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极品养子:狂飙从变坏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7章 卖肉皇帝(下)
    黎霓裳继续抚弄着淮帝的胡须,大脑在飞速运转,已然知道了淮帝的立场和意见,可嘴里却轻声反问道:

    “三郎的意思将如何?”

    淮帝艰难的吞咽了一下干涩的嗓子,说道:

    “朕觉得那孩子毕竟是皇室血脉,何况当年的事情已过多年,就如此不知不觉当做叛党处决,十分不妥,有意将他留下来,霓裳觉得如何?”

    黎霓裳的玉手改了方向,在淮帝的前胸上绕着圈圈,

    温柔的声音从皇帝怀里发出,不觉间却已改变了称呼:

    “看来皇上还是放不下那孩子!

    大淮统一天下不久,正是百废待举,人心思安的时候,

    拿住余党自然值得庆幸,也消除在民间的隐患。

    至于那母子二人,既已牵连案中,岂能无端放了,皇上要让百姓们怎么看?

    还是直接将他的身份公布了,大白于天下,让天下人都来指责皇上年轻之时是如何孟浪?

    别忘了当年夺嫡之争时,很多朝臣态度暧昧,左右摇摆,而今再让他们抓住把柄,对大淮必然是一个更大的隐患,望皇上三思!”

    淮帝从床上起来,披上贴身衣服下了凤床,眼神平静如水,说道:

    “霓裳所言不无道理,可陈年之事如何当得了两条人命,那可是皇室血脉啊!

    不放掉难道还要陪那些余党去死,大淮泱泱大国,霓裳就不怕被后世诟病么!

    何况如若这般决断,于那孩子而言,实在是有失公允,他可是无辜的。”

    两人的谈话渐渐有了分歧,丝毫没有了刚才的柔情似水,淮帝心里仿佛被什么东西堵住一般,感觉胸闷,透不过气来。

    黎霓裳见淮帝起身,知道他心里生闷气,索性也披了一身白衣起来,嫣然一笑道:

    “皇上若是有心想留得她母子二人性命,直接放了又有违法度,那不若将一干人犯尽数押解京都,

    由刑部审理定罪,该处斩的处斩,该流放的流放。

    至于那母子二人,可召集几个亲近些的臣子商议,听听大伙儿的意见,

    这样可将这件事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又有了磋商的余地,皇上看如此可好?”

    听着黎后的话,淮帝五味杂陈,这个结果倒是他目前想要的,

    至少事情有了些缓和的余地。

    只是在进了京都后,提出重臣公议,决定秦氏母子的死活,这个说法却是会走进一条死胡同,

    因为那些个所谓的朝中老臣,多半会唯皇后马首是瞻,这样一来,秦氏母子还是难逃一死。

    淮帝内心有些沮丧,更增添了一丝怨毒。

    堂堂天子,要保住一丝皇家血脉,竟要出卖自己龙体,还要开出条件谈判,实在是忍无可忍,可现如今,淮帝知道他该怎么做。

    淮帝踱步走回来,站到黎后身旁,在她如蒜头般精致的鼻头上轻轻点了一下,柔声说道:

    “就依霓裳,明日从刑部派一朝臣,将叛党押解京都依律审理!你刚才说的莲子羹呢,朕劳累一番,还真有些饿了!”

    黎霓裳听得他说劳累一番,想起刚才的愉悦与满足,顿时又变成个小女孩,嗲声道:

    “好好好,知道三郎辛苦,臣妾这就给你端来!”

    喝完莲子羹后,黎霓裳走出宫门叫来青绾,让青绾送来一大盘西瓜,

    送完西瓜后那个靓丽的青绾便消失不见,就只剩下两个摇着巨大蒲扇,呆若木鸡的婢女。

    淮帝干涩的嗓子渐渐得到缓解,睡意涌上来,就在凤祥宫那张凤床上进入梦乡。

    当天夜里,两匹快马飞奔出京都,星夜往尧州的方向疾驰而去!

    第二天,朝廷批复了尧州那道关于叛贼余党的奏疏。

    第三天,午间的时候,刑部侍郎、兼领尧州刺史苏礼接到旨意,匆匆离开京都,去往尧州,任务就是奉旨押解叛贼进京。

    ,,,,,,,

    千里之外的尧州,经历了水患的洗礼后,天气终于正常了好长一段时日,

    这其中偶尔有零星的降雨,这对于重新统计了田亩,核发了种子的大部分农人来说,反倒是风调雨顺的征兆。

    因秋收前的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大部分均毁于洪水,百姓的日子日渐艰难,虽然补发了麦田的种子,还有一段空档期需要艰难的度过。

    剿灭穆长春等叛匪后,黎统勋向朝廷求得赈灾粮,再加上商道修复,勉强保证大部分灾民渡荒。

    济城牢房里,高家及其有关的人犯仍旧被关押。

    那个牵动各方暗流的少年整日苦思冥想,希望能从有限的资源中寻求自救之法,

    可很多时候,即便有再高的智商,对于一个身陷死局的人,只能感慨命运不济,其他的别无他法。

    孟冉如今就陷入这样的黑洞之中,即便想孤注一掷策划越狱都没有了条件。

    匆忙间进了大牢,连身替换的衣物都没有,何况如“鬼见愁”、袖箭之类的武器装备,更是没有机会带在身边。

    过得几天后,索性不再去想这事,唯有听天由命而已。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