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盛拉过一把椅子坐下,开始详细地向杜泽汇报起来:“因为时间紧迫,咱们华商银行主要在跟北斗控股集团旗下有合作的企业所在城市进行了布局,现在马上就能开业运营了。港城那边也已经准备就绪。也就是说,现在华夏中等以上的城市都有了我们的分行。目前正在进行联网测试,估计三天后能完成,5天后开业运营没有问题。”
杜泽认真听着郑国盛的汇报,不时地点点头。他对郑国盛的工作能力一直都很放心,这次也不例外。听完汇报后,杜泽笑了笑:“郑哥,我有个想法。这次咱们的开业仪式一定要隆重,声势要大,一定要打出名堂。关于央视的记者一定要邀请来报道,各大报纸也要请过来。虽然说,他们也许会主动来,但是咱们也得做到万事俱备,千万不能冷场。他们的报道可比咱们做广告来得快多了。还有就是一定要突出咱们的口号——‘助力小微企业发展’。这是咱们的口号,也是咱们的服务对象。关于吸储方面,我想咱们可以搞一些活动,比如存款送礼品之类的,这个可以找玉衡商超公司合作。虽然说咱们北斗控股集团旗下企业以及合作商都会来华商银行办业务,但是公众吸储也是很重要的。”
郑国盛认真地听着杜泽的建议,不时在纸上记录着。等杜泽说完后,他抬头问道:“杜总,别的还有什么交代的吗?”
杜泽笑了笑:“别的也没什么了,剩下的就得看你们的了。”
郑国盛也笑了:“那行,杜总就看我们的吧。那没什么事,我就去忙了。”
杜泽点点头,郑国盛起身离开办公室。杜泽拿起桌子上的资料翻看起来,这是郑国盛刚刚给他的分行位置资料。他仔细研究着每一个分行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试图从中找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突然,一阵敲门声再次传来。杜泽头也没抬:“请进。”
门被轻轻推开,一个身材高挑、面容姣好的女孩走了进来。她穿着一件得体的职业装,走起路来轻盈而优雅。杜泽抬起头一看,居然是爱丽丝·魏德儿。
“爱丽丝,咱们又见面了。”杜泽微笑着打招呼。
爱丽丝·魏德儿也露出了迷人的微笑:“是啊,老板。郑总派我过来给您当秘书的。”
杜泽点了点头:“行,坐吧。”
爱丽丝·魏德儿在杜泽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杜泽停止了谈话,继续专注地看着手中的资料。办公室里恢复了平静,只有纸张翻动的声音和窗外偶尔传来的汽车喇叭声。
看了一会资料后,杜泽揉揉太阳穴,视线不由自主地转向了正坐在窗边、目光穿透玻璃投向远方的爱丽丝·魏德儿。她的身影在午后柔和的阳光下拉长,显得格外静谧而深邃,仿佛正沉浸在一个遥远而复杂的思绪中。杜泽心中涌起一股好奇,想知道这位日后被誉为“德意志铁娘子”、在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小姑娘,此刻心中是否已悄然种下了对权力与治理的渴望。
“爱丽丝,在想什么呢?”
魏德儿被这一声呼唤拉回现实,转头看向杜泽,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恢复平静,“哦,老板,没想什么!只是随便看看。”
杜泽微笑着摇了摇头,那笑容里藏着几分洞察人心的睿智,“现在没什么事,能陪我聊会天吗?关于你的,或者任何你想分享的事情。”
爱丽丝·魏德儿感受到杜泽的真诚与鼓励,嘴角扬起一抹微笑,“可以啊,老板,您想聊什么呢?”
杜泽的目光变得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最深处的秘密,“你为什么会来我们华夏呢?别用那些外交辞令敷衍我,比如华夏很伟大,人民很友善之类的。”
爱丽丝·魏德儿闻言,嘴角勾勒出一抹玩味的笑,“老板,首先我得承认,您说的那些都是真的,华夏的伟大和人民的友善是我亲身体验后才深刻感受到的。但真正促使我踏上这片土地的原因,是对这个国家深深的好奇。”
杜泽微微颔首,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自从二战结束,华夏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完成了其他国家可能需要一两百年才能达成的工业化进程。这简直是个奇迹,让我无法理解也无法忽视。我常常思考,是什么样的力量推动了这一切?是历史的积淀?是民族的韧性?还是某种我们尚未掌握的秘密?”
杜泽闻言,脸上浮现出一抹自豪而又复杂的笑容,“其实,对于你们外国人来说,华夏的发展速度确实令人震惊。但对我们华夏人来说,这只是历史长河中一朵不起眼的浪花。你了解我们华夏的历史吗?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前,华夏曾是世界的中心,文明与科技的灯塔。只是到了清朝末年,由于闭关锁国,我们暂时落后了。但华夏民族从不缺乏智慧与勇气,一旦有机会,我们就会迅速崛起,重返巅峰。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渴望进步,更因为我们内心深处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民族复兴的执着。”
爱丽丝·魏德儿认真听着,不时点头,眼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是的,老板,我完全同意您的观点。从当前的国际形势来看,能与米国平起平坐的,唯有华夏。这种平衡的形成,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那场抗米援朝战争,它不仅向世界展示了华夏的勇气和决心,也重新定义了国际格局。华夏,不再是任人欺凌的弱国,而是拥有足够实力扞卫自身利益的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