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市长把彩电和洗衣机送到,随即告辞。
    看热闹的人群也渐渐散去。
    小院里的人也没觉得意外。
    再好的邻居,脸也不可能那么大,何况还是个外甥?
    东厢房里,庄超英轻轻关上了门。
    黄玲低声说道。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超英。但我不埋怨栋博。鹏飞没那本事,就别走歪门邪道。”
    庄超英点点头。
    “我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咱跟宋莹林工还是亲热的邻居。”
    鹏飞也表示理解。
    “大舅舅大舅妈,我就不是读书那块料,我也不怨栋博哥。”
    黄玲拿了几件衣服走出去,朝着西厢房喊。
    “宋莹啊,我想用用你这个全自动洗衣机。”
    宋莹冲了出来。
    “好呀,玲姐,只管用,只管用。”
    黄玲捂着嘴笑。
    “先讲好了哦,我出电费。”
    “哎呀,玲姐,咱两家就别再客气了。”
    ……
    八月份,林栋博搞好了棉纺五厂的工厂车间,接收了原棉纺厂的工人。
    经过夜以继日的努力,林栋博终于研发出来了国内第一条彩电显像管自动生产线。
    大功告成这一天,段市长亲自带人过来参观。
    棉纺五厂的工作车间,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焕然一新。
    林栋博把这几年赚的十几万块钱全部投入了进去。
    1984年的十几万身价,足够上电视被宣传了。
    毕竟那时候万元户都很稀少。
    但林武锋说,树大招风,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段市长,欢迎欢迎。”
    林栋博带领自己的员工在门外迎到了段市长。
    同行的还有三位其他市领导。
    苏州日报苏州电视台的记者都来到了现场,摄影师在一旁端着摄像机。
    “段市长,这些人………”
    段市长朝日报社记者苏州电视台记者挥了挥手,低声解释道。
    “小林同学,你研发出彩电生产线,这可是咱华夏国头一个。”
    “宣扬出去,有利于你的企业发展,咱苏州脸上也有光啊。”
    这是免费帮他厂宣传。
    也行。
    林栋博生产的彩电显像管往外销售,正愁没有宣传渠道。
    这是想瞌睡,就有人递过来枕头。
    “还有这位老同志,是我们苏州大学物理系的张教授。”
    面前站着一位白发苍苍,戴着老花镜的老者,眼神散发出熠熠的光彩。
    “张教授您好!欢迎参观我的彩色显像管生产线。”
    林栋博紧紧握住了老先生的手。
    老教授仔细打量着林栋博,神色很惊喜。
    “这就是咱们去年考上清华的青年吧?”
    15岁上大学,在这个年代已经是很逆天的存在。
    张教授拍着他的肩膀,很是欣慰。
    “后生可畏啊,这么年轻就研发出彩色显像管自动生产线了。”
    “小伙子,以后大有可为呀。”
    段市长也很欣慰。
    “张教授,在苏州您是最专业的。”
    “这不是请您过来把把关,张教授这边请。”
    段市长此举完全就是及时雨啊。
    摄像机对准了林栋博,跟随林栋博来到了林栋博的实验室。
    一边走张教授一边介绍着彩色显像管具体生产的过程。
    “国人对于玻璃的认识通常不足,总觉得这东西都是石灰石硅压缩出来的。”
    “看似没什么高科技,其实难度极大。”
    “就算能研发出生产线,要完整生产出来符合要求的彩色显像管,难度很大。”
    “玻屏是一个精密度非常高的光学玻璃,并且还要大批量生产。屏幕的尺寸达到2000多平方毫米。”
    “这么大平面,光洁度和平整度要求极高。”
    “而且是直接从矿物原料经过溶解之后压制成型,大批走生产线,难度更大。”
    “这必须得结合计算机控制应用,对设计者计算机水平有很高的要求。”
    短短一番话,让在场的人对彩色显像管的生产有了大致了解。
    “张教授,照您的意思说,彩色显像管的生产工艺要求极高。”
    “看来,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啊。”
    张老点了点头。
    随着摄像机对准了生产线,众人的目光也聚焦到了生产线上。
    各种传送带,精密的仪器,压缩压制的机器全部到位。
    “这机器生产线,还真像那么一回事儿。”
    “小林啊,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简单了。”
    “不愧是清华的大学生啊。”
    一边走张教授一边继续说。
    “压制光学玻璃,对温度温度的分布,以及玻璃的粘度,要求也非常高。”
    “溶解不充分,各个地方比重或者折射率达不到要求,就会功亏一篑。”
    “还要经过搅拌,中间还有气泡产生,要把气泡排出达到光学过滤,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彩色显像管比四川省那个黑白显像管要求更高……”
    听着张教授的介绍,段市长脸上的神情越来越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