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文武百官吃瓜陛下无下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2章 秦禾燎教训姐姐!
    帝九尊察觉到周围众人的视线都聚焦在他们身上,

    便稳步走到秦禾苗身旁,优雅地坐下,

    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响起:“都坐吧,不必如此拘谨。”

    继而话锋一转,嘴角微微上扬,带着几分宠溺与戏谑说道:“秦将军所言极是,这小子近来确实胖了些,是该减减重了。

    既然诸位不嫌弃他胖,那接下来的时间,便轮流抱抱他吧。”

    说罢,帝九尊侧头温柔地看向秦禾苗,眼神中满是爱意与支持,仿佛在向众人宣告他与秦禾苗立场一致,

    毫不掩饰对儿子“胖”这件事的嫌弃,

    却也让这一幕充满了别样的温情与甜蜜。

    秦禾燎怀中的小太子,那粉嫩的小脸本还带着一丝懵懂与好奇,

    可当帝九尊的话音落下,小家伙像是瞬间听懂了父母的嫌弃之意。

    只见他嘴巴一撇,眼眶瞬间红了起来,豆大的泪珠夺眶而出,

    “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那哭声响亮而委屈,小身子在秦禾燎怀里不停地扭动挣扎,

    小手在空中挥舞着,仿佛在抗议着父母的“不公评价”。

    他哭得小脸通红,眼泪、鼻涕糊了一脸,

    让人看了好不心疼。

    周围的人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哭声吸引,纷纷投来关切又有些忍俊不禁的目光。

    秦禾燎瞧着这阵仗,心里头实在是看不过去了。

    他撇了撇嘴,几步上前,也不顾旁人的目光,

    一把将小太子径直塞到秦禾苗怀里,

    带着几分责怪说道:“哥哥,赶紧哄哄他吧,哭得这么可怜。

    哪有你这样~还带头嫌弃太子。”

    秦禾燎那副模样仿佛在说她做得有些过分了。

    可眼神里又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亲昵与无奈,毕竟他也知道秦禾苗只是嘴上说说,并非真的嫌弃小太子,

    只是这小家伙哭得实在让人心疼,

    他这才忍不住出面“教训”姐姐一下。

    秦禾苗瞧着怀中大哭的儿子和一旁气鼓鼓的弟弟,

    不禁有些无奈地笑了笑,轻轻地将小太子搂在怀里,

    柔声哄道:“好了,乔乔乖,不哭了哦。”

    一边说着,一边像变戏法似的从衣袖中掏出一个小巧精致的自制磨牙棒。

    她知道六个月大的儿子正处于磨牙期,牙根时常发痒。

    “乔乔看,这是什么?这是我专门给你做的磨牙棒哦,只要你现在不哭,就奖励给你!”

    秦禾苗拿着磨牙棒在小太子眼前晃了晃,眼中满是温柔与疼爱。

    那磨牙棒散发着淡淡的甜香,引得小太子的哭声渐渐止住,

    他的小眼睛紧紧盯着磨牙棒,时不时伸出小手想要抓住,

    嘴巴也停止了哭泣,开始咿咿呀呀地叫着,似乎对这个新奇的玩意儿充满了兴趣。

    秦禾苗见状,笑着将磨牙棒递到小太子嘴边,

    小家伙立刻迫不及待地握住,放入口中,津津有味地啃咬起来,

    刚才的委屈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只留下满足的神情和欢快的笑声,回荡在周围。

    护国将军府外鞭炮声震耳欲聋,

    热闹非凡,楚战风已然迎回新娘子。

    大家纷纷移步前往大厅,准备观礼新人拜堂。

    楚霸天满脸堆笑地走向帝九尊,

    恭敬地弯腰拱手道:“陛下,这高堂之上还请你上座。”

    帝九尊神色淡然,微微抬手拒绝,

    声线平稳而低沉地说道:“不必如此,今日你府中大喜,一切随意就好。

    朕只是前来祝贺楚副将军新婚之喜。”

    他目光转向楚霸天,眼神中透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接着道:“你身为楚副将军的父亲,这拜堂之时,理应由你行跪拜之礼,这是祖宗传下的规矩,可不能乱了章法。”

    帝九尊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在大厅中回响,

    让众人都听得真切,纷纷点头称是,

    一时间,大厅内的气氛既庄重又喜庆,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新人拜堂这一神圣时刻的到来。

    楚霸天整了整衣袍,神色庄重又带着几分难掩的欣喜,

    缓缓走到上首位坐下,目光殷切地看向大厅入口处。

    不多时,伴随着喜乐声愈发欢快,

    楚战风身着一身喜庆的大红喜袍,头戴乌纱帽,帽上的红缨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晃动,身姿挺拔,气宇轩昂,脸上满是即将迎娶佳人的激动与期待。

    他的身旁,周小姐凤冠霞帔,红盖头遮住了娇美的面容,

    但那一身华服衬得她身姿婀娜,莲步轻移间,裙摆摇曳生姿,尽显温婉娇羞。

    两人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步入大厅中央,并肩站定。

    只听司仪高声喊道:“一拜天地!”

    楚战风与周小姐齐齐转身,面向厅外,庄重地弯腰拜下,仿佛在向天地诉说着他们对这段姻缘的珍视与祈愿。

    “二拜高堂!”

    两人又转过身,朝着楚霸天所在的方向,深深一拜,

    楚战风的动作沉稳有力,周小姐则带着女子的柔顺,微微欠身,这一拜,满含着对长辈的感恩与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