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他是奸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章 要隐藏民间
    于虎最近发现,珍珠有点怪,他己至少四天没见到她了。

    他很着急,知道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就在府门口耐心地等待着。

    这天,珍珠终于出现了,从广场那边蹦蹦跳跳地走来,似乎很高兴。

    背上一个口袋,装满了东西,像是刚从集眼市上回一木。

    可惜这山上又没有集市。

    眼看快进公主府了,于虎忙追了上去。

    “珍珠,”在她快跨进公主府大门时,他喊道。

    珍珠回头一看是于虎,忙返身走了回来。

    “于虎,你叫我?”

    “是呢,我这几天一直在这儿等你。好几天没见你了,你在忙什么?”

    “我刚从爷爷那儿回来,你猜我干什么去了?”

    “我哪儿猜得到,还是你告诉我吧。”

    珍珠一笑,就告诉了他这几天不露面的原因,原来他跟苏瑞下山去了。

    其实苏瑞下山也没什么事,山上物资丰富,根本没有下山的需要。

    他到山下,是为了满足孙女开眼界的需要。他把孙女带到山下一个着名的市镇,说让孙女好好开一下眼界,看一下人间香火气。

    长这么大,这还是珍珠第一次走出大山。虽然山区的市镇不大,但各种东西都有,仍使珍珠大饱了眼福。

    他们在山下待了一天,在爷爷的催促下,珍珠才恋恋不舍地回了山。

    苏瑞之所以冒极大的风险,带孙女下山,主要就是向珍珠灌输这么一个思想:山下的世界很精彩,只有在山下,才能活出人生的意义。

    目的是让她向公主提要求:作为一个正青春年少的女孩子,她也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天天把她关在山上,等于把她的一生给毁了。

    因此,他要下山去生活。

    但她不想去中原,那儿是战场,天天打仗死人,她受不了。

    她想和爷爷在一块。

    苏君义也在一旁帮腔,希望公主满足女儿的要求。

    这件事苏君义已经跟她说了多次,但公主从来没用心考虑过。

    但当这次君义带着女儿共同向她提出这一要求,并说起大明灭国之时,崇祯帝灭妻杀子,最后自杀的惨烈一幕时,公主动心了。

    她开始认真考虑苏瑞的建议,认为是有道理的。

    政治这玩意,并不是人人都玩的起的,一旦失败,便是诛九族的下场。

    但是她不能退缩,这么多人为了她,远离家乡,躲在这穷山僻壤,对她不离不弃,还不是为了帮她把失去的重新夺回来。

    所以,明知前方充满危险,她也不会退缩,认为那样会寒了人们的心。

    她一定会与前方勇士同生死,共患难,直至斗争有了最终的结果。

    但是这种场合确实不宜带上女儿。

    思考了一下,有了主意,便去我张信。

    张信正在机密处,焦急地等张龙的信息。

    张龙前几天己通过信鸽,传回了第一封信,人己平安到达,并访问了英姑。

    英姑已去寻方静去了,至于两个女人谈成什么样,人还没回,自然就不得而知,现在只有等待了。

    正在这时,手下人告诉他,公主有事找他。

    张信知道公主主动找他,肯定有很重要的事,便马上回来见公主。

    他先把这几天有关中原一带的事说了一遍,然后便看着公主,意思是我要说的,都说完了,现在看你的了。

    公主就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主要是商讨一下,假如战争打响后,家属的安置问题。

    毫无疑问,战争打响后,卧龙山上的一切资源,包括人力和物质,都要支援中原战场。

    卧龙山的秘密,那时肯定守不住了。

    即使留守人员,也不会太多。如果敌人来清山,能守的住则守,不能守的情况下则丢。

    丢掉山不可惜,如果珍珠在山上,岂不被人俘虏?

    因此在中原起兵时,公主必须把珍珠带在身边。

    把她带在身边,同样叫人不放心。

    刚刚起兵,人员又是由多分舵组成,这里面肯定有许多利益之争,需要好长时间才能完成思想上的统一。

    万事开头难,在一切都理不出头绪的时候,这要关心珍珠,无异会影响公主的决策。

    因此公主决定,把女儿由卧龙山转移到民间。

    张信对这个方案表示支持,同时他也认为,在中原地区态势不明的情况下,带珍珠前去确实是个累赘,不如把她暂时寄存在民间。

    见张信同意了这个方案,公主大为高兴。说这事只要您同意了就行,剩下的事就由公主安排了。

    最后公主提了个要求,就是希望张信说出其中一个宝藏的地点。他要打开宝藏,让女儿带足钱,以保证她在山下有充足的物质生活。

    张信十分配合,把自己掌握的几个藏宝点,都一一说给了公主。

    这是他唯一还没有向公主交代明白的事。

    现在形势危急,他随时上中原前线,去了可能再也回不来,所以即使公主不问,他也会把自己所知道的秘密,都说给公主的,以免留有遗憾。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