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本想辅佐始皇,被迫成为匈奴单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章 突遇兽袭
    姬丹为何会突然被抓捕回来?

    并不是因为那个所谓的赵国高官不靠谱......而是,被他爹背刺了。

    就在上一年,公元前251年,燕王喜派丞相栗腹前往赵国,参加赵王丹的寿酒。

    栗腹公费出差,亲眼目睹赵国民不聊生,归燕后,上奏燕王喜。

    “赵民其壮者皆死于长平,其孤(儿)未壮,可伐也。”

    上一次,燕国趁机诱使赵国北部的驻将武垣令傅豹、王容、苏射叛赵,喜提一大波士兵后,燕王喜尝到甜头。

    名义上派栗腹庆生,实则调查民情,果然大有收获。

    燕王喜欣喜若狂,他马上召集重臣商议攻赵之事。

    没想到,昌国君却反对:“赵,其民皆习于兵,不可与战。”

    燕王喜不服:“吾以倍攻之?”

    “不可。”

    “以三可乎?”

    “不可。”

    燕王喜愤怒的盯着昌国君乐间,你小子故意找茬是不是?

    他大手一挥,豪迈道:“即日起,召六十万以攻赵!此战必赢!”

    六十万大军啊,这可是大手笔,可以看出燕国的决心。

    然而,人多不一定势众啊,赵国派老将廉颇,以八万(赵军)遇栗腹于鄗(四十万燕军)。

    【Ps:后来有人认为司马迁写得太离谱,将“八万”并作“二十万”。】

    开战前,栗腹(嬉皮笑脸):“打仗时候一定要笑!不要愁眉苦脸的,嘿嘿嘿,就这样笑着玩。”

    大败后,栗腹(拍桌):“玩尼玛!”

    别说八万了,哪怕是二十万大胜四十万,也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

    燕军还真就输了,阵亡士兵数据不知道,反正第二天,燕王喜赶紧让丞相栗腹去赵国负荆请罪。

    由于赵都邯郸距离燕都蓟城有点远,姬丹走了两个月还没出赵国。

    结果路上就遇到大胜而归的赵军,盘查后发现,好家伙,居然是燕国的质子?

    好好好,军爷刚虐菜高兴着呢,别走了,一起唱首《最炫民族风》吧。

    姬丹含泪而归,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归燕。

    当他知道嬴政早在一月前离开邯郸,更是掩面而泣,心中后悔不已。

    早知道就不相信那个赵国高官的鬼话了,这下可好,丢了西瓜又丢了芝麻。

    不仅和嬴政的关系变坏,还痛失六百刀。

    本公子拿这钱干啥不好?

    姬丹被押回邯郸后,日子比以前过得更差。

    因为嬴政离去前痛殴赵迁,赵王丹心疼孙子,就不再禁足。

    赵迁心中埋着一口气,他迫不及待想要找个人活动筋骨!

    燕赵两国关系恶化,姬丹就成为了最好的发泄对象。

    姬丹终于深刻体会到嬴政的痛楚了。

    ......

    秦国——

    由于长平新城还在完善,所以不适合逗留。

    仅仅一晚上,第二天就要出发前往咸阳。

    嬴子楚并未带走二十万大军,事实上,根本不存在什么二十万大军,那都是安婪吹牛逼,吓唬赵王丹的。

    随行军士有五万人,说实话也不少了,都是精兵强将。

    五万大军护送,还不够吗?这群士兵要是攻赵,起码能拿下十个城池。

    “蒙君,你怎么会想不开呢?居然在赵国呆了两年?”

    蒙武淡淡的瞥了眼宋坤,暗暗皱眉,以前怎么就没发现这小子是个话痨呢?

    见他没有回答,宋坤又问了一句。

    “赵国男少女多,如同蒙君这种猛士,想必是妇女之友吧?”

    “???”蒙武有些无语的望着他。

    “哎呀,都是男人,有何不能说的?”

    “我——”蒙武比较老实,这种话题怎么羞于出口呢?

    宋坤的攻略对象,又变成了蒙武,主要是想认识一下他儿子。

    不过估算着时间,蒙恬和蒙毅如今应该还在吃奶。

    旁边的安婪主动加入话题,他笑道:“宋君看起来英武不凡,但我听闻,宋君尚未成家?”

    “是啊。”宋坤挺直胸膛的大方承认。

    “......”安婪心中吐槽,看你这模样,还很骄傲?

    “不如这样,敝家中有一女,长得美艳动人,愿献给宋君,如何?”

    安婪早已知晓宋坤和王孙政的关系不一般,便起了投资的想法。

    都说“奇货可居”,趁着此人尚未被更多人发掘,需提前下手。

    不过,宋真婉拒了,他笑道:“愚暂无成家意愿,还想再逍遥几年。”

    安婪并未生气,他仰天大笑:“哈哈哈,宋君果真是少年豪杰。”

    “过奖了,安君。”

    “哪里哪里,实话实说。”

    “安君太过抬举鄙人了。”

    “宋君怎能妄自菲薄呢?”

    蒙武抬头看天,他实在没脸看这两人在商业互吹。

    ......

    从长平到咸阳,后世的高速路总长一千余里。

    但是秦国暂时没有官道,路程颇为坎坷,有时候还要下马车爬山。

    嬴子楚还以为此行应该会像来时一路顺风,没想到,才走二百里,就遭遇了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