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反清后,我挨个揍列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7章 一个接一个到底攻陷
    当初日不落人想要入侵天朝的时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天竺。

    天竺人的表现给了日不落一个假象,竟然有好几亿人的天竺这么容易就被征服了。

    那人口同样很多,而且也位于亚洲地区的天朝,是不是也能这么轻易就被征服呢?

    日不落人占领天竺,不仅获得了数亿人的广大市场,而且还得到了两亿多免费的劳动力替他们打工,给日不落人生产各种东西,包括生丝、棉花、红糖、茶叶等。

    日不落人在天竺推广种植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可以为日不落提供很高收益的农产品。

    至于粮食这种收益低的东西,他们都不屑于种植,而也正是因为大量的耕地都用来种植经济作物,使得天竺的粮食产量减产严重,一旦到了灾年的话,就必定会发生饥荒。

    一个有着数亿人口的国家,发生饥荒的话,那就不止是死几个人的问题了。

    搞不好那就是死亡数十万甚至是数百万人的大饥荒了!

    原本历史上,在年这两年时间内,天竺国内爆发的饥荒就足足饿死了600万以上的人口。

    而且这个数字还是日不落人估算出来的,因为死的人太多,加上日不落人并没有太当一回事,所以压根就没有好好的统计过。

    最恶心的是,在天竺发生大饥荒的年份,日不落人居然还在加大力度出口天竺的粮食,丝毫不管这些遭受饥荒威胁,挣扎在生死线边缘的天竺人的死活。

    殖民者对殖民地的剥削和压榨的血泪史,由此可见一斑!

    如果他们像是征服天竺一样,成功的征服了天朝的话,那么天朝人的下场绝对不会比天竺人好多少。

    不过还好,天朝不是天竺,天朝人自古以来就尚武,他们可不是那群面对外敌入侵就躺平等死的奇葩民族。

    因此日不落人的企图并未得逞,在受到激烈抵抗之后,被迫放弃了灭掉天朝的打算,改为通商贸易等经济殖民手段来谋取利益。

    对于此时的日不落人而言,天竺人武力度低,不崇尚武力的优点在此时却变成了缺点。

    天竺人既然不尚武的话,那么把他们征召加入军队似乎也没太大作用。

    这群家伙到了战场上怕不是会转头就逃,就算不逃跑,八成也是直接投降,指望他们拼死作战多半是不可能的。

    因此,从天竺人中间征召军队是不太现实的!

    “天竺人不行的话,那就从北边的廓尔喀和锡克人中征召士兵,这两个族群算是比较尚武,其中廓尔喀人是非常优秀的山地步兵,他们非常适合充当雇佣军!”

    对南亚比较了解的大臣们给出了建议,那就是征召北边的锡克人和廓尔喀人。

    这两个族群不是天竺人,他们之前在抵抗日不落的入侵的时候表现的十分出色,给日不落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所以此时想起合适的兵源的时候,日不落人马上想到了他们!

    在天朝的巨大军事威胁面前,日不落人很快就开始行动了起来。

    日不落人一边用大量的船只朝着南亚运送武器装备,一边抓紧时间在天竺征召锡克人和廓尔喀人。。

    对于这两个部族的青壮年而言,能加入日不落的军队,吃上日不落人的皇粮,对他们而言是一份挺不错的工作。

    毕竟英军的军费挺高的,士兵的工资很不错,就算是雇佣军,工资水平也远超当地的普通民众。

    而且军人的社会地位比较高,以后说不定还能加入日不落的国籍,搬迁到日不落本土去定居。

    所以对于这两个民族的人们而言,日不落人的征兵吸引力很足。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日不落人就招募到了10万锡克人和5万廓尔喀人。

    日不落人大喜过望,一边将最好的武器给予这两支军队,一边从本土派遣专业的教官过来训练和统领他们。

    算上日不落在南亚原本的驻军,等到这支军队训练完成的话,他们在南亚的可战之兵的数量会提高到20万人以上!

    这样一支军队,足以确保南亚的安全了!

    甚至,等到将来从南亚募集到了更多的军队的话,他们甚至可以考虑向北边天朝那边进行扩张,争取将天朝那边的高原打下来。

    这样一来的话,日不落在南亚的殖民地就拥有了一个绝佳的保护屏障。

    凭借着藏青高原的保护,他们不用担心受到天朝军队居高临下的入侵。

    甚至,等到他们控制了这里,还可以反过头来利用己方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对天朝的腹地发起进攻。

    天朝的首都长安距离藏青高原并不远,从高原上居高难下发起攻击的话,是有可能攻破天朝的首都的。

    这一点在历史上是有过先例的!

    1100多年前,当时的大唐帝国就曾经因为安史之乱的缘故实力大减,结果引来了吐蕃人的入侵,吐蕃的军队从高原上居高临下杀了下来,一路打到了长安城,将长安城内的财富洗劫一空,并且还在临走时将数万百姓掳走,带回吐蕃充当他们的奴隶。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