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代,人们对于版权的概念还相对模糊。
胡凯明能想到以后每台个人计算机都会需要操作系统。
但是,在他的认知里,那还是像买电视机或者收录机一样,个人电脑带着操作系统一起销售那是理所当然的,根本就想不到操作系统的版权还能另外收钱。
“卫东,操作系统是你带队开发的,按理你应该说了算。
但是,四机所是国家的公有制单位,让一个公有制单位与私营公司合作,我很难说服上面的人。
再有,现在能去哪里找到这样的民营资本?”
叶卫东微微一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道:“所长,我说得通俗一点,如果没有我带队研发,这个操作系统能研发成功吗?”
胡凯明摇了摇头。
叶卫东接着说道:“那您又知道米国人研发DOS需要投入多少钱吗?”
胡凯明继续摇头。
叶卫东这才回忆起ms-dos开发过程中的一些事件来。
MS-DOS的前身是西雅图计算机产品公司(Seattle Computer Products)开发的86-DOS(原名QDOS,Quick and Dirty Operating System),由程序员Tim Paterson在1980年主导开发,用于适配Intel 8086处理器。
1981年,微软以约7.5万美元的价格从西雅图计算机产品公司购买了86-DOS的非独家使用权,随后进一步谈判以约5-10万美元的价格买断了全部版权。
后来,综合购买费用和开发投入,微软在MS-DOS上的总支出约为25万美元(按当时美元计算,不考虑通胀)。
这一成本相较于后续的商业回报(如每台IBM PC的授权费)极为低廉,成为微软历史上最成功的投资之一。
MS-DOS的廉价收购和成功推广,使微软奠定了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
据估计,到1990年,MS-DOS及相关系统为微软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利润。
当然,叶卫东不可能将ms-dos带来的收益与胡凯明说,只是有选择地对胡凯明说道:
“胡所,据我所知,他们完成DOS开发,至少会花费数十万美元。
科研要出成果,一定是离不开投入的。”
“要这么多钱?”
胡凯明惊呼出声,那折合成人民币,不就要上100万了吗?
叶卫东点了点头:“这个科研项目要想成功,如果没有米国的DOS竞争,我们精打细算,一步一步摸着石头过河,也能搞出来。
只是等到我搞出来之时,别人早就有了,我们的还落后了,那又有什么意义?”
胡凯明听懂了,意思是要想在米国人的ms-dos1.0推出之前把LDF1.0推出来,确实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国家一时间拿不出这么多钱来,那么似乎只有找人合作这一条路了。
可是,这个年代,哪个民营资本会有这么多的钱呢?
“卫东,放眼全国,只怕也找不到这样的民营资本吧!”
叶卫东笑了笑,道:“这事我可以帮着想办法!”
“你想办法,你能拿出这么多钱来?”
胡凯明非常震惊。
叶卫东摇了摇头:“我当然没有这么多钱,但我能借到这么多的钱……”
“你从哪里借到?”
叶卫东把嘴巴凑到胡凯明的耳边。
“我在湖南插队时,认识了一个国外的专家……”
胡凯明听完恍然大悟,按叶卫东的预算,估计需要50万人民币,国内确实很难找到有这么多钱的人,但叶卫东帮着那个外国人修车的事他早就知道。
叶卫东的意思是找外国人借钱,并给予外国人利息,或许还真的只有这样的办法可行了。
胡凯明又担心叶卫东将来个人背负那么多的债务,可叶卫东却说只要四机所同意将版权的50%给他,他就有把握把这钱赚回来,而且还能赚到外汇。
这年头,最缺的就是外汇,如果这个操作系统真能带来外汇的话,那国家也是十分迫切需要的。
……
胡凯明站在部委会议室的仿红木大门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公文包上的铜扣。
“老胡,进来吧。” 电子工业局王局长的声音从门内传来。
胡凯明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时,皮质沙发发出细微的吱呀声。
七双眼睛齐刷刷望过来,他认出其中几位是刚从计划经济委员会调来的干部,领口还别着锃亮的毛主席像章。
“这是四机所报上来的材料。”
胡凯明把连夜誊写的报告分发给众人,油墨未干的纸页在会议桌上沙沙作响。
当念到 “预计需要五十万研发资金” 时,梳着三七分头的李处长突然摘下眼镜:“去年给你们四机所拨了八万,现在张口就要五十万?”
会议室陷入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