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朱元璋懵了,大明火车满地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 粮食
    “哈哈哈哈!”

    在听了罗阳说的话,朱元璋瞬间爆笑起来。

    然后转头望向身旁伺候的奴婢。

    “给先生续饭。”

    吩咐完之后,朱元璋竟然神奇的重新端起了碗,拿起筷子。

    “想当年啊...咱的饭量也大,这一碗饭也就是个半饱...”

    朱元璋感慨了一句,又夹起了一些菜,放进碗里。

    而身旁的朱标,则神情显得非常激动。

    自己老爹平时的饭量日渐减少,他做儿子的却又帮不上什么忙...

    然而这些,罗阳当然是不知道的。他随口抱怨了一下。

    “陛下...咱大明现在这个年份,调味料还是太少...做的菜没什么滋味,你不爱吃,这很正常的啊...”

    朱元璋看着身旁的小子,吃的狼吞虎咽,自己似乎也来了食欲。

    笑骂了一句。

    “胡说!皇后做饭的手艺,咱吃了一辈子,哪有不好吃之理?”

    罗阳的身体僵了一下,尴尬的开始硬找补。

    “啊...是皇后亲自做的啊...我说我怎么今天比平时要吃的多呢...”

    三个男人在饭桌上,说笑着,却不知躲在后宅侧耳倾听的马皇后,暗自呸了一口。

    心里却在合计着,是不是自己做的饭菜,真的不合“老朱”口味呢。

    很快三人终于吃的差不多了。

    罗阳坦然的打了一个饱嗝。

    这时,始终躲在后宅的马皇后,也许是在他们用餐期间,通过奴婢传话知会了朱元璋。

    现在竟从后面走了出来。

    朱标望见,立马起身,同时向罗阳介绍起来。

    “罗先生,这位便是我母后。”

    罗阳其实大致已经猜到了身份,连忙起身拱手作揖。

    “罗阳参见皇后娘娘。”

    马皇后等待罗阳直起身后,笑盈盈的上下打量了一番。

    “这后生,长的好生俊俏~年庚几何呀?~可婚配否?~~”

    ......罗阳实在是没有想到,哪怕穿越到了大明,见到长辈,依然是这一套。

    他还是老实的回话。

    “实岁,二十有四...尚未婚配...”

    罗阳的话音刚落,朱元璋一家三口都是面露惊讶。

    首先惊讶的是,这个来自后世之人,长相如此显的年少,二十四的话?那只比朱标小两岁而已。

    另一方面,却是这个年纪了,竟然仍未婚配?!

    太子朱标,孩子都生了好几个了...

    还是朱元璋率先反应过来。

    “罗先生这个年纪还未婚配?莫不是因为家境贫寒?不过看你这身打扮...不像贫苦人家出身啊...”

    的确...罗阳身上一套国潮休闲卫衣,脚上一双商标是“对号”篮球鞋。

    打眼一看,就知道做工精良,朱元璋他们甚至看不出材质,是如何制作而成的。

    罗阳无奈的苦笑了一下。

    “陛下,在我所在的年代,二十四岁还是很年轻的...平均结婚的年龄大致在三十岁往后...”

    ???

    朱元璋一家三口表示无法理解...

    不过朱元璋身为皇帝,思考的却不一样。

    他很敏锐的察觉到其中的问题。

    “怪哉...如若后世人们三十岁还不成婚?那岂不是人口增长缓慢?!若赶上爆发战争,国家人口稀少,如何保持国力?”

    罗阳叹了一口气,点头表示认可。

    “实际上,在我所在的年代,人们不愿意婚育,是到了民生发达期间,也就是说,属于强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比如咱们华夏周边小国,半岛的高丽,以及海上的倭国,在我穿越来之前,他们的国民数量就一直在萎缩。”

    “甚至很多研究人员预测,在数年后,这类的小国将会因为人口数量急剧减少,导致灭国...”

    罗阳的一番话,其实只是在陈述未来的景象,却把朱元璋一家听傻了。

    在他们的想法中,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因为没有百姓而自然消亡的国家。

    在大明,在贫穷的人家,也得有几个孩子。无非是日子过的艰苦一些。

    难道在后世?人们会因为养育孩子麻烦而不成婚的嘛?

    那不等于是断了祖宗的“香火”嘛?!

    这简直是大逆不道啊!

    朱元璋却抓到了重点。他皱着眉头反问。

    “不对啊?如果国力强盛?百姓的日子肯定过的很好,为何却反而不愿意婚育呢?”

    罗阳苦笑了起来,这怎么跟他们解释呢?

    总不能告诉他们,因为民智已开,人们的眼界放的长远,国力越强,百姓的生活要求高了,所以顾虑越多吧...

    这么说...只会更加坚定朱姓皇族去搞阶级分层,愚民政策...其实是不利于国家发展的。

    罗阳索性开始转移话题。

    “这个问题很复杂...牵扯到很多因素,细说的话,可能要说上一天...等以后有机会了,我在详细解说吧。”

    对于后世如何,其实朱元璋倒也不是很在意,他更在意的是另外一件事。

    “罗先生,你所在的年代,咱华夏人口几何啊?”

    罗阳拿起桌上的茶水,抿了一口。

    “目前为十四亿人口...”

    听到了罗阳报的数字,朱元璋一家忍不住咂舌不已。

    朱元璋立马皱着眉头追问起来。

    “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粮食产能如何?能让百姓都填饱肚子吗?”

    这就是身份不一样,关心的问题自然就不一样。

    罗阳搜索了一下记忆,谨慎的回着话。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华夏的粮食问题,将在三百年到四百年之间,通过引进南美洲的农作物,暂时得到了缓解。最终是在五百年后,一位高人研究出了杂交水稻这种高产农作物,才彻底解决了粮食危机的。”

    听了罗阳的解答,朱元璋一家三口都来了兴趣。

    大明目前已经开国十余年了,华夏这片土地重新恢复和平,但仍然有很多地方的老百姓,因为粮食不够吃,时不时的揭竿造反...

    所以作为皇族,尤其是他们家这种本就是“起义”拿到江山的人。

    对于粮食的重要性,那是非常清楚的。

    朱元璋迫不及待的开口追问。

    “你仔细说说那南美洲的农作物和杂交水稻,咱大明能否得到!”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