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斗战胜佛后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章 唐僧游历地府(下)
    在即将离开十八层地狱之前,唐僧停下了脚步,决定为这里受苦的众人诵经。

    他找了一处相对安静的角落,盘腿坐下,双目微闭,手中佛珠转动,口中开始缓缓诵出经文。那经文之声,起初轻柔而平和,仿佛春日里的微风,轻轻拂过每一个灵魂的心头。

    随着唐僧的诵经声愈发深沉有力,周围的痛苦哀嚎声似乎也渐渐弱了下去。那些被酷刑折磨得不成人形的灵魂,纷纷抬起头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希望和安宁。

    在“刀山地狱”中,一个灵魂身上插满了锋利的刀刃,但此刻他的表情不再是痛苦和绝望,而是沉浸在唐僧的诵经声中,仿佛忘记了身体的剧痛。

    “蒸笼地狱”里,热气腾腾的蒸笼中,灵魂们的痛苦呼喊也逐渐平息,他们静静地聆听着这来自佛法的慰藉。

    就连负责施刑的小鬼们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被唐僧的诵经所吸引,脸上露出敬畏和沉思的神情。

    唐僧的声音在十八层地狱中回荡,如同一股清泉,流淌过每一个黑暗的角落,滋润着那些干涸、痛苦的心灵。

    “阿弥陀佛,放下执念,忏悔罪过,方能脱离苦海。”唐僧的每一个字都重重地敲在灵魂们的心上。

    一个曾经作恶多端的灵魂,在听到唐僧的诵经后,泪流满面,喃喃自语道:“我知错了,我真的知错了,若有来世,定当行善积德。”

    其他灵魂也纷纷受到触动,开始反思自己生前的罪行,内心深处涌起了深深的忏悔之意。

    “圣僧慈悲,我等愿真心悔过。”灵魂们的声音此起彼伏。

    随着唐僧诵经的深入,他的身上渐渐散发出柔和的佛光。这佛光穿透了层层黑暗,照亮了整个十八层地狱。

    在佛光的照耀下,灵魂们身上的痛苦似乎减轻了许多,他们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安宁。

    原本充满怨恨和戾气的地狱,此刻也弥漫着一丝希望的气息。

    “这佛光,是救赎的希望。”有的灵魂轻声说道。

    唐僧的诵经声持续不断,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改变着十八层地狱的氛围。

    那些酷刑的器具,也在佛光中显得不再那么狰狞恐怖。

    阎罗王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心中对唐僧的敬意愈发深厚。

    “圣僧的佛法,当真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阎罗王感叹道。

    不知过了多久,唐僧缓缓睁开双眼,停止了诵经。但那余音仿佛依旧在十八层地狱中回荡。

    “诸位,贫僧能做的唯有这些,望你们真心悔过,早脱苦海。”唐僧说道。

    灵魂们纷纷合十道谢。

    随后,唐僧站起身来,与阎罗王一同离开了十八层地狱,继续他们的地府之旅。

    离开十八层地狱后,唐僧与阎罗王来到了供养阁。刚踏入此地,唐僧便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

    供养阁内,香烟袅袅,供奉着各种各样的物品。有衣物、食物、钱财,琳琅满目,却又透着一种神秘的气息。

    “圣僧,这供养阁乃是阳间之人祭祀祖先,为其在地府送来物资之所。”阎罗王介绍道。

    唐僧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思索。

    他们看到众多小鬼忙碌地穿梭其中,将供奉的物品分类整理,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分配给对应的灵魂。

    “这些物资如何确定归属?”唐僧问道。

    阎罗王解释道:“凭借灵魂在生死簿上的记录以及其在阴间的功德善恶。”

    一些灵魂在领取到来自阳间的供养后,脸上露出欣喜与感激之色。

    “终于等到了亲人的挂念。”一个灵魂眼中含泪。

    而有的灵魂则因长久未得到供养,显得落寞悲伤。

    唐僧心生怜悯:“阿弥陀佛,世间亲情,阴阳难断。”

    “阎罗王,这供养之举,除了物质上的给予,是否更有心灵上的慰藉?”唐僧问道。

    阎罗王说道:“圣僧所言极是,它让灵魂知晓阳间仍有亲人牵挂,也让阳间之人表达对逝者的思念。”

    唐僧感慨道:“如此看来,这供养阁也是连接阴阳两界情感的桥梁。”

    唐僧说道:“或许佛法能让这供养之举更具深意,不仅是物质的传递,更是心灵的修行。”

    阎罗王深表赞同:“若能如此,当是善莫大焉。”

    在供养阁中停留许久,唐僧与阎罗王带着对阴阳两界情感纽带的新感悟,离开了此地,继续前行。

    告别供养阁,唐僧和阎罗王来到了鬼界堡。这里的景象与之前所见截然不同,四周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给整个鬼界堡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一进入鬼界堡,便能看到熙熙攘攘的鬼魂在街道上来回穿梭。他们有的行色匆匆,有的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交谈,仿佛这里是一个独立的小世界。

    “圣僧,这鬼界堡乃是地府中鬼魂暂时停留之所。”阎罗王说道。

    唐僧双手合十,微微点头,目光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他们沿着街道前行,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店铺。有售卖地府特色物品的,有提供法术服务的,还有专门为鬼魂解决纠纷的场所。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