也就有一些问题,比如这些村长或者队长来学习,其村子怎么办?谁来管理?
为此,熊巫和熊洪商量之后,便决定,一来采取村长轮换的方式,抽调其他村子或者本部的队长去负责一个村子;二来,“村长培训班”开两期,每期覆盖一半的村子,剩下的村子则保持原有的村长。
这样一来,既不耽误村子的生产生活,也不会一下让所有村子都陷入混乱。
熊洪和熊巫现在讨论的,就是现在村子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之一,也就是这些村长的轮换问题。
“嗯,不过也不能一次换太多村子,我觉得,明年可以换上十来个村子的村长,看实际的效果,如果合适的话,再扩大数量。”
熊巫思考了一下,开口说道,“这样最多只需三四年,每个村子的村长就能轮换一遍。”
众所周知,部落是由凌河诸部一起加入进来,才形成如今的熊部落,而远离熊部落本部的这些村子,绝大部分都是原本的凌河诸部,自然这些村子的村长,很多也是由这些族长所担任的。
其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族长,诸如石岩、山岚等人,放弃了村长身份,改为帮助其他村子建设,其他的族长,在熊部落的安排和照顾下,依旧担任着各个村子的村长。
这些原部落的村长们,改变的程度就没有同为部落核心的“巫”彻底,这些部落的巫,几乎全部被熊洪迁移到本部这里。
经过长时间的“洗脑”和学习教育后,现在基本上都待在本部,负责藏书院、明观院、教育院以及跟在熊巫后面,处理一些祭祀的事情,当然,也参与对外部部落的交流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