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书后,我实现了上辈子的愿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0章 回程四
    中年妇女顿时火冒三丈,指责小伙子没礼貌,不懂尊老爱幼。

    小伙子也不甘示弱,回嘴说中年妇女小题大做。

    两人越吵越凶,周围的人纷纷围了过去,有的在劝架,有的在指责小伙子,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就在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的大爷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他穿着一件中山装,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

    大爷走到两人中间,轻声说道,“大过年的,都消消气,出门在外,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没必要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

    中年妇女和小伙子听了大爷的话,都有些不好意思,争吵声渐渐平息下来。

    大爷又笑着说,“来,大家都让让,别堵在这儿,让后面的人也能走动走动。”

    人群这才慢慢散开。

    沈小夏看完热闹,扭过头,望向车窗外,蒸汽车头喷出的白雾笼罩着月台,火车缓缓启动,站台渐渐远去,熟悉的家乡景色也慢慢变得模糊。

    外面的寒风依旧凛冽,绿皮火车喘着粗气,沿着铁轨“哐当哐当”地行驶着。

    中午时分,火车上的气氛渐渐热闹起来,人们开始准备吃午餐。

    车厢里弥漫着各种各样的味道,大部分坐火车的人都是自备口粮,就沈小夏看到的,有饺子,有饭菜,也有窝头,馒头,饼子,鸡蛋之类的。

    在沈小夏旁边,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正小心翼翼地从布包里拿出一个油纸包。

    油纸包打开,露出几个冷硬的窝头,两个鸡蛋和几块咸菜疙瘩。

    老太太用布满皱纹的手拿起一个鸡蛋递给了眼巴巴看着她的孙子,“来,先吃个鸡蛋垫垫肚子,等回家奶奶给你做好吃的。”

    小男孩接过鸡蛋,熟练的剥开壳,然后掰开一半递给老太太,“奶奶,你也吃。”

    老太太眼角漾开笑意,伸手揉了揉孙子的脑袋,“小乐乖,奶奶不吃,奶奶吃窝头就行,你自己吃吧。”

    小男孩听完收回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不远处,几个年轻的小伙子凑在一起,嘻嘻哈哈地分享着食物。

    其中一人从一个大铝饭盒里拿出几个白面馒头,又掏出一瓶咸菜,“来,尝尝我妈做的咸菜,可香了!”

    几个人一边吃一边聊天,话题大多是家乡的变化和新年的趣事。

    “你们说,咱们什么时候才能不用在乡下待着,回到城里啊?”一个小伙子突然感慨道。

    其他人听了,都沉默了一会儿,脸上露出复杂的神情。

    过了一会儿,另一个小伙子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想那么多了,先吃饱饭,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在车厢的另一头,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一个小宝宝。

    妻子正用勺子小心地喂孩子喝米汤,丈夫则在一旁帮忙扶着孩子。

    妻子边喂,边轻声叮嘱,“慢点喝,别烫着。”

    孩子喝了几口,露出开心的笑容,还咿咿呀呀地叫着。

    夫妻俩看着孩子,脸上满是幸福。

    不一会儿,孩子突然哭闹起来,怎么哄都不停。

    妻子着急地检查孩子是不是尿了或者饿了,丈夫则在一旁手足无措。

    这时,旁边的一位大姐热心地递过来一个小玩具,“给孩子玩玩这个,说不定就不哭了。”

    妻子感激地接过玩具,在孩子面前晃了晃,孩子果然被吸引住,渐渐停止了哭闹。

    随着中午的氛围越来越浓,火车售货员推着装满食物的小车,“叮叮当当”地从过道走来。

    售货员是一位中年妇女,她扯着嗓子喊道,“铁皮盒饭,苞米面大饼子,茶叶蛋,馒头,瓜子、花生嘞!饼干,橘子,糖,汽水嘞!”

    听到叫卖声,不少乘客都看了过去。

    一位中年男子问道:“同志,铁皮盒饭多少钱一份?苞米面饼子多少钱一个?”

    售货员停下脚步,热情地介绍道,“同志,盒饭三毛钱一份,饼子八分钱一个,这饼子又软乎又香甜,您来点?”

    中年男子犹豫了一下,“能不能便宜点?”

    售货员笑着说,“同志,这价格都是定好的,不能便宜啦。您看这饼子,新鲜着呢,买一个给孩子吃多好。”

    中年男子看了看身旁的孩子,孩子正眼巴巴地看着,于是咬了咬牙,“那来三个饼子个吧。”

    售货员麻利地从车上拿出三个饼子包好,递给中年男子,接过钱后,又继续推着车往前走。

    一个年轻姑娘拦住了售货员,“同志,有汽水吗?”

    “有!橘子味、梨子味都有,一毛五一瓶!”

    年轻姑娘掏出钱,“来瓶橘子味的。”

    “好勒,”售货员接过钱,把汽水递给那个姑娘。

    那姑娘接过汽水,拧开瓶盖,“咕咚咕咚”喝了一大口,清凉的汽水顺着喉咙流下,让她忍不住长舒了一口气,“真爽!”

    看的旁边的人羡慕不已。

    不多时,火车慢慢减速,缓缓驶入一个小站。

    这小站上车的人不是很多,火车在小站短暂停留后,又缓缓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