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无双帝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4章 越北,重归中央
    万隆,五月初一。

    张侠部进攻谅州,伍三甲据城而守,妄图抗拒天朝之师。

    然而仅仅半天时间,周军便攻破谅州,伍三甲只能领败军而退。

    因没脸回升龙府朝见阮庆文,伍三甲引残兵,退往南越。

    随着伍三甲兵败,在文州的李进勇,独木难支。

    北越各地的汉人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响应周军。

    在安南,北越这块土地之上,汉人数量占比并不算少。

    自秦汉以来,每逢中原王朝动乱,兵祸天灾不断时,就有汉人为了避难,逃入安南。

    然而安南并非乐土。

    统治安南的阮氏王朝,相比中原王朝,同样手段残酷,压榨剥削之狠,不逊于中原。

    这导致安南百姓,对阮氏王朝怨声载道。

    尤其是此次战败,无数青壮惨死周土,父母失去了儿子,妻子失去了丈夫,子女失去了父亲。

    使得安南百姓对阮氏王朝更加不满、怨恨。

    此次周军入境,无数汉人百姓响应,组织民兵,推翻阮氏王朝的官府,并为周军提供粮草补给。

    阮庆文接到伍三甲兵败而走的消息时,这位一心比肩汉武唐宗的雄主,瞬间苍老了几十岁。

    伍三甲和李进勇吹嘘的文、谅防线,堪比铜墙铁壁,纵有百万周军,也休想穿过防线的牛逼,破碎了。

    李进勇孤掌难鸣,目前困在文州,已是军心动摇。

    无数甲士,趁着夜色出城乞降、逃走。

    五月初八,李进勇因扛不住压力,派人出城向张侠请降。

    但遭到了张侠的拒绝。

    此次领兵进入安南,王焱已经下达了明确指示,亡其国,灭其种!

    不接受任何条件的投降!

    这些安南军将士,一旦放他们离开,要不了多久,就能重新武装成军。

    王焱已经决定在越北设道,以中央朝廷的名义,将脱离中原数百年的安南北部,重新纳入版图之中。

    在王焱的规划中,新设的道,将囊括升龙府在内的红河一带,及红河以北全部地盘。

    纵观安南的地理,也就红河及红河以北,土地肥沃,适宜居住,而越南一带,土地贫瘠,农作物很难存活,稻谷收成率不高,并且和越北有文化隔离等因素,治理成本过高。

    因此,不适合纳入新道之中。

    至于南越一带,王焱虽然不打算收入版图,但并不打算就此放过。

    他已经命人联络蒲甘、暹罗等中南列国,邀请他们瓜分南越。

    安南近些年,为了称霸中南半岛,与蒲甘、暹罗诸国关系很僵。

    经常兵戈相见,揍得暹罗、蒲甘连连求饶。

    如今,有机会复仇,暹罗、蒲甘等国,自然不会错过,纷纷表示出兵,会猎南越。

    万隆五月中旬。

    文州的安南军发生哗变,李进勇被麾下将士割下头颅,献给了周军。

    而张侠以不接受投降为由,率部猛攻文州。

    对选择投降的安南军,视而不见,尽数斩杀!

    随着文、谅两州的失守,加上北境百姓的起义,阮氏王朝彻底失去了对北境的掌控。

    升龙府内,人心惶惶。

    官僚集团以范正明为首,在朝议上提出和周军和谈,并要求阮庆文禅让帝位。

    随着黎隼、黄文泰等鹰派将领的阵亡、战败,阮庆文在朝中已经没有了强有力的支持者。

    退位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阮庆文对此,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本想体面的退位,可是范正明等人的逼迫,令阮庆文非常的不好受。

    “今倭军入崖州,即将登陆广东,以及我沿海地带,只要倭军抵达,周军必退,以朕之见,和谈不必太着急,我们还有红河之险……”

    阮庆文咬牙道。

    “陛下,垂死挣扎,徒劳无功啊!”

    范正明毫不客气的点破了阮庆文的幻想。

    “范相,朕自问待你不薄,何以苦苦相逼!”

    阮庆文不愿退位。

    自古以来,又有哪位皇帝,自愿退位。

    “陛下,臣等是为江山社稷计,只有您退位,才能换来周军的原谅,据臣所知,如今红河以北,除汉人外,我安南人尽数遭遇屠戮,周军喊出的口号是亡其国,灭其种!

    恕臣直言,陛下一日不退,周军怒火一日不灭!我安南百姓,将伤亡越多。”

    范正明苦口婆心的劝说阮庆文退位。

    “陛下,如今从红河以北逃难来的百姓,不计其数,无数人因为舟船数量不足,抱木过河者,比比皆是,无数妇孺老弱,溺亡于红河之上!”

    又有官员直言道。

    “这,这,真的不能再等几日吗?”

    阮庆文不甘心道。

    “陛下,以臣之见,纵然倭军敢上岸,恐也不是周军对手,倭国,仅比我安南疆土多一些,甲士多一些,但毕竟远道而来,又在周土作战,能乘船而来者,不过万余人。

    我安南数十万大军,尚且不敌周军,区区一支偏师,安能抗衡周军!”

    范正明并不看好倭军。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