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巷人家:八岁学霸,全民爱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章 清华三大件
    时光飞逝,转眼过了十五。

    林栋博在家过了个团圆元宵节,返回清华大学。

    临出发前,宋莹给林栋博带的东西真不少,茶干糕点,满满塞了一大包。

    “栋博,还是让你爸送你吧,我不放心。”

    春节后林栋博刚过了生日,16岁了。

    宋莹看着两个大包,直发愁。

    “妈,不用了,我自己去就行了。爸现在正在办停薪留职,又得去联系新工作单位。”

    年后林武锋要干的事很多。

    “哎哟,不差这一天两天的啦,听妈的。听话。”

    拗不过宋莹,最终还是林武锋把林栋博送回了学校。

    到学校宿舍放下包第一件事,把寄存的自行车骑回来。

    80年代清华三大件,相机、自行车和计算器,属于大出血的固定资产投资。

    清华园子很大,不管80年代还是后世,自行车都是必备的代步工具。

    一辆自行车200多块,绝对是奢侈品,但却像食堂的饭盆一样,很容易丢失。

    骑着自行车在校园里穿梭,感受着春风拂面。

    天之骄子的感觉油然而生。

    来到宿舍楼下,把车锁上了,上楼到了自己宿舍。

    “栋博,你今年来得早啊。”

    拿着暖水壶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冯进军,跟林栋博打招呼。

    林栋博回应着。

    可他哪里知道。

    二三十年后的冯进军研发出国际先进水平的200 g Hz频道以上行波管,获得了无比珍贵的皮尔斯奖。

    “栋博,我刚跟系主任打了个照面。他说开学要举办篮球比赛。我报名了,你报不报?”

    冯进军治学严谨,不苟言笑,

    清华大学除了浓厚的人文环境,严谨的学习治学态度,最引以为荣的就是体育精神。

    “行啊,那我也报名。”

    同宿舍其余几个人也陆续到来。

    林栋博把包打开,拿出来里面的糕点,分给大家。

    “苏州的糕点还有茶干,大家尝尝。”

    同一个宿舍六个人,一个河南的,一个上海的,一个山西的,一个天津的,还有一个四川的,林栋博是苏州的。

    晚上聊天儿,说到兴奋处,各种家乡话狂飙,让人忍俊不禁。

    互相都听不懂,却又热烈表达着。

    这个宿舍他们要待上5年。从83年一直到88年。

    “蛮好吃勒。”这是上海话。

    “咦,这糕点真得劲呐。”这是河南话。

    “太巴适喽。”这是四川话。

    “倍儿好吃。”这是天津话。

    “吼食。”这是山西话。

    听着发出的不同音节,林栋博哑然失笑。

    “听说这次篮球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学校要奖励一架相机。”

    “这机会千载难逢啊。”

    80年代的相机价值300多元,普通工人半年的工资,谁买得起?

    “那必须得报名。”

    胖子余长水糕点直往外喷,猴子直接一跃而起用手准确无误堵住了他的嘴。

    “你丫也讲点文明。”

    他们这个班总共31人,28个男生3个女生,真正的阳盛阴衰。

    余长水咧嘴笑,少了一个门牙,看着很喜感。

    “能赢相机,还能跟女生近距离接触,太得劲了。”

    余长水人丑想得美,看中了校花儿李彤彤。

    他穿一件军绿色的大衣,刘海偏向一边,抹的跟狗舔似的。

    80年代的人很含蓄,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