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军嫂娇又凶,海军老公拿命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4章 番外:烂好人有什么好的
    第 264章番外:烂好人有什么好的

    傅老爷子已经把画给收了起来。

    “好画。这可是宋代名画。”老爷子不让任何人看。

    只有他的几个好友才看到。

    就连傅鸿朗兄弟几个都没有看到。

    傅老爷子看向小翠是充满了慈爱,“听说你上了战场?”

    “嗯。打了几年仗。”

    “辛苦了。”

    “不辛苦。杀了一些敌人,枪打光了子弹,就用刀砍,一刀一个很快。”周小翠说的是一脸轻松。

    其他听到的人是一脸调色板。

    特别是几个想搞事情的人,心里盘算了一下觉得不合算。

    万一被她揍一顿,不好看。

    几个老人家听的是一腔热血,夸赞她巾帼不让须眉。

    老爷子还夸自己孙子鸡贼,“小翠啊。虽然我孙子长得人模狗样,但我觉得你看上他是低嫁了。”

    “他小子是走了狗屎运。”

    小翠想了想,“我妹妹说老爷子福报深厚,儿孙纵然有让您操心的,但也会有几个撑起整个家族的。”

    二老爷子赶忙问:

    “那我呢?”

    小翠看向了乐乐,所有人都看向了乐乐。

    乐乐细细看了一眼。

    “该做决定就要下狠手。该断不断,反受其乱。”

    “你怎么知道我最近在想什么?”

    “您老可不是最近在想什么,是这两年就在考虑了。一直舍不得,以后有的苦吃。”

    “不会说我太狠心了吗?”

    乐乐笑道:“烂好人有什么好的。”

    “你们跟我见过的内地人不一样。”

    “老爷子,内地人口那么多。平时多是谦虚的人,哪里会像我们姐弟一言不合就爆。”乐乐说话让人对她有莫名的好感。

    就连傅珩的母亲都喜欢。

    顺带再看周小翠,觉得这个姑娘真不容易。

    傅母走上前拉着小翠的手。

    “孩子,辛苦了。”她带着周小翠跟自己几个要好的夫人认识,言谈之中仿佛认定了这是她的儿媳妇。

    傅珩:“……”

    白担心了。

    在老宅子预想的拳脚相加没有出现。

    这让傅珩有种错觉。

    周小翠适合当傅家的女人,看来她才是万人迷。

    乐乐嘿嘿一笑。

    她用了符。

    来的时候妈妈说了,见第一次面就打架不好。让乐乐看着办,争取把打架的机会留在后面。

    从老爷子家出来。

    乐乐和安安、周小翠都拿了不同的礼物。

    好几家的夫人都询问了安安,听说他在京大读金融系,以后还要出国读研,更是觉得是个厉害的高材生。

    旁边的几个生意人跟他交流生意经。

    安安的见解比他们还要独特,这让其中庄家的公子受到了启发。

    两人当场交换了联系方式。

    他还约安安第二天见面聊,说要带安安认识几个港圈的人。

    庄公子通过安安的话语就知道他虽说是个学生,但生意做了不少。

    周小翠之后又单独和傅珩去见了他的父母家人。

    一家人吃了一顿饭。

    傅母对她改观了不少,总认为自家儿子确实运气好。

    “小翠。我跟你一样,就喜欢这些翡翠什么的。你既然喜欢,我那还有一对好看的镯子送给你。”

    傅母去拿了镯子。

    很丝滑的套在了周小翠的手腕上。

    傅颖睁大了眼睛。

    “妈对你可真好,这是外婆给妈的礼物。”

    周小翠一听赶忙要拿下来。

    “既然是外婆给的那还是别给我了。”

    “不不不……给你最合适。”傅母不让她拿下,“我要跟你道歉,傅珩最初说要娶个内地女孩子。我心里是不高兴的。”

    “可是见了你,我改变了看法。”

    “你不要跟阿姨生气好不好?”傅母说话很轻柔,拉着她的手满眼都是慈爱。

    周小翠觉得傅珩前面的打预防针,多少有点过于夸张了。

    “阿姨。我没有生气。”

    “真是乖孩子。要不,我也跟你们去京市。既然我们傅家要娶媳妇,总要上门提亲的。”傅母在见面之前写了满满几张刁难未来儿媳妇的内容。

    一个都没有派上用场。

    她现在满心思都是怎么对儿媳妇好。

    前后转化太大。

    傅珩都要以为自己老妈被什么啃了。

    “妈。我岳父岳母是通情达理之人,她们说一切以我们年轻人方便就好。”

    傅母瞪了一眼。

    看向了傅鸿朗,“你儿子说的什么话。那样对小翠不公平,你把公司的事情挪一挪,咱们一起去一趟京市。”

    “好啊。”

    周小翠说的不用的话没人听。

    傅老爷子听说儿子和儿媳妇要去京市,也拿了好东西过去。

    安安没有跟着回去。

    他和庄公子聊的很开心,有种生意上相见恨晚的感觉。

    乐乐提前两天回来。

    乐乐到了机场直奔店里。

    把在港岛的所见所闻告诉了家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