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76,偏心父母后悔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4章 解决红星化工厂的纠纷
    伴随着沉重的脚步声,国营红星化工厂厂长郑德彪大步走进了叶卫东的办公室。

    这位五十多岁的老厂长穿着笔挺的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明显的不耐烦。

    “小叶啊,我这可是百忙之中抽空过来的。”

    郑德彪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掏出烟盒,“你们这些年轻人,动不动就'紧急会议',我们国营厂可没这么多闲工夫。”

    叶卫东不动声色地倒了杯茶放在郑德彪面前:

    “郑厂长,我们先锋商贸上个月从贵厂采购的那批洗衣粉,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

    郑德彪的手顿了一下,烟灰掉在了茶几上:“不可能!我们厂的产品可是经过严格检验的。”

    “这是质检报告。”叶卫东从抽屉里取出那份文件,“3000袋洗衣粉中,有近三分之一存在洗涤质量不达标。我们的客户已经开始有人退货了。”

    郑德彪草草翻了几页报告,眉头越皱越紧:“这...这一定是运输过程中出的问题。我们的产品出厂时都是合格的。”

    办公室里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张俊站在一旁,手心沁出了汗。

    他知道这批货对公司意味着什么——不仅关系到已经支付的货款,更关系到刚刚建立的商业信誉。

    叶卫东的声音依然平稳,但每个字都像钉子一样钉在郑德彪的心上:“郑厂长,合同第七条明确规定,产品质量问题由供货方全责。根据第九条,我们有权要求全额退货并收取20%的违约金。”

    “胡闹!”郑德彪猛地站起来,茶杯被震得叮当作响,“你们这些个体户懂什么?国营厂的产品从来都是'出门不认'!”

    窗外的槐树沙沙作响,仿佛在为这场对峙伴奏。

    叶卫东缓缓站起身,他的眼神让郑德彪不自觉地后退了半步。

    “郑厂长,”叶卫东从文件柜中取出一个文件夹,“这是去年工业部发布的《化工产品质量责任条例》,第24条明确规定,生产企业必须对出厂产品的质量负责。还有,这是上个月市工商局关于我们这起投诉的备案回执。”

    郑德彪的脸色变得铁青。

    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准备得如此充分,更没想到对方居然真的敢把国营厂告到工商局去。

    办公室里的挂钟滴答作响,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终于,郑德彪重重地坐回沙发,声音低了几分:“小叶啊,这事...我们可以再商量。厂里最近效益不好,要是真按合同赔,工人们的工资就……”

    叶卫东的表情缓和下来,他给郑德彪的茶杯续上水:“郑厂长,我理解您的难处。但商业信誉是我们先锋的命根子,这批货已经给我们的客户造成了损失。”

    他停顿了一下,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新的文件:“我有个提议,您看看是否可行。”

    郑德彪狐疑地接过文件,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眉头渐渐舒展。

    红星化工厂接受先锋公司的退货要求,同时承担先锋公司的损失。

    同时,先锋商贸可以协助红星公司改进生产线,以保证后续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都能达标。

    郑德彪其实早就知道他这批产品质量有问题。之前就已经被上级批评过几次了。

    他们是没办法把产品销给国营商店,才想着要先锋商贸这样私营公司替他们消化产品的。

    没想到这个刚出现的私营公司,竟然在质量把控上一点也不比国营商店轻松。

    他也知道是生产线出了问题,可问题是一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郑德彪抬头看向叶卫东,“你们真有把握改进我们的生产线?”

    叶卫东微微一笑:“不瞒您说,我本人就对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有些研究。而且,”他压低声音,“如果这次合作成功,我们先锋愿意签订长期采购协议,每年至少十万袋的订单量。”

    郑德彪的眼睛亮了起来。十万袋的订单,足够让他的工厂在全市化工行业里扬眉吐气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能改进生产线,提高产品质量,那他的地位……

    “好!”郑德彪一拍大腿,“就按你说的办!不过技术改进的事,得尽快安排。”

    叶卫东伸出手:“合作愉快。”

    当郑德彪离开后,张俊长舒一口气:“叶哥,你可真厉害!那老顽固居然就这么答应了?”

    叶卫东望着窗外,阳光照在他的侧脸上:“张俊,记住,国营厂的领导只是被旧体制束缚太久了,我们需要做的,是让他们看到改革带来的好处。”

    三天后,叶卫东带着四机所的一位工程师来到了红星化工厂。走在略显陈旧的厂房里,叶卫东敏锐地发现了问题所在——生产线上的质检环节形同虚设,工人们对待工作态度散漫厂。

    “郑厂长,”叶卫东指着一台老旧的检测设备,“这台机器至少用了十年了吧?它的精度早就达不到现在的要求了。”

    郑德彪尴尬地搓着手:“厂里经费紧张,设备更新的事一直排不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